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道德示范的现代可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示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道德教育的传统之一。然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示范的有效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出现了示范乏力的现象。该文在分析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道德示范何以可能和如何可行两个现实问题。道德教育离不开道德示范,现代社会环境影响的复杂多变不仅没有消解道德示范的必要性,反而提升了道德示范的价值。科学选择道德示范载体,积极营造有利于道德示范可接受的社会氛围,是保证道德示范实效性的两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纪,科技发展在极大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并给人类带来了种种道德困惑,给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得不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重点加强科技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宋蕊睿 《中南论坛》2009,4(4):49-51
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纪,科技发展在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给人类带来了种种道德困惑,对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得不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重点加强科技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总体呈现健康、向上、积极的状态,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失衡和社会教育的低效以及大学生自己四个方面导致的,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来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人的人格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关系到我国的和谐社会能否进行有效地建设.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不良现象影响着高校的道德教育,在实施中面临着种种困境,导致了实效性处于低下的状态.为此,在综合和深入分析产生实效性低下的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增强当代大学生实效性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这两股潮流是在同一世界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它们却有交叉,有重合,有矛盾,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效应是双重的,一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全球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空气污染等全球问题,它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具体分析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就会发展目前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理论冲突,实践冲突和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7.
“规范化”道德教育是以强调道德规范在道德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为主导的道德教育方式。它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但“规范化”道德教育并不能解决道德教育实效性低迷的问题,惟有用德性伦理来改造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实效性不佳是当前我国发生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我国道德教育在目标上存在着过于理想化,在手段上存在着"以政代德",在内容上存在着严重脱离生活,在教育者方面存在着部分教育者的道德水平欠佳等方面的问题。为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转变道德教育思维模式,对道德教育进行全面改革,通过确立恰当的教育目标,将意识形态教育与道德教育剥离,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提高教育者的道德水平等新思维、新举措以改进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激发道德需要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德育实效性不高问题的关键不是道德理论问题,也不是教育或者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教育对象或者从根本上说国民有没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意愿的问题。重树道德社会氛围,激发国民的道德需要才是提高德育实效性根本措施。道德需要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和道德观念的心理基础,是道德增长的内部动力,直接决定道德教育的效果。道德需要决定于社会生产需要,并且随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不断更新发展。可实践性是道德的基本属性,从一定角度看道德选择就是发展策略的选择,只有“有利”于国民生产和社会实践的行为准则才会被接受,才会被内化为国民的道德需要。我国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与不重视道德需要的培养有直接关系。为此,政府和管理当局只有营造良好的能使道德行为受到及时的正面激励和非道德行为得到及时有效惩处的道德环境,才能达到“囚徒困境”,良好社会道德风尚才能树立起来,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才能根本解决。高校应始终成为社会道德的制高点,要敢于打破旧的道德观念,树立新的道德标准和理念,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积极引领道德观念的变革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新道德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它对中国历史前进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伦理学长期以来争论的中心话题谈起,指出学校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从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分析矛盾和冲突出现的原因,提出消解这种矛盾和冲突的路向:真正实现教师和家长的对话和沟通。  相似文献   

12.
“规范化”道德教育是以强调道德规范在道德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为主导的道德教育方式。它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但“规范化”道德教育并不能解决道德教育实效性低迷的问题,惟有用德性伦理来改造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政治信念迷茫、诚信品质缺乏、知行不一等问题,大学生道德水平急待提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道德教育"无能",应当重新确定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改革道德教育方法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国内哲学教科书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为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始终的基本矛盾。但根据历史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并没有得出过这样的结论。毛泽东认为这两对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却没有将其推广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始终。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看,社会基本矛盾已经表现出一些新特点。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些矛盾将会表现出更新的特点。因此,这两对矛盾也应该是一个历史范畴。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给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挑战,而高校道德教育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使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差,因此必须要创新高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重要范畴。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两个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国内使用的一些哲学教材对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尚存在一些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特殊性)矛盾是相同的哲学范畴吗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用最简单的命题来表述,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在自然界、社会或人类思维中,  相似文献   

17.
儿童道德教育是教育者用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对儿童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将其内化为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家庭伦理情感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基本也最美好的情感体验,与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一些密切联系,对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起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人类精神家园失落的文化诊断———《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评介刘高岑精神家园失落、生存家园破坏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早在本世纪中期这两个问题就已引起西方有识之士的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价值体系的重新定位,学界也...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供求总量和结构的两种矛盾,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革,这两种矛盾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女大学生身上。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性别问题,而且是累积性的社会性别问题。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待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成因,从多角度分析,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尽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