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PP模式养老项目不同于普通项目,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不能依据市场化定价方法来给PPP模式养老项目定价,而是需要综合考虑社会资本方、老年人群体和政府部门三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在尽可能满足老年人支付能力的水平上实现政府补贴的最小化和社会资本方收益最大化“三方合理”的目标。作为投资决策方的社会资本,需要考虑老年人的价格接受水平、项目的合理预期收益和政府部门给予项目的补贴等因素,从而选择是否投资该项目。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高速、环保的特点,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高额的投资和运营资金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PPP模式通过对社会资金的引入,极大地解决了资金问题,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来愈倾向于采用PPP模式,但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中涉及方面广、项目风险多,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参与方争论的关键点就是如何合理分担风险。本文介绍了博弈相关理论,并对风险分担一般流程和结果进行论述,对项目需要共担的风险建立博弈模型以实现风险分担,最终确定PPP项目相关参与方的风险分担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全球大型体育赛事的融资主要有政府投融资、市场化投融资和混合投融资3种模式,混合投融资模式逐渐占据主流。基于项目分类法来看,公益性项目主要依赖于政府全额投入,准公益性项目一般由政府先期主导,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而经营性项目的融资主要由企业自主筹资。从创新方向上看,公益性项目适合于政府投融资模式,但要对部分项目进行以PFI为导向的制度创新;准公益性项目应灵活运用PPP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应尝试资产证券化和建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模式的创新需要政府从法律法规、人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PPP模式下如何进行机制设计来激励社会资本积极地参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针对已有的自偿率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其构成的合理性、衡量的准确性,从应用层面考虑了竞争性中立与可转移风险承担成本;通过引入少支出的土地费用、行政审批费用、有关税费、风险控制超支成本等因素,并加入建设期利息支出,建立了新的自偿率模型;通过对比港铁公司与其他17个典型城市地铁运营公司的财务指标,从收入和成本两方面,分析了企业的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自偿率等。研究表明,新的自偿率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传统模式与PPP模式下政府的实际绩效,对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建设及运营成本,增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借鉴港铁公司重视轨道交通的商业属性,鼓励轨道交通公司自主经营,贯彻审慎的商业原则,用高效的资产管理,来实现对运营成本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产业投资建设逐渐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演进。PPP模式的运用是创新福建省水利产业发展机制的关键,政府应加强宣传力度,推广运行PPP项目融资模式;健全PPP法律规范,保障参与各方的合理权益;制定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发挥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三板"市场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增加了中小企业对于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灵活性。但通过建立资本结构优度判定模型发现:"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资本结构在较大程度上偏离最优资本结构。建立实证模型分析其原因,结果显示,外部的融资约束程度每增加1%,实际资本结构会以96.5%的程度偏离最优资本结构,而财务风险越低、竞争能力越强的中小企业为防范中小企业的竞争会偏好权益融资,采取低负债的保守财务策略。只有缓解外界的融资约束和内在权益融资的过度偏好问题,才能改善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提升企业价值,促进投资。  相似文献   

7.
因具备较高运营效率,可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受到世界各国推广。但在实践过程中,有大量的 PPP 项目以失败告终,给私人投资者和公共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分析世界范围内25个失败的交通基础设施 PPP 项目的实施过程,寻找其失败诱因。结果表明,不完善的法律政策制度是 PPP 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完善的契约机制同其他多种因素共同导致项目失败。  相似文献   

8.
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会影响PPP项目控制权的实际配置,但鲜有学者量化分析关系治理与控制权的关系。开发PPP项目控制权配置量表收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关系治理、控制权与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信任和承诺与社会资本的控制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资本的控制权整体上与项目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公私部门之间增进彼此信任,并恪守承诺有助于公共部门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提升项目绩效。(2)合作与社会资本的控制权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沟通与社会资本的产品(服务)定价、特许经营期和收益分配的控制权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公私部门通过协调合作、密切沟通,提升项目绩效的关键路径并不是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因此,政府应基于公私双方的信任、承诺、合作和沟通的关系情景,动态调整授让给社会资本的控制权结构,以便有效发挥关系治理和控制权配置协同改善PPP项目绩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巨大的正外部效应,必然要求政府给予的投资和运营补贴总额与其外部效应的大小相当。而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和运营补贴总额由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及运营亏损情况决定,存在补贴不足或过度的风险。本文通过建立轨道交通外部效应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计算了基于外部效应的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总额,并与实际补贴额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投资补贴不足、运营补贴过度的结论。本文建议通过沿线土地开发、PPP模式等增加投资建设资金,通过将直接运营补贴改为间接补贴、适时调整轨道交通票价和票制等方式来降低运营补贴额,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PPP模式的本质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权责均衡。但实践中由于缺乏基础法律架构,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在PPP项目合作中政府角色错位、行政权力滥用、社会资本权益缺乏法律救济等已成为阻碍我国PPP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务之急是厘清政府双重角色,完善政府风险分担机制,规范政府权力合法行使,继而保障PPP模式在我国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1.
综合管廊PPP项目的收益模式及其收费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PPP模式进行市场化融资是当前政府解决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资金问题的首选方式,相应的收益模式及其如何收费是能否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关键问题。针对综合管廊的准经营性,首先探讨了PPP模式应用于综合管廊的可行性;其次研究了综合管廊PPP项目的收益模式,即使用者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相结合,并根据投资收益理论及现金流量图建立收益测算模型;最后研究了综合管廊的收费模式,分析使用者所承担的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用的构成因素并提出测算思路,建立了相应的收费模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以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部门理念滞后,社会资本方投资动机有偏差,重眼前轻长远,前期论证不充分等,部分地影响了PPP模式的有效推展。当前迫切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共享共赢理念指导和统整PPP项目各参与方的思路和行为;同时以精微细致的构思和科学严密的分析做好PPP项目的规划论证。特别是要着眼长远,以项目运筹能力的提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另外,要注重以项目和产业的联动强化运营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质量、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对交通基础设施PPP进行总结和概括,从项目定价、公私合作、风险承担和绩效评估四个维度探讨相关研究的新进展。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PPP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实践的影响也日渐增强; 从项目定价和公私合作这两个维度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PPP的研究更具有规范性,而风险承担和绩效评估创新性地从制度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进行了研究; 未来从经济学视角开展PPP研究,需要运用更加宏观的视角,整体研究和阐述PPP中的系列问题,从政府部门、企业、责任单位、管理层、社会效用等多个角度提出改进路径,这对整体提升国内公共基础设施领域PPP取得社会成效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及演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政府在投融资领域一直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政府作为单一的投融资主体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轨道交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案例,文中总结出处于不同市场化阶段的四种基本的投融资模式,并就各种模式的基本特征、优缺点,以及模式之间的演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下,完善邻避设施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从政府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基于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担博弈模型进行了初步博弈研究,判定风险分担方法和影响双方风险分担的因素,并进行了项目风险分担比例的博弈求解。同时,基于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了双方风险分担比例,并在包括银行、项目监理方、项目承包方等多个主体的社会资本内部建立联合体模型,进一步探究社会资本各方的风险分担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在初步风险分担过程中,影响风险分担比例的因素主要是参与方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能力,但参与项目的社会资本对风险的偏好度也会影响风险的分担比例。未来应进一步完善邻避设施PPP项目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并积极协调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的利益,追求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与此同时,还应增加项目参与方信息的对称性,提高社会资本的公平感知,以及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的约束机制和监督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及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政府在投融资领域一直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政府作为单一的投融资主体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轨道交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案例,文中总结出处于不同市场化阶段的四种基本的投融资模式,并就各种模式的基本特征、优缺点,以及模式之间的演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公私合作制(PPP)模式在国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已得到普遍运用,虽将其运用于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还较少,但这种"多赢"模式已得到国内各合作方的认可。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发展,为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PPP项目顺利地实施、运营,各级政府应加快角色转换,完善法律法规,培养专业人才,培育专业机构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以来,PPP项目在我国再度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其在解决财政资金紧张,提升项目建设运营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PPP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财政激励约束机制仍存在一定的缺失,总体表现为约束过强而激励不足,政府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社会资本盈利空间不足。因而,我国应通过建立全周期财政激励机制和基于财政管理流程的监管机制,来完善我国PPP项目的财政激励约束机制,促进PPP项目在我国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指出,因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PPP项目合同在签订时很难涵盖项目建设与运营期内的所有问题.因此,合同变更就成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认定PPP项目合同为民事合同的前提下,可以依据我国《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合同变更制度的规定及相关理论,从协议变更(再谈判)和法定原因变更两个途径解决PPP项目合同变更的问题,这是PPP项目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对于公平保护各方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契约的角度来论述资本结构 ,试图说明企业的契约结构通常表现为债务——权益结构 ;债务契约能有效地降低企业总的契约成本 ;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 (即最佳的负债比率 )就是 :使用负债融资所避免的重复监控成本与负债所带来的代理成本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