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曹操引用<诗经>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有借用意象,直引原句、篇目,整合概括句子入诗入文等形式.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引<诗>的目的主要在于实用,宋玉作品中出现了对<诗经>的审美性化用,但不占主流.两汉时期,文人作品中对<诗经>的引用以经学化用为主.汉末<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突出了对<诗经>引用的文学性与审美性,但缺少对被引用对象意义的新的理解、阐释.到了曹操,创造性地发展了对<诗经>文学性引用或审美性引用的传统.通过引用,注入了自己对被引用对象意义的新的理解、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开启了建安其他文人引用<诗经>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2.
木斋 《齐鲁学刊》2005,(2):71-75
王粲《七哀诗》三首和《杂诗》都是建安十四年之后的作品。他在建安十四年之前的现存诗作,都是杂 言诗和四言诗;而其现存的五言诗作,全部是建安十四年之后的作品。王粲建安十四年之前的四言诗作尚属汉音, 建安十四年之后的五言诗作则纯乎魏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大体上来说,从建安十四年至十六年是"汉音"与"魏 响"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3.
贾诩是汉末建安时期曹操集团的重要人物,名列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三国志》将他和著名的颍川士族领袖荀?及其侄子荀攸合传,地位甚高。然而,为《三国志》作注的史家裴松之对此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认为陈寿对贾诩的评价过高,对其传纪的安排不伦不类,有背史法。陈寿的安排反映了史家个人识见及好恶等因素在史著撰写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安诗歌民歌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诗史上,文人诗歌同民歌结合得最为紧密的时期有两个:一个是汉末建安时期,一个是盛、中唐的天宝、元和时期,以建安时期最为突出。建安诗人从周民歌中摄取养料,更直接地感受着汉乐府民歌的熏陶,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创作遵循着乐府民歌化路线。从而,具有与汉代文人诗迥然不同的新成就新特点,对后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曹操是汉代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诗人。他的诗歌,保存到现在的虽只有二十几首,但它上继先秦两汉民歌的优良传统,下开建安时期慷慨激昂的现实主义诗风,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陈沆《诗比兴笺》云:“曹公苍莽、古直、悲凉。其诗上继变雅,无篇不奇。”方东树更推尊曹操是  相似文献   

6.
曹操现存诗歌有四言、五言和杂言三种体式,这些诗歌内部存在着艺术水准差异较大的特点,这种差异是由东汉末世的消亡和建安时代的开启这一易代之际的时代背景所决定。诗歌发展至建安,出现了与汉代不同的新局面,而建安诗歌的觉醒正是发轫于曹操。这种觉醒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曹操诗歌创作的轨迹体现了由混沌到觉醒的过程,二是曹操开启了五言诗由言志到抒情的转型。从诗歌史发展历程看,曹操应是汉魏五言诗的真正奠基人。  相似文献   

7.
《古诗十九首》是曹睿于景初中对曹植文集"撰录"的结果。曹、甄之爱,发生于建安十六年(211)暑期,写于建安十七年七月的《离思赋》,为曹植之思甄之作;《涉江采芙蓉》为曹植于建安十七年十月随父出征孙权时于长江北岸所作,与曹植《离友.其二》为同一主题的不同体裁之作。翌年正月从江边归程中写作的《朔风诗》,再次证明了《涉江采芙蓉》为曹植思甄之作。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拜伦的《去国行》、《赞大海》、《哀希腊》被认为是苏曼殊的译作,而根据黄侃的自述,三诗乃黄侃所译。从文献上看,两人的创作风格和诗体特点相差悬殊;曼殊的生平和学习汉语的经历决定了其语言的使用风格离三诗的浑厚和高古存在一定距离;黄侃先生胸怀若谷、恃才傲物,不可能无中生有;而在黄侃文稿中发现三诗的译稿进一步证实黄侃乃三诗的真正译者。从文本上看,三诗的翻译风格和苏曼殊的其他译诗迥异。因此,三诗乃黄侃所译。  相似文献   

9.
任慧 《重庆社会科学》2005,(12):40-41,48
王粲《从军诗》是其加入曹操集团后的代表作品,诗中洋溢着昂扬的乐观精神。本文对《从军诗》作出三点分析:首先,曹操实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理想,诗人对曹操的赞美发自内心;其次,作为依附于政治的文人,王粲保持了正直的节操;其三,《从军诗》有其独特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0.
曹操(公元155—22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在东汉末年豪强纷争的动乱年代,曹操以一个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后来成为北中国的实际统治者.在他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曹操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精神融汇到他的全部诗歌创作当中,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一条思想主旋律,体现了影响深远的建安风骨.一 人们论诗,大多喜欢把诗歌区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潮.倘若以此为标准去衡量、验证曹操诗,则可以看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以赤壁大战为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特点.赤壁大战之前,是曹操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上升时期.在统一北中国的南征北战中,他了解民间疾苦,目睹了战乱给国家、民族带来的灾祸,给百姓造成的种种不幸.这样一些现实,无不激励着他,以致所作绝大多数是咏史诗和政治抒情诗.这些诗作反映了现实,抒发了理想,进一步发展了自《诗经)以来忧时悯乱、抒写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对汉末建安时期的种种社会、人生矛盾加以尽情揭露和无情鞭笞,使这一时期的种种社会弊端  相似文献   

11.
曹操的游仙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操是一位开创建安诗风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他既是建安诗坛公认的领袖,又是上继风骚、下启新乐府运动的一代诗豪,有着很为特出的重要地位,起过极其显著的作用。关于曹操的社会诗,从我们当代的评论者看来,尽管持论的角度不同,具体的分析更不是完全一样,但那种肯定的倾向,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12.
前言“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作年代,最通行的说法是这样的:“它最初出现在南朝陈代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里。诗前有小序,大意说,这是汉末建安时期的人为焦仲卿夫妇被迫自杀的悲惨事件而写的一首诗。徐陵又把这首诗列在繁钦和曹丕两人的诗的中间,所以向来大都把它当作汉末的作品。但是这首诗里有些词汇是三国以后才通行的,有些诗句又象六朝人的口吻,大约在它被徐陵编选以前的300多年间,被人们传诵、传写,不  相似文献   

13.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北方略定。他踌躇满志,胸怀天下。为巩固后方,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征乌桓,追歼袁绍残部。五月曹操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途中登临碣石山。他……  相似文献   

14.
关于曹魏开始屯田的年代,史学界几乎一致认为是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因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明确记载建安元年“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同书《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亦谓:“及破黄巾,定许,得贼资业,当兴立屯田”。而“定许”亦在建安元年。最近,高敏同志在《关于曹魏屯田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曹魏屯田制萌芽于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毛阶建议“脩耕植,畜军资”。这一意见发前人之所未发,对人们是有启发的。但是,其中也还存在若干问题,似应提出来进一步商榷。首先,关于曹魏屯田制萌芽于初平三年的问题。主要根据是《三国志·魏书·毛阶传》谓:“太祖(曹操)临兖州,辟(毛阶)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  相似文献   

15.
《泰山梁甫行》是曹植诗作中著名的直接描写贫苦人民生活的作品,在曹植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曹植一生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即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二二○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泰山梁甫行》被普遍认为是曹植后期作品。最先提出该诗写作时间问题的,是清代的陈祚明。他在《采菽堂古诗选》中评道:“写得萧瑟,岂徙封临淄时作耶?”据《三国志·魏志》曹植本传,曹植“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临淄侯”,到黄初二年贬爵安乡侯,为临淄侯凡十年。但十年中,前九年曹操在世,为曹植创作前期;而后一年则入后期了。陈祚明判定《泰山梁甫行》是“徙封临淄时作”,但对于前后期的问题则未曾关涉。到了朱乾,他则基本上明确肯  相似文献   

16.
军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上古时期军人集团的产生,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军旅文化得以孕育。黄帝时期,图腾符号以鼓乐的形式广泛传播,对军心士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古时期的"干戚之舞",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教化功能;先秦时期,《诗三百》中关于战争的诗篇,体现了家国同构的主题和战争动员的气氛。中国古代军旅文化在其发生阶段,已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军事智慧和战争观。  相似文献   

17.
建安诗歌山水题材的兴起,标志着华夏山水诗的发轫,除曹操的山水诗作之外,建安诗人对山水景物的观照,更多地表现在游宴题材、女性题材等其他题材之中,山水题材以及意象方式的开启,一诗止于一时一事的写作方法,标志着中国诗歌从原先的言志诗体制、赋比兴的表达方法向着山水诗及意象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曹操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 ,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文以四言诗成就突出 ,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 ,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具有苍劲雄浑、慷慨悲凉的风格。诗歌反映了汉末的战乱和人民的苦难 ,高歌开明政治和统一的理想 ,充满了昂扬进取的豪迈精神 ,有力地表现了建安时代的特色 ,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论“六诗”之次第、演变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桂桐 《东岳论丛》2007,28(2):108-115
《诗经》中的赋比兴有三个层次:诗体(同风雅颂一样),表现手法,修辞格。学术界对于这三个层次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诗序》到郑玄为诗体与表现手法互相牵混的阶段,但赋比兴作为表现手法却正始于此;从郑玄到孔颖达为第二个阶段,即只将赋比兴认定为是表现手法;从孔颖达到朱熹为第三个阶段,朱熹不仅认为赋比兴是表现手法,并进而认为是修辞格。《周礼》中对于“六诗”的排列顺序“风赋比兴雅颂”以及郑玄对“六诗”的解释并不是逻辑混乱,而是有其内在的时空关系的。赋比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比较曲折而复杂的过程,作为修辞格与表现手法虽然起源早于诗体,但它们在各自的诗体中淬了火,增加了新的美学特点:赋由原来简约朴素又增加了铺张扬厉的特点;比是惩恶,美学特点是凄怨深情,一唱三叹;兴是扬善,其美学特点是委婉含蓄,余味深长。  相似文献   

20.
曹植《赠丁仪》一诗的作期,余冠英《三曹诗选》云: 丁仪字正礼,沛郡人。据《魏志·曹植传》注引《魏略》,曹操曾打算把女儿嫁给丁仪,被曹丕阻挠,丁仪因此怨曹丕,而和曹植亲近。曹操有一个时期要立曹植做太子,丁仪曾有意促成其事,因而被曹丕所忌。曹丕即位后不久丁仪就被杀。这诗大约作于曹丕初即王位的时候,为曹植所意料不到的那些压迫还未发生,只见到丁仪没有得到封赏,怕他心里不安,而以诗安慰他。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李景华主编《三曹诗文赏析集》等都采用此说。因曹丕即王位在建安二十五年,所以徐公持《曹植诗歌的写作年代问题》更直接地定“余冠英说”为建安二十五年。他肯定此诗为曹植诗歌中“创作背景情况已基本弄清,并明确地被考定为某年所作”的十首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