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将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不但写出大量卓越的艺术作品,而且还在其论文、日记、书信中,阐发了他的文艺思想,对现实主义作了很有价值的探讨,给人类文学和文艺理论宝库留下了一笔十分珍贵的遗产。列宁曾把托尔斯泰的创作方法称之为“清醒的现实主义”。这首先是因为托尔斯泰极其重视真实。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必须面向现实、忠实于生活,真实地描写社会现实。他说:“诗的感情是关于生活并伴随着生活的形象与感情的自觉的回忆。”他在《什么是艺术?》(1898)这一论著中指出:艺术是人们用来交际、相互传达感情的一种手段;艺术的主要特征是用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人;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真艺术  相似文献   

2.
真实是坚强的。只有依附真实才能心安理得。但真实不是赤裸裸的,它往往被很多东西遮蔽着人们要生活得坦然些,就要不断地去发现真实,这就要有一种"吹尽黄沙始到金"的信念和劲头;同时还要把握为真实去蔽的基本方法,不然真实总要和你捉迷藏。  相似文献   

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惟情能动人,惟情能感人,情在文学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这个情是指真情。所谓真情就是“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这种感情源于真实的事体,源于曾经使作家激动、感奋、感慨、感伤、感兴过的真实生活。什么是真实的事体、真实的生活呢?正如钟嵘在《诗品》中所说的“至于楚臣去汉,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单衣,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以及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天公地母,日夫月妇,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大至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这些在文学作品中,都是真实的事体、真实的生活。作家通过对这些真实事体与真实生活的感应、感  相似文献   

4.
小说《桃之夭夭》体现出王安忆创作的一种"过渡",那种更加倾向于真实而平淡的底层化与民间化的姿态,可以看出王安忆小说精神的内在转变。王安忆在文本中倾入了大量的精力来探索女性内在的生命精神:《桃之天天》无疑是最能体现普通女性日常生活姿态的作品,这种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地母的精神"或一种关于母系生命所创造的奇迹。从"上海传奇"再到这一次真正的"上海日常",王安忆以其细腻的笔触、真实而温暖的感情、熟悉的时空与生活,又一次完成了另一种"上海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写作的真实具有两个下位意义:意识对现实反映的真实;文本对这种意识反映进行传达的真实。实用体写作与非实用体写作二者追求的写作真实也不相同。前者着重的是对生活的忠实,它要求行文的概念指代能够和生活一一对应;尽管这样,在它和生活的比照中,也仍然有非生活实在性的一面;而后者的写作真实并不拘泥于机械的生活本身,它所追求的是一种艺术的情感的真实。  相似文献   

6.
绿茶书情     
正《沈从文与丁玲》李辉著大象客|大象出版社2019年6月这本书2005年曾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4年后,大象出版社大象客修订再版。对我们了解沈从文和丁玲是绕不开的著作。在丁玲的生活中,前后两段"三角关系"构成了她的情感特征。前期是沈从文、胡也频、丁玲;后来是胡也频、丁玲、冯雪峰。丁玲的情感生活,呈现出五四新知识女性的真实内心。在她后来的回忆录中,她袒露了对冯雪峰的感情,不仅仅是文学才能,更多的是政治思想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题材雷同、内容老套,脱离儿童现实生活,是目前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通病。应该提倡让学生的作文回归他们真实的生活,让学生的作文写自己的生活,抒发真实感情;要引领学生观察生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老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幼稚的想法,肯定充满童真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写作强调真实,大都有过亲身感受。他的散文化小说比较接近当今流行的"非虚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有原型,小说的背景都在家乡等作者居住过的地方,表达的感情大都是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文章淡淡忆儿时"的真实感和与现实的疏离感,构成了汪曾祺小说独特魅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抒情诗必须是诗人感情的充分灌注,让不为人们感官所感知的思想、意识和情致等,得以形象地可感地显现;比其他文艺作品在感情灌注和显现上,要求更真实、更浓烈,还要求这种感情更形象化、典型化。它总是以强烈的感情震撼读者心灵,让读者的心随着波澜起伏的诗情颤动,使感情的波澜鲜明地波动于读者面前,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历史资料表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其本质属性是表现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观点和无产阶级的感情,并不要求一定要直接描写阶级斗争。它产生的条件也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外部原因,而主要在于中国现代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这一革命文学可分为情绪化、生活化、理性化和典型化四种类型。事实证明:简单地描写阶级斗争的作品往往是失败的,而以无产阶级的观点来分析和描写生活,注意生活的复杂性,把人物写成复合体,才能取得成功。革命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开创意义,不比前苏联的革命文学逊色。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不同朝代,具有不同身份的阿盖和蔡琰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创作了感情描写心理活动刻画真实而细腻的同名诗《悲愤诗》,留给后世的不仅是哀婉动情的爱情故事和催人泪下的母爱传奇,更多的是关于"悲"与"愤"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宜黄老百姓的眼里,黄晓波是一位实干型的县委书记;在宜黄老干部的眼里,他又是一位尊老爱老的好书记。"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老干部工作"这是他在全县老干部工作会上的高声话语。在每年的老干部工作会上,他总是要求大家对待老干部,要在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务必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老干部工作。有一次,一位  相似文献   

13.
(一)艾青诗学理想的主要内容:诗美是诗真、诗善的“外衣”,三者密不可分;诗美是诗人情感的闪灼与进射。诗歌作为一种抒情文学,感情的真实是最主要的功能;诗美是一种完成的艺术。任何艺术美都必须是完成的艺术。(二)艾青的诗学理想对中国现代诗学的影响及对当代诗坛的启示:它让中国新诗摆脱了格律的束缚和形式的单调,脱离了语言的陈腐、生涩和人工的雕琢,走向了口语化的道路,赋予诗以新的气息和内容,这正是我们当代诗坛应提倡和借鉴的,这样,当代诗歌才能改变被读者漠视的现象,才能走向民族的、大众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作文,从根本上说是生活和感情相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事件在作者内心引起了喜怒哀乐等不同倾向的主观心理活动与体验,然后"五情发而为辞章"(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这样,作文就产生了。就生活来说,内容是丰富的,选取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生动地表现生活呢?这得  相似文献   

15.
<正>在初中各科教学中,数学是一门知识性、逻辑性、科学性要求极高的学科之一。"数学被誉为科学的明珠,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新课程标准》也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了精辟的描述:现在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  相似文献   

16.
一、真 一个艺术作品,只有作到了“真”,才有认识价值。散文既是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又是“汪洋辟阖、仪姿万千”的灵活自由的文体。因此,在艺术的真实上,它与小说,诗歌是有共同点的,但它更要求内容真,生活真;思想真,感情真,即所谓真情实感,要“言之有物”,既不作“无病呻吟”,亦不作诸事冗杂的凑合。散文记人叙事,不但  相似文献   

17.
    
本次的作文训练,是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指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一件令您感动的事情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只有独特的生活体验才能写出特色的文章。有趣地描述自己的独特体验,就能写出有特色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是以真实性表达生活感受的一种方式。这种真实性既要表达拍摄者的思想和观点,又要尊重被拍摄者尊严和感受。在纪录电影的发展历史上,这二者的关系彼此交织互相影响,共同形成了纪录片真实性的二维空间。纪录片的编导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怎样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语境的变换,"真实"的涵义也不断地改变着。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编导们所应恪守的是真实性这一纪录片与生俱来的特性,以及尊重被拍摄者的感情与尊严。在这样的双重维度下,纪录片的真实是可以无限逼近却无法真正触及的。  相似文献   

19.
大冶苏区歌谣是扎根于人民斗争生活土壤的红色歌谣,它真实地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大冶人民在土地革命、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斗历程,强烈地表现了群众的感情、愿望和要求,并以其深刻的思想和艺术魅力给人以教育和感染。  相似文献   

20.
散文创作离不开想象。散文的想象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散文家的心灵“象一面镜子”。心灵的镜子,是感情的镜子。感情的镜子是有波浪的,它所反映出的不是生活的原貌,而是变异了的,即达芬奇所说的“第二自然”.在一般情形下,有形的生活和无形的感情是很难“化合”的;只有在想象的作用下,生活和感情才能“化合”为“第二自然”。文艺创作实践经验证明,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在文艺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