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少数民族的丧葬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丧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少数民族中存在的不同葬法、葬式,少数民族的丧葬程序和她们的墓地制度等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个性特征,而正是这种特征使少数民族的丧葬文化有别于汉族的丧葬。  相似文献   

2.
丧葬礼仪作为生者为死者所做的一件头等大事,是各民族自我意识的重要表现手段,显露了生者的世界观。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必然会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影响,所以与儒家丧葬观有相似之处,都重生乐生,在丧葬活动中体现"孝"的精神,并且重视丧葬活动的社会治理功能。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又使其丧葬观与儒家丧葬观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待灵魂有无,乐死与哀死及薄葬与厚葬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辽、宋、西夏、金时期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张邦炜死亡乃是人生之大变故,各民族为安置死者都形成了一套虽非一成不变,然而毕竟相对稳定的丧葬习俗。本文拟对辽、宋、西夏、金时期各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作一概述,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一时期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4.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丧葬文化非常浓郁,包括族人团聚、哭丧等六个程序。文章通过对丧葬六个程序与宗教孝道文化的简单论述,得出了渝东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始终与中国孝道文化密不可分,是共鸣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南方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与丧葬舞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方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与丧葬舞蹈纪兰慰丧葬是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习俗。考古发掘材料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灵魂不死观念即已形成。距今4万至1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墓葬和距今2万5千至5万年的周口店山顶洞人墓葬都表明...  相似文献   

6.
生育和丧葬是人世间的大事,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诞生仪礼是接纳一个人进入社会的开端,丧葬仪礼则表示一个人最终脱离人世,它标志着人生旅途的终结。为办好这两件大事,回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丧葬礼仪,主要包括停尸、冲洗、穿克番、殡礼、下葬等仪式。回族作为四川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尽管人口较少,居住分散,但在丧葬上仍然保留了浓厚的伊斯兰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文章主要从宗教神话、生产耕作方式、树木崇拜、丧葬仪俗等方面 ,探讨了少数民族的生态意识。从中可以看出 ,不同民族的许多文化行为对生态环境起着顺应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丧葬习俗,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可为研究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提供宝贵的资料。中堡苗族,是南丹县苗族的一个支系,自称“仡磨”,因妇女穿花裙又称“花”。中堡苗族有4000多人,主要居住在中堡苗族乡和月里乡的化良、巴峨村。中堡苗族乡,地处云贵高原余脉,距县城126公里,北部和贵州省的平塘县、西凉乡、团结村接壤,西南与天峨县王保乡粉头村毗邻。中堡苗族乡属于高寒大石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中堡苗族生活习俗独特,特别是丧葬习俗仍保持着浓厚的古老的民族传统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一书 ,新近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安柯钦夫等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员集体撰著。全书共 2 3万字 ,分为10章 :第一章北方少数民族的文物与遗址 ;第二章北方少数民族的科学与技术 ;第三章北方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第四章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 ;第五章北方少数民族的节日与文体活动 ;第六章北方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 ;第七章北方少数民族的婚恋和丧葬 ;第八章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学 ;第九章北方少数民族的艺术 ;第十章北方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为该…  相似文献   

10.
彝族地区现存的丧葬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但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其丧葬文化造成了巨大的 冲击,民族地区群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传统与现代的对抗,在思想上也出现了迷惘与焦虑,如何让少数民族祭祀文化朝向更理 性的状态发展,这一问题引人深思。文化相对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历史特殊论。以文化相对主义视角,探讨彝族丧 葬活动的发展路径,主张以理性的目光看待彝族丧葬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并对其建立理性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浅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食尸葬礼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种奇特的分食死去亲族尸体的丧葬形式——食尸葬。食尸葬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论”基础之上,其目的也是为了取悦死者的灵魂,只不过它采用的是比较特殊的方式。食尸葬巩固了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并形成一种特殊的“传播场”,在这里原始的互助观念、家族血亲观和辈分观、家族的婚姻观念和灵魂的永生观及少数民族民间口头传说均得到传播。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孟子具有自己的丧葬思想。其主要体现在重视丧葬、强调厚葬、久丧,反对以人殉葬以及对丧礼的来源、服丧的条件、丧葬的功能与改变葬俗之认识等方面。孟子的丧葬思想不仅反映了其政治理想与道德追求,而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立合理的殡葬服务制度对完善老年福利制度体系意义重大。殡葬服务具有公益性、文化性和情感性,殡葬服务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殡葬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明显。从上述四维特性来看,中国殡葬服务制度存在基本服务范围狭窄与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公平性差、市场运行机制失灵、文化引导性差、具体规范和确切标准缺乏等问题。因此,应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殡葬服务筹资机制,提升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平性,优化殡葬服务管办体制,引导文明健康殡葬服务文化的形成,完善殡葬服务法律法规,实现国民“死有所葬、葬有所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敦煌文献中保存了大量丧俗文,详细记载了古代敦煌丧葬习俗,可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从保存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敦煌丧葬仪式大致分为临终、停丧、吊丧、入殓、出殡、下葬和斋祭七个步骤,同时因为仪程的需要,都会有相应的祭文、斋文等丧俗文学作品产生,且不同的丧葬仪程对各类丧俗文的结构模式和文体风格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喀麦隆丧葬习俗具有典型的非洲特色,同时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反映了其所经历的历史进程。通过描述喀麦隆中部大区恩高仁盖村一位名叫马蒂尼·阿博莫( Martine Abomo )的葬礼的全过程,归纳出喀麦隆独特的丧葬文化习俗。研究表明,葬礼步骤、葬在家门口、死者身份、年龄、死亡原因不同导致的埋葬时间不同等构成了喀麦隆非穆斯林区独特的丧葬习俗,并且这些习俗与当地的音乐、舞蹈、宗教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祭文是对死去的亲人、相知或所崇敬之人的哀悼祭奠之词,离不开对死者生前音容笑貌和相亲、相处种种情景或感人事迹的回忆与述说。所以,出于真情的祭文,其动人情感,实不亚于为文造情的诗。不能套西方文学理论的框框,把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品排斥于文学范围之外,而只看作“应用文”。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讲“报本追远”,不忘先辈、死者所作的贡献。因此,哀祭类文字在中国产生较早,《周礼·春官·大祝》中说的“六辞”中即有“诔”,《昭明文选》中设“吊文”、“祭文”和“诔”、“哀”之体。《文心雕龙》也对“哀吊”、“诔碑”有专文加以论述。虽然其体式、名称有所演变,但均要求抒发真情,而反对“谀辞巧语,虚文蔓说”。祭文在今天仍是用得着的文体。古代的祭文,也可以使我们听到古人的心声,对我们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子今 《南都学坛》2010,30(4):28-31
对于曹操葬制存在诸多争议。曹丕黄初三年(222年)诏所透露的有关曹操高陵葬制的信息,也为相关讨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现在看来,高陵"陵上祭殿"确实存在。被称为曹丕"终制"的诏令被赋予传世之戒条的意义,当时已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公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半公开的文件。不论魏文帝曹丕的本意如何,这一诏令所取得的宣传效应是明显的。我们以为这篇措辞严厉的文字值得注意的,还在于曹丕对于违诏"妄有所变改造施"的诅咒,体现曹操宣告薄葬的遗制,应当得以遵行。我们通过魏文帝曹丕"终制"的文字可以推知,如果他确实对于曹操"薄葬"遗令"有所变改造施",一定不会痛斥反薄葬行为是"愚俗所为",也不会自认"弃君于恶"、"爱以害亲"、"不忠不孝"之名,当然更不会使用"为戮尸地下,戮而又戮,死而重死"一类激烈言辞。很可能文帝黄初三年诏和文帝"终制"原本属于一个文件,也许统称为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诏"是适宜的。如果这一假设成立,则马端临注意到的"魏武父子遗令俱欲薄葬"就表现出了连贯性和完整性,其中所透露的有关曹操高陵葬制的信息亦有更值得我们确信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死亡是人生的最后归宿,丧葬是对一个生命结束的最后处置仪式和对生命体死亡超越的一种寄托。中西方传统丧葬在举办主体及程序、墓地选址及建设、丧葬基调、丧葬用具等习俗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外文化的不同。受中国城市化建设以及西方文化在华传播的影响,中国现代丧葬仪式开始呈现出程序化、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摒弃封建迷信的同时,中国应该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文化最强音。  相似文献   

19.
殡葬改革,是移风易俗的重中之重,鸡西市从50年代至今,坚持不懈,取得了显著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