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博 《理论界》2012,(6):121-122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从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原则;天人合一、万物平等的生态自然思想;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生态循环意识;知足寡欲、见素抱朴的生态消费思想等方面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见解。对其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挖掘、探讨和学习,对当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态伦理把传统的人与社会道德范畴扩展到人与自然道德范畴,它提出人对自然界生命的尊重和责任,是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理性批判。儒家思想自古就包含着原初的生态伦理思想,而在宋明时期的新儒家代表朱熹丰富发展了生态伦理思想,他的思想中蕴含着深刻地生态伦理思想,例如以理一分殊和格物致知为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理一分殊是格物致知的理论依据,格物致知是理一分殊的实践原则与方法,以“公而仁,仁而万物一体”为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提出以生论仁,仁作为“心之德,爱之理”以及仁的实现是一个克去私而后公,公而后仁,仁然后万物一体的过程。这些都符合今天的生态伦理、以人为本等社会倡导,因而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礼》的生态伦理系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以取法于天、以礼为治的思想为基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态伦理思想系统,其中包括完备的价值基础、伦理制度和具体的伦理原则。其保护对象主要有土地、山林川泽、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周礼》是世界上最早提到环境保护伦理法规的有系统的著作,其中的思想及措施总结了当时的生态伦理实践经验,对后世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孔子作为儒学的创立者,他的思想中包含着深厚的生态伦理意蕴。其中,以敬畏天命为理论基石的生态伦理智慧教导人们要遵循自然、敬畏自然;以融入自然为理想境界的生态伦理思想向人们展示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情怀;以节用资源为伦理实践的生态伦理意识教导人们坚持取之有度、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生态危机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源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具有丰富的蕴涵,“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和仁爱万物的伦理准则,和现代生态伦理思想非常契合,特别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实现自然道德和人伦道德的逻辑统一、重精神体验和具体经验的思维方式对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内因。从人性本善 ,推断“仁民而爱物”即有仁爱之心的民众才会去爱护万物 ,这是孟子的生态伦理定律。“仁民而爱物”命题还揭示了“功至于百姓”(仁民 )要与“恩足以及禽兽”(爱物 )相统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孟子提出的儒家理想生态社会充分贯穿了“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理念。孟子主张实施仁政 ,以德治国 ,反对发动战争 ,这对保护生态资源是有积极的生态伦理学意义的。孟子“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生态伦理责任观看到了人类取之于自然 ,靠天 (自然 )吃饭的重要性 ,提倡树立永葆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的生态责任意识 ,这对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虽然在《手稿》中没有明确提到“生态伦理”这个概念,但其中却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更多地局限于自然维度的考察,缺乏全面性;本文主要从自然、人文和社会三个生态维度对《手稿》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考量,力求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寻找理论依托.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出"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伦理认知,表达了"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致力于"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这些朴素的生态伦理智慧开创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之先河,在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对当今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及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光连 《兰州学刊》2007,(10):17-20,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内涵.儒家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荀子也专门写了<天人论>,其中蕴含了"天、地、人相参"等生态伦理意识,既强调尊重自然价值的"制天命而用之",又强调"谨时其禁"的生态道德责任,从而把对自然的利用和保护有机而辩证地结合起来,这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和现代文化转生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伦理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西汉前期大儒的贾谊(前200-前168年),在继承早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颇有特色的环境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有其自身的历史价值,而且对现代的环境保护工作,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贾谊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天人合一”作为其哲学理论基础。“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即“天事”与“人事”)之间的相通、相类或统一。这种思想反映了古人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朦胧的整体观念和系统观念。尽管“天人合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与对话 ,贯穿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现代 ,文学与哲学谋求彼此沟通。“诗人哲学家”的出现、哲学家由思向诗的回返 ,一方面是基于对“纯粹理性”解决人类精神与心灵自由能力的深深怀疑 ,另一方面还跟现代人文科学的语言论转向相关。而“哲学家诗人”们则主张以一种艺术化的思想替代哲学家的冷峻面孔 ,以促使传统哲学走出历史困境。诗的言说与思的言说的浑融 ,本质上是由于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物———存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互动的,它们之问存在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当代世界全球化的主导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历史终将证明全球化的尽头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3.
莫骅 《社会科学家》2005,(5):165-168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贪污贿赂犯罪主体、惩治犯罪的法律机构设置及财产登记申报制度、监督方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特点,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中国贪污贿赂犯罪立法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学资源投资力度的加大,使多元化模式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仪器维修体制不完善、维修队伍不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没有完全落实等问题。各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规律,建立一个仪器设备维修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汤志钧 《河北学刊》2005,25(4):168-173
儒家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步入近代,仍为学者所信奉。在社会变革迅速、动荡加剧的时候,不同学派会有共同的改革要求,又有着彼此不同的差异。同一学派既有治学方面的一致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又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异同、分合,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我们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同,而忽视学派之异;也不能因是同一学派,而视为一切皆同。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当前闽台高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为线索,分析了两地高校科技交流和合作的发展趋势,为闽台高校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共同推进闽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魏红 《学术探索》2001,(Z1):118-120
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假借科学和民族文化的旗号重新泛起,损害着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明辨新的有神论的种种伪装,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宣传教育;高举科学旗帜,崇尚科学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新时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陈建中 《中州学刊》2005,(6):102-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的各项具体改革提供了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出发,结合民办高校特别是浙江树人大学的办学实际,提出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