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益衡量是利益法学派分析法律制度的重要方法。任何涉及双方或多方利益主体的法律制度,都应确立在衡量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我国现行软件保护条例规定的合理使用主体,并不包括教育机构、国家机关及社会公众,只要他们使用了未经许可的软件都构成侵权,将导致软件版权者利益与使用软件者利益之间法律保护失衡。因此,可以通过修改法律的途径,适当扩张软件合理使用者范围,实现各方利益的动态衡量,实现软件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对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如果由于股东不正当的目的而滥用法人人格并因此对债权人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法院可以基于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否认该法人的独立法律人格,并责令其股东直接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有限责任制度的一种反思,其目的不是消灭公司的法人人格,而是在具体个案中,对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一种利益权衡。  相似文献   

3.
诉讼时效制度的利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时效涉及权利人、义务人和第三人三方利益,此三方利益形成诉讼时效制度应予处理的利益结构.本文主要运用法律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该结构进行分析,认为诉讼时效制度的构造,在权利人方面以权利人与因理论为其构成要件.在义务人方面以拒绝履行权为其表现形式,在第三人方面则授予其独立的对抗利益,以此达成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的热点问题,如何从法律上构建土地利益的公平分享制度,又是个难点问题。实现“公平分享”必然伴随一个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的过程。土地利益的公平分享法律制度应以机会公平为切入点,从明确权利、限制权力、宏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等三层面进行构建。这一法律制度的实现是可以用经济性标准和社会性标准去评判其优劣的。  相似文献   

5.
物权行为理论在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中,有其潜在的制度利益。但是,由于既存法律制度的约束以及现行法律体系中存在难以与物权行为相兼容、契合的因素等原因,我国物权立法采物权行为理论的障碍在于制度供给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分配原则 ,按要素分配可以通过调整要素所有人之间和要素所有人与利用人各方利益关系的法律制度来实现。本文从要素所有权的确认 ,要素所有权的分离 ,法律制度对各方利益的协调和我国的改革实践等方面 ,证明了符合市场规律的法律制度对经济制度的影响 ,说明了按要素分配实际上体现的是要素各方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7.
饶志静 《理论界》2014,(1):79-82
不当劳动行为制度,是保障劳动者的团结权和平衡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措施,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禁止雇主不利益待遇行为。其大致包括两种类型:一般不利益待遇和特殊不利益待遇,涵盖劳动关系上的不利益、对劳工私生活及工会活动上的不利益。在不利益待遇的审查基准上,最主要是判断不利益性与原因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当前我国利益待遇不当劳动行为制度存在较为严重的缺失,未来可以借鉴美日等国经验在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加以重构。  相似文献   

8.
合同缔约过失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对合同缔约过程中产生的信赖利益给予救济的法律制度,是民法学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对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认定要素,其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别,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作相应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9.
转移定价法律制度的晚近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移定价在晚近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法律问题 ,因此很有必要对其晚近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 ,特别是应当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转移定价立法的晚近发展 ;正常交易原则的理论与实践 ;预约定价制的法律问题 ;电子商务与转移定价问题。情况表明 ,晚近转移定价法律制度将进一步向着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但由于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现行转移定价法律制度并未代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致力于建立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的国际税收分配制度 ,应当是转移定价法律制度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一度被认为是我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颇具特色的制度,其立法宗旨在于吸引国外资金和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弥补国内资金和技术之不足。本文通过对外商先行回收投资法律制度自身及其法律实践的考察,认为外商先行回收投资制度并未能践行其立法宗旨,对中方合作者乃至中国国家的利益均造成了严重侵害。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当废除外商先行回收投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二次几乎完美的需求系统(QUAIDS)模型,本文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22个OCED国家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主要结论:第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方向是从对食品、衣着和家庭耐用品等可贸易商品的需求转移为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娱乐文化教育等不可贸易商品的需求;第二,经济全球化与居民消费结构演化方向一致,其中,对外贸易起主导作用,其影响作用远大于FDI;第三,相对于不可贸易商品,居民的可贸易商品消费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程度更大,其中,食品消费影响最大,医疗保健消费最小;第四,经济全球化对不同OECD国家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对经济规模较大国家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通过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管制能够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不同的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不同,本文通过经济学的理论分析,重点比较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排放标准、排污许可与排污权交易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进而分析命令—控制型环境管制政策与经济激励型政策的实施条件和创新效应.结合发达国家的环境管制实践与我国的现实背景,指出我国环境管制政策设计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的合理选择与优化配置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参照 LLSV的分析思路,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现状,本文从控股股东转移公司利润的成本函数入手,建立了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理论模型,得到若干有意义的结论:如果上市公司股权中存在持有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或降低控股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比例可以提高公司价值;如果上市公司股权中存在持有全流通股的控股股东,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或提高控股股东持有的流通股比例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在同等条件下,如果国有控股股东转移公司利润的便利优于非国有控股股东,那么其价值将低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因此,股权分割现象加剧了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扭曲了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减持国有股可以提高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形象权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象权是指真实人物的姓名、肖像或其它表明其身份的个性特征被付诸商业使用的权利。作为一种新型权利,探讨形象权的理论基础,澄清形象权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评析了形象权的主流学说“劳动成果说”,并引入了新的“自由说”,对形象权的理论基础和内涵作了深入探讨,以求得到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张玉棉  田大增 《河北学刊》2005,25(6):197-199
我国首例关于"排污权"交易的案例,看似符合经济学有名的"科斯第一定理",即在产权界定后,无论产权归谁所有,均可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实则并非如此."排污权交易案"严重违反了"科斯定理"的前提假定,是一种不正当的交易.在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应严令禁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已经形成共识.我国在经济建设快速增长中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急需通过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结构调整等手段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走低碳经济之路;同时,我们应当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改进投入方式、完善税收体系、推进能源价改等手段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此外,国际间的相互合作也是中国低碳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上对赠与人撤销权制度的认识存在着极大的分歧.赠与人的撤销权为民法撤销权体系中的特例之一,它实际上应被称为"撤回权",并具有后悔权的意义,在性质上更类似于解除权.赠与人的任意撤回权与赠与合同的诺成性攸关,是旨在弥补赠与被立法确认为诺成合同后对赠与人要求过苛的弊端而设计的救济性手段.任意撤回权的行使虽为法定,但赠与人亦应赔偿受赠人因此所遭受的信赖利益损失,且其责任基础不是一般所认为的缔约过失责任而应是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8.
周德义 《云梦学刊》2002,23(3):22-25
数学中的数轴、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为形而下之数 ;哲学中的“三生万物”、“函三为一”、“数成于三”、“道成于三”和“物成于三”等为形而上之数。它们包含着丰富的“一分为三”的思想 ,能够对“一分为三”作出比较全面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管丽萍 《学术探索》2005,3(1):91-95
"人道主义干预"的根据是人权的国际保护.人权的国际保护离不开两个条件其一,有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其二,相关的主权国家同意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和责任,并进行合作.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干预"滥用了人权的国际保护,将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际法中的主权原则对立起来,主张限制甚至取消国家主权,其实质不过是将"人权"作为干涉他国内政、维护大国利益的借口.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干预"没有国际法的依据.但是,西方国家"人道主义干预"在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中大行其道,确实暴露了现行国际法的局限性.主权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但是,主权概念在当代必须充实与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主权观的逐步建立,预示着国家的逐渐成熟与兴盛.  相似文献   

20.
在国有企业组织治理结构中,权利配置是制约国企工人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工人之间的权利配置失衡,必然严重影响收入分配程序的公正。因此,让国企工人阶层享有基本的参与权利,能够增加企业组织治理结构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话机会,这是消除不平等分配中"有利者"与"不利者"之间心理隔阂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