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手机依赖程度、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并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干预。方法:对在校学生进行关于手机依赖程度、交往焦虑和孤独感的问卷调查,对有手机依赖的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一是90.94%的大学生有手机依赖倾向,且手机依赖与焦虑和孤独感有显著的相关性。二是经过干预,10名不同手机依赖程度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焦虑、情绪-社交孤独总分上有所下降。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手机依赖、减少焦虑、降低情绪和社交孤独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手机成瘾现象。笔者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探讨了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现状:手机成瘾者月话费较高,反应更加敏感,表现出更强的戒断综合症;从外界存在的客观因素(包括手机本身的特点、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等)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包括大学生发展阶段特点、从众心理的影响、自我控制感的缺失、满足某些心理需求等)两个层面分析了手机成瘾的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冯强  陶炜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7):245-253
学业倦怠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江西省6所高校共704份问卷调查,基于大学生群体的视角研究手机依赖、自我客体化、学业倦怠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超过50%的大学生属于手机高度依赖;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学业倦怠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客体化与学业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客体化会对手机依赖和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产生调节作用。高校应该注重教育管理和学生个体心理疏导,家庭和社会更要形成监管合力,帮助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使其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心理解剖方法,对39例大学生自杀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自杀大学生在自杀前经历了较一般大学生更多且更为强烈的生活事件;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生活事件多元化但又相对集中,其中恋爱不顺或失恋是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等是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大多数自杀行为在生活事件发生后3个月内实施,表明大学生自杀多数属于激情自杀.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预警和干预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工具之一。但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对手机过于依赖,逐渐产生了手机网瘾,阻碍了其后期的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从大学生的手机上网时间、大学生的上网地点和工具使用情况、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大学生的网络体验情况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手机网瘾现状,其后提出了一系列大学生手机网瘾的预防、心理治疗的策略及措施,希望以此从根本上实现学生手机网瘾的戒断。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的日趋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大学生网络依赖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寻求自我价值感、心理宣泄、网络娱乐心理、情感表达心理、探索和尝试新生活等几方面导致大学生对网络过分依赖,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由于压力、应激、挫折等原因导致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如果不能有效地对出现的心理异常进行自我调节或咨询帮助,心理异常的持续发展往往导致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对大学生活产生负性影响。在多数情况下,如果能够有效地开展心理调适,结果可能会好得多。心理调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我调适,另一方面就是心理咨询,也就是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8.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设备网络终端,已成为各种思潮和各种利益诉求的平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阵地。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以及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已经渗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学习、娱乐、消费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手机媒体的传播特征,把手机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阵地,主动占领这一信息传播和理论宣传的阵地,运用手机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的日趋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大学生网络依赖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寻求自我价值感、心理宣泄、网络娱乐心理、情感表达心理、探索和尝试新生活等几方面导致大学生对网络过分依赖,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以民族地区高校吉首大学为个案,以该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203份有效分析样本,从手机媒体消费的品牌选择、手机媒体消费的费用支出、手机媒体的功能使用、手机媒体的消费心理四个维度来分析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体消费的行为特征。通过分析,发现调查对象在手机媒体消费中的非理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现象十分突出,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对手机媒体产生了高度依赖。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规范手机消费行为、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校园里,手机已成为一种覆盖面极广的传播媒体,给大学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个性心理等方面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因而,培养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大学生参与手机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试图找寻提高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的举措,使手机媒介能更加充分地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2.
当今大学生不仅面对学习压力,同时还面临着就业、处理感情、培养综合才能等多种难题,但战胜困难便可获得一次发展机遇,对于其生活与学习都十分有利,然而大学生生活充满各种诱惑、挑战与机遇,多姿多彩的生活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这种影响中找到应对办法,准确抓住机遇,勇于迎接各类挑战,实现自我突破,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讲变得十分关键,对此,本文将探究挑战与机遇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和思考,以系统分析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为增强大学生心理素养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动因分析及矫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依赖是指个体迷恋网络以致影响到现实生活,主动采取措施逃避社会责任,自己无法控制行为及其后果的现象.大学生网络依赖导致大学生荒废学业,人际交往中断,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成因十分复杂:满足心理自慰、满足心理宣泄、满足娱乐需要、满足体验理想生活的需要等.防范网络依赖不应是阻止学生上网,而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拓展大学生个人发展的空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平衡、幸福感及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臻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115-116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各群体中年轻的知识群体,其心理平衡感、幸福感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平衡和幸福感的因素中,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恋爱等内容为主,分析该群体心理失衡、幸福感降低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是高等教育改革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热点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力军,正确的认识、分析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影响原因,对于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于网络热点事件,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状况,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对于今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贫困生心态与个人成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和讨论大学生贫困的主要原因、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特征及由此对个人成长产生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了解贫困生心态,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使他们树立起对生活事件正确的认识、解释和评价,防止一些心态消极影响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7.
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心理危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原因和表现。针对大学生群体独特的心理危机特点,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包括大学生学会自助、师生协同助人、学校形成干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较特殊,随着社会发展和周围环境的急速变化,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难以趋近的矛盾等多重压力,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分析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有助于正确疏导他们面对的各种心理矛盾和思想压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能适应这一新变化,心理上常常产生挫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调适和矫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20.
手机凭借即时性、互动性、分众性等特点已深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而“拇指文化”是作为手机通信技术发展的时代产物应运而生的。在手机“拇指文化”的浸染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载体、模式和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呈现出了新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及时、准确把握“拇指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对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