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赖国彬 《职业》2012,(20):22-23
学生完成的机械制图作业题,既有对的地方,也有错的地方,教师用简单的批改方法打“√”判对或打“×”判错,都会混淆对错.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机械制图作业错误代码批改方法”,教师用错误代码批改作业,准确指出了错误的位置及原因,便于学生自查错误并自主更正错误,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校英语职场化转型是一种客观现象,是社会需求和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打牢学生英语基础、培养学生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是高校英语职场转型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英语教师服务学生及自身发展的必要途径。以组织行为学理论为指导,结合高校英语教学及教师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诸如调整教师评价指标、构建师生职场话语共同体、校企政协合作办学等措施,有望促进高校英语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3.
导学法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自学、探索、研究为主,教师的引导、指导为辅的"启发疏导式"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卢金辉 《职业》2020,(2):61-62
"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构建了师生平等交流、多维互动、适合中职学校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在智慧教学系统中发布"导学案"和"微课程",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答疑解惑,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这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学生交流互动,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完全变成了生本课堂,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打造了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部分技校老师在上课时常常感到学生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喊破了喉咙,学生却在下面"发呆",丝毫不被老师的"演出"感染,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 学生却越学越没劲.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归结于学生的基础薄弱,缺乏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学生却认为教师讲的内容太深奥没有吸引力,既然听不懂,还不如不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俨然形成了一个对立面,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练练 《现代交际》2014,(12):170-170
日语学习者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可能会对学习内容理解不深或有误,还容易养成不良的发音习惯。日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细致入微,帮助学生打实基础并形成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严禁用公款打麻将”、“中小学教师严禁奸污猥亵学生”、“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辆”……你相信吗?这些约束性的条款不是网友的网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和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学生观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新教学观念。本文浅谈了如何用好教材资源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肖玖一 《职业》2014,(24):111-112
本文根据幼儿园教师钢琴教学工作需要,分析了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措施,对学生如何掌握钢琴弹奏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等进行了实践性研究。同时就学生钢琴基本功、视奏能力、即兴伴奏等三种能力培养提出了对策,以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她们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良好基础,使其成为一个合格幼儿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黄颖芬 《职业》2015,(8):42
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呆板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很难建立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学生不易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寻找新的会计课堂教学方法,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07,(2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教育工作都把"传道"放在了首位。"道"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思想品德。教师的工作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也就是说,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学生的灵魂。西方教育学家法布尔则说:"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教师如何在学生品德教育中发挥榜样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身体力行的事。一、教师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应该说是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西方心理学家则对此论提供了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好奇好胜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设情景,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使学生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一、ERP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模块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实践导向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课堂上实施自主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究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一直是教学论领域争论不休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是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的实际问题。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丰富,相继出现了单向的"教师中心"教学主体观、"学生中心"教学主体观,"双主体"和"复合主客体"教学观,以及研究教师、学生及教材的"分层主体"教学观。不同类型教学主体观的研究,对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的探讨与分析具有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非指导性"教学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非指导性"以及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本文通过"非指导性"的特点和主张引出网络课程,指出了以"非指导性"教学原则为理论基础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和意义。网络课程的开发应该制定知情合一的发展目标、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整体效果的实现、提倡自由学习,并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现教师对学生的"非指导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开展英语教学以来,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和成就,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如何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是长期困扰初中英语教师的一个问题。在众多方面的多层研究下,得出结论,"互动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师"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所谓"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自身教学的积极性,来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形成的师生之间的相互对话、主动交流和共同促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新兴的互动教学模式确实可以使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有所提升,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自信心都有所增强,在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初中生的综合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9.
"双师型"是对一体化教师的基本要求.所谓双师型即教师既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示范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扮演了谋划者、实施者、协调者、指挥者、评判者等多重角色.那么怎样成为"双师型"呢?"双师型"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呢?  相似文献   

20.
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绝非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把自己视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支持者。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正确引导学生,让自主性学习走上理性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