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程式语成为语言学界及应用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并有不菲的成果产出。文章力图对程式语研究的现状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首先,简要论述了国内外程式语研究的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其次,论述了程式语的五个特征:稳固性—变化性的连续体,有理据—无理据的连续体,透明性—晦涩性的连续体,可分析性—不可分析性的连续体,字面义—隐喻义的连续体。最后,提出了未来程式语研究应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突破:程式语的元功能研究,程式语的加工研究,句法—语义—语用界面上的程式语研究,二语或三语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赵飞 《兰州学刊》2011,(6):216-218
语块在语言习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完整性、可变性、生成性、动态性是语块的本质特征。语言加工的双重性,即分析性和程式性,则是其认知工作原理。语块在二语习得中的功能主要是降低认知负荷、培养语用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文学批评揭示出作品什么意义与对其阐释的批评程式相关。在批评程式层面的研究被认为是诗学研究的基本任务。西方现代诗学在对文学的重新阐释过程中建立了不同的批评程式,不断拓展出文学意义产生的新空间,凸显了文学批评程式对“文学”存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主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区分了民主的两种含义:程式民主与结果民主.分析了这两种含义之间的关系,程式民主并不是结果民主的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却是重要条件;对结果民主的追求有可能破坏程式民主.指出专制政体有可能实现结果民主,也可能妨碍结果民主.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程式民主与结果民主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芬德利命题得以成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吴慧坚 《学术研究》2001,(7):110-114
影响文章谋篇布局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语用原则,而写作不同的文章,作者会有不同的思维运演,会采取不同的语用策略,会在语用原则的制约下,突破程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篇章结构,以求圆满地达到交际的目的.篇章的结构,虽有程式,却无定式.我们对篇章结构的研究,应跳出"思维模式"的框框,从多个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6.
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劳埃德协会海上保险条款(A)》的英文文本进行分析,指出该文本用词的复古性、多用行话、动词名词化等词汇特点和多用被动语态、条件子句、首语重复等句法特征,以及语境独特、高度程式化、注重前后层次、埋伏照应、结构严谨、简详得当等语篇特征,旨在突出法律语篇的研究对于英语法律文本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群体和不同的社会阶层都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形式进行委婉表达;不同文化背景所创造的委婉语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对委婉语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模式,对研究中西方的语言、增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视角分析唐宋书信,可以发现它具备程式、象征和角色表演等社会仪式的基本属性.其程式实现了文本照应过渡、引导解读的语篇功能;程式用语精确对应着交际双方的地位高低、长幼尊卑和远近亲疏,使社会礼制在文字交流中展现为一种角色化的仪式表演;书信的抬阙侧小则又把文本空间进行空缺和参差处理,使空间位置和形态演变为特殊的能指,既指涉礼义,又使宗法性的和政治性的礼规信仰,在文本中显形具象,栩栩如生.书信的仪式属性,不仅开创了仪式与文本互动的第四种方武,而且搭载于程武的本事部分,以经济性和超越时空的优势,活跃在封建社会运用非常频繁的应用文体之中,大面积地建构着等差性的礼仪秩序.  相似文献   

9.
程式化是中国古代戏曲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戏曲艺术规律的感性显现。古代戏曲的程式化可分为程式化的叙事结构形式和程式化的叙事格局。对此加以研究,有助于发现戏曲各组成部分在戏曲文本和演出中不同的作用及相互间的有机联系。中国古代戏曲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程式化的叙事结构形式和格局,一方面是承袭了其母体艺术的形式体制,同时又与其他说唱文体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又受到了其他文体创作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称指示的变化表明了说话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在此基于语料库研究,对人称指示语在28篇美国总统提名演讲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探讨,指出:在不同情况下应用不同类型的人称指示语体现了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通过定性和定量数据分析,发现如美国总统提名演讲这种正式文体人称指示语在某种程度上是遵循一定的模式的.  相似文献   

11.
谚语是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语言单位。在翻译内嵌形象的谚语时,要充分尊重语言的民族文化特点,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处理不同的形象。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现实、忠实于读者,使译文读者得到的概念和感受等于原文读者得到的概念和感受,尽可能地缩小两种语言读者在理解上的差距;进而指出对英语谚语及其翻译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航空产品不断更新换代,靠一个国家研制并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航空产品很难有竞争力,致使航空产品国际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张。航空产品的发展受资金、市场、技术、成本等四大因素的限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技术换市场、技术换成本、分担技术风险和资本联盟四种国际合作动机的分析,阐述了来料加工中心、国际集成供应商、国际风险合作伙伴三种国际合作模式的特点,剖析了国际合作动机与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航空企业合作对策。  相似文献   

13.
薛求知  李明  崔瑜 《兰州学刊》2009,(10):79-82
近年来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际化的一支生力军,对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已成为企业国际化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不同于大型跨国企业,中小企业较多地受制于自身资源和规模的限制,因此企业网络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尤其发挥着重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网络视角研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本研究就“基于网络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对进一步研究商业网络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文艺学研究热点具有前所未有的新质。对伯明翰学派和文化研究的研究不再停留在口号上的宣传和只言片语的引用,无论是在学术史研究还是方法论反思上均有重要进展;文学理论的建构主义与本质主义之争也不再各执己见而是更加开放与包容;围绕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争论尽管波涛汹涌,却也已显出退潮之意;与之相反,对文学与形式问题感兴趣的学者却在平心静气的不争论中共同推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政治文化成为分析乡村直接选举的重要视阈,许多学者立足于中国乡村直接选举的丰富实践,对村民选举的行动策略进行了政治文化的深入解析,以探求选举行为背后的内在导向因素。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农村直接选举中政治文化基础的研究、宗族文化与选举行为关系探讨、传统政治文化的导向作用审视、不同政治心理之间冲突对选举效果的影响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丰硕,为乡村民主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以更为系统的理论视角来审视之,研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调研区域有限、范围较小,所获结论缺乏深度解释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辛亥百年到来之际,从纪念与研究等方面对百年辛亥进行回顾、思考与展望,可以获取许多新的认识。海峡两岸的辛亥革命史研究经历了相似但又不同的发展历程,现今却出现了对某些重大问题如辛亥革命性质,由分歧走向趋同的现象。对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注重整体性、综合性探讨,强调上下延伸和横向贯通,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谢国桢把目录学、版本学与学术发展、治史实践联系起来考察,见解独到。他采用辑录体体例,对明清野史笔记资料做了较为全面的搜集整理,编纂了《增订晚明史籍考》等多部目录学著作,引导和帮助了众多研究明末清初史的学者;他把版本学提高到科学的高度来认识,在版本鉴定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寓文献学思想于文献研究的实践当中,强调研究文献学要实事求是,努力扩大历史文献研究的范围,重视古籍的现实实用性,主张加强对古代文献的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在古希腊哲学研究领域,晚期希腊哲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但中外学术界都曾存在轻视晚期希腊哲学的倾向。20世纪70年代以降,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西方学术界近30年来加强对晚期希腊哲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学术界近20年来也重视并着力研究晚期希腊哲学且取得了新的成果,但在哲学史分期、晚期希腊哲学的特征、史料整理、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该组专题论文,以期引起学界更多关注,推进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化。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章雪富、杭州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石敏敏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希腊化哲学的范式转移》一文认为,希腊化哲学把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用治疗论证替代知识论证,以激情研究取代观念思辨,以意愿探讨代替理性反思,改变了古典希腊哲学的知识分布体系。希腊化哲学在研究对象、探讨内容和哲学观念上的独特取向,深刻影响了古代晚期和中世纪哲学。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王晓朝的《中国学术界的晚期希腊哲学研究》一文指出,在晚期希腊哲学的边界问题上,中国学者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有别于欧美学者的独立见解及解决方案;认为在对晚期希腊哲学特征的把握上,中国学者的判断优于欧美学者的判断,在晚期希腊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术界的晚期希腊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希腊哲学研究领域,晚期希腊哲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但中外学术界都曾存在轻视晚期希腊哲学的倾向。20世纪70年代以降,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西方学术界近30年来加强对晚期希腊哲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学术界近20年来也重视并着力研究晚期希腊哲学且取得了新的成果,但在哲学史分期、晚期希腊哲学的特征、史料整理、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该组专题论文,以期引起学界更多关注,推进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化。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章雪富、杭州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石敏敏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希腊化哲学的范式转移》一文认为,希腊化哲学把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用治疗论证替代知识论证,以激情研究取代观念思辨,以意愿探讨代替理性反思,改变了古典希腊哲学的知识分布体系。希腊化哲学在研究对象、探讨内容和哲学观念上的独特取向,深刻影响了古代晚期和中世纪哲学。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王晓朝的《中国学术界的晚期希腊哲学研究》一文指出,在晚期希腊哲学的边界问题上,中国学者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有别于欧美学者的独立见解及解决方案;认为在对晚期希腊哲学特征的把握上,中国学者的判断优于欧美学者的判断,在晚期希腊哲...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地区的新媒体传播研究始于2003年,迄今已走过十余年光景。通过对2003-2013年的文献梳理,从普及与应用、认知与现状等五个方面就该问题展开综述。文章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被不断拓展,关注度逐年提高,始终有多重学科界入。但总体上,它仍旧处于学科研究的边缘,相关研究未能深入展开。随着新媒体在农村地区的普及,部分学科逐步褪去研究热情,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责任与研究难度都将有所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