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震后各级政府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其保护措施的应急性特征较为明显,这种"发展性保护"模式是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理想模式,数年后包括羌笛在内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仍令人担忧。本文采取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阿坝州茂县羌笛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走访调查,并根据样本基础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其有效传承与发展的瓶颈所在,最后从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路径角度提出相应政策性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塞上听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③,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④,风吹一夜满关山。[关键词]思乡[注释]①塞:边塞。②高适:唐代诗人。③胡: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3.
西部进军吹号角,丝绸古道人欢马嘶啸。到处荒凉齐赶跑,望戈壁,人进沙退见芳草。油路铺平驼帮道,羌笛悠悠汽笛昆仑闹。“关”度春风漫山宝(注),富西域,油龙汽蛇九州绕。  相似文献   

4.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羌笛何须怨杨柳③,春风不度玉门关④。作者简介王之涣(688年一742年),字季陵,绛郡(今山西省新绛县)人,盛唐时期重要诗人之一。导读DAODU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我国古代西北的边塞雄伟壮观而又荒凉萧瑟的景象。黄河在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一座孤城耸立于高山峻岭之间。羌笛吹着悲伤的《折杨柳》曲,好像是在怨恨这荒凉严寒的边地春光来得迟,其实又何必呢?因为春风是不到玉门关来的,借以抒发驻守边关将士的思乡之情。诗的构思十分精巧,用杨柳、春风写出语意双关的佳句,流传千古。①凉州词:为乐府诗题…  相似文献   

5.
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下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在甘肃玉门关遗址东边的玉门市,这座曾经的"石油城"超低房价一度在朋友圈刷屏。在老城区,2000多元就可以买一套房,不到10万就可以买一幢楼。玉门市房产萧条,源  相似文献   

6.
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题谓之词,实则是一首七绝诗。这首诗委婉蕴藉,营造出了一个悲壮苍凉的意境,大有盛唐气魄,是千古传颂的名篇。相传,有一天,纪晓岚和乾隆皇帝谈及王之涣这首《凉州词》时,  相似文献   

7.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中的第一首。“凉州”一为地名,今甘肃敦煌、酒泉一带,州治在武威;又是乐曲名。《凉州词》多记边疆生活,唐代不少诗人都写有《凉州词》。曲同而词异。如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耿湋“国使翩翩随旗旌”,张籍“边城暮雨雁低飞”都是同调之作。  相似文献   

8.
羌族戏剧——值得重视的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有丰富的口述传统,戏剧是其重要体现之一;羌族有独特的戏剧文化,民间是其重要展演场所。在这以口头为传播渠道、以民间为生存场域的民族艺术中,积淀着羌人的历史与文化,结晶着羌人的智慧和信仰,凝聚着羌人的生命和情感。当羌笛、羌绣、羌年、羌族多声部民歌、羌族羊皮鼓舞等项目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时,应该加快释比戏、许家湾花灯戏等羌族民间戏剧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向上申报、争取抢救保护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汤亭亭在1976年发表了<女勇士>后使得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上逐渐得到认可.但这本让汤亭亭声名鹊起的重要作品在文坛上也引起了诸多争论.在<女勇士>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中国文化意象,其中"花木兰"和"蔡琰"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女勇士"的重要代表.而在这本自传体小说中从"我"幻想成为"花木兰"为国报仇到"蔡琰"被匈奴俘虏12年后终于打破沉默,在羌笛的伴奏下唱出和谐的歌曲,表现了"我"逐渐试图在中西文化夹缝中寻求平衡、架设桥梁,折射出一个第二代华裔小女孩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六八八——七四四),字秀凌,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绛州(今山西新绛)。他生当盛世,略早于李白、杜甫,而与高适、王昌龄齐名,成为著名边塞诗人。他出身仕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薰陶,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和文安县尉,因被诬告而辞官归里,于是漫游黄河两岸,放眼祖国壮丽山川,为后来创作雄伟壮观、激昂奋发的诗歌积蓄了丰富的材料。他的诗不仅热情洋溢,雄阔奔放;而且明白晓畅,和谐铿锵。所以“每有  相似文献   

11.
不可不知     
玉门关遗址:又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平面呈方形,东西横距24米,南北纵距26.4米,面积634平方米,残高9.7米。相传古时西域等地的美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始建于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与阳关遥相呼应,气势非常雄伟,古往今来无数戍边良将和文人墨客曾为之折腰。大诗人李白有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赞美它的无限风光。著名诗人王之涣又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咏叹它的苍凉。自汉魏以来,一直是西边锁钥、“丝绸之路”的中路关口。晋代之后,战争频繁,始渐衰败。现存…  相似文献   

12.
孤烟     
曾经不止一次在古装戏中看到茫茫苍苍的大漠。一望无际的连绵迭起,一望无际的单调干涸,一望无际的惨烈凄荒。风卷尘沙起,天地间就蒙上了单一的昏黄色调,于是天空下着沙,迷迷蒙蒙地遮住了塞外英雄勇武的英姿;遥远的天际传来战马的嘶吼和幽怨的羌笛,在这西北大气的山河中震荡回响,似乎要让人沸腾的热血直冲上云霄去。风以它的刚猛万变抽打着整个大漠,黄沙也在鞭上飞旋。风沙似乎要将世界扭曲改变,再来一次新的陈设。风定天清,却有一道青烟直刺天宇,丈量天地。孤烟!没有烽火的壮烈,没有农家炊烟的闲适,柔中带刚。孤烟的开端处,往往是火光映照着…  相似文献   

13.
王之焕: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首绝句,在历代诗话中有极高的评价,有的甚至将之列入“压卷”之作。《唐诗别裁》说:“李于鳞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元美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王渔洋则曰: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四章之右者矣。”压卷,就是最好,这个说法,有点绝对化,如果排除了这绝对的因素,说它是唐诗绝句中第一流的作品,应该是肯定的。自从这首诗写成以来,不但诗评家们一致叫…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羌笛颂》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背景下,描述了有关民族解放的族群记忆。以金坦密、沙格甲为代表的羌族民众与以董永珍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构成了被拯救者一拯救者、拯救者一被拯救者的互补关系。而21世纪初拍摄的《尔玛的婚礼》却把民族解放经典叙事消融在族群个体生命体验之中,讲述了当下一位羌族女孩的爱情故事,表现出全球化经济大潮对羌族文化的冲击和羌族人民对族群文化环境的忧虑与困惑。两部电影从二元对立到多元融合的叙事嬗变中,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在族群记忆和个体体验的不同向度上,同质异构或异质同构地展示出古老的羌民族历史、文化、生存环境、民族习俗和族群情感。  相似文献   

15.
唐代边塞诗风格悲壮、奇雄、豪迈、洒脱,洋溢着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风格的形成固然与唐朝国势强盛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是盛世文化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然而,边塞诗所浓厚地带有的北方地域性的因素也不可忽视.魏征《隋书·文学传序》云:“然彼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时代的因素、社会的因素使边塞诗人们从中原到边陲,从南方到北方.常言说“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展现在边塞诗人面前的是大漠惊沙、冰山飞雪、奇寒苦热、兵戈箭甲、羌笛胡茄、万马驰突,……一切是多么奇…  相似文献   

16.
钲铙考     
我国古代诗歌中,在写到军乐的时候,往往会提及“钲”和“铙”。例如,西晋傅玄描写秋日围猎情形的《鼓吹曲辞·仲秋狝田》诗,有“雷霆振威曜,进退由钲鼓”句,提到了与鼓相配合,用以指挥进退的“钲”;南朝梁简文帝肃纲记述帝王出巡情形的《旦出兴业寺讲诗》,有“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句,提到了仪仗中有着与管乐并奏的“铙”。唐代,在描写军旅征战的诗歌中,这“钲”和“铙”也不时被提及。如唐太宗的《饮马长城窟行》有:……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骆宾王的《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之二)》有:“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庭,铜(革是)杂虏寇长城,天子按剑征余勇,  相似文献   

17.
五胞胎,2006年2月26日出生,河南开封杞县板木乡洼刘村人。老大刘贝贝,男。睡神。内向,倔强,执著。哭起来没完没了,难以抚慰。老二刘晶晶,女。强悍,能干,是她带领着兄弟姐妹先后学会了走路和说话。老三刘欢欢,男。稳重。自己曾持续玩土20分钟,被爸爸轻打耳光也不予理睬。老四刘迎迎,男。狡猾。一有好吃的,跑得最快。一见大人巴掌扬起,他总能第一个逃脱。老五刘妮妮,女。模样清秀,端庄娴静。淑女胚子。2007年10月2日,五福娃跟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来到郑州,开始了乞讨生涯。  相似文献   

18.
世声论点     
《山西老年》2013,(2):9-9
1.没有想法。2.不懂合作。3.适应力差。4.犹豫不决。5.不愿沟通。6.不重资讯。7.没有礼貌。8.只会妒忌。9.知识面窄。10.忽视健康。11.消极思维。12.自我设限。——未来容易被淘汰的人  相似文献   

19.
向东 《社区》2001,(3):52-53
天通苑是北京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一些业主购买了天通苑左侧的房屋。用于商用。为此每平方米多支付了1000元。入住后这些用户急于开展业务。纷纷向物业打听如何安装广告灯箱。但物业公司迟迟没有答复。有的业主为了方便开张就在未经物业公司许可的情况下。挂出了灯箱。结果。发生了——  相似文献   

20.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水波涟涟,炊烟袅袅。呼声阵阵,心切如焚。不假思索,义无反顾。斯人已去,哀声四鸣。恨水无情,风过平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