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生产力概念有广狭二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两文中曾下过定义:社会生产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即社会对自然的关系和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这就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我认为,斯大林的定义是可以商榷的。客观的现实的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这种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力始终是运动着的、活的生产力,但现实的生产力只能在生产关系中活动。这种现实的生产力的运动过程犹如物理意义的力的活动过程。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力就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物质之间  相似文献   

2.
1“生产力时间”的概念 生产力时间,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生产力系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以获取物质资料为目的,其整个过程全部活动所消耗的各种时间。具体一点说,生产力时间这个概念的规定性是: 第一、定义中所指的自然是广义的自然,它既包括生产力系统自身,也包括生产力系统的对象。 第二、生产力时间包括人们认识自然的时间。认识自然的时间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学校里的学生接受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的学习时间IM是科研机关里研究人员探索新问题的研究时间。没有学生的学习时间,人类的知识不能代代相传;没有科研人员的…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概念。是否能按照马克思主义本意来理解生产力概念,决定我们是否能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成功。传统教科书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即把生产力理解为一种能力,是不能准确传达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它将产生与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在逻辑上相矛盾的错误。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关于生产力概念有二十多个,其内涵大概分两类:"能力说"和"成果说"。传统教科书定义中只体现了"能力说"的内容,而"成果说"的内容没有体现。这不能全面传达马克思本意的生产力概念的含义。由于李斯特、魁奈等与马克思建立的生产力概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同,即建立生产力概念的目标和出发点不一样,所以马克思本意的生产力概念与李斯特魁奈等的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应该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吴明永 《社科纵横》2014,(1):103-106
传统生产力概念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不能准确反映生产力的内涵。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对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出发,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关于生产力概念科学性和局限性,结合时代的发展对生产力的新要求,探讨生产力概念的新内涵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恩主义经典作家所使用的生产力概念都很多种,其中“生产力”是一个总体概念、一般概念,“劳动生产力”则是生产力的本质形态,它规定着生产力的本质特征。而其它许多关于生产力的概念,诸如社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科学生产力等,都只是劳动生产力的转化形态或具体形态。因此,只有弄清劳动生产力这一范畴,才能正确理解生产力的根本涵义、构成因素,运动规律等,并把它作为逻辑起点和主线,展开生产力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劳动是考察生产力的出发点 生产力经济学研究财、富生产的一般社会形式,即研究各个社会的财富创造、获取的普遍形式及其…  相似文献   

6.
姜海波 《求是学刊》2007,34(6):52-58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格外重视,在各种学术争论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责难和辩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沿袭着生产力概念的古典经济学用法。经过《神圣家族》、《评李斯特》等文本,马克思变革了生产力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恩格斯手写稿上的批注表明了生产力概念的哲学内涵,而且把生产力理解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产力问题和使用生产力概念,都不是从马克思才开始的。在他之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研究社会财富的来源及其增长的原因,就已经试图揭示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的构成因素及其作用,并且相应地使用了“劳动的生产力”、“土地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和“资本的生产力”等概念。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使用的生产力概念,无疑是从对这些概念的批判研究和改造充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握这些概念的演变过程,才能理解马克思在生产力问题上的理论贡献以及它对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显复 《学术交流》2001,46(3):26-28
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全面发展的可靠保证.当政治思想工作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时主要表现在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对生产、技术,操作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当政治思想工作推动精神生产力发展时,主要表现在精神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运用精神生产工具和精神生产资料不断提高创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能力.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学界,尤其是关心生产力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经济学家大都知道我是我国生产力经济学的倡导者,知道我对生产力的概念的一贯主张。人们知道我国经济学界在生产力的概念问题上有一个生产力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之争。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生产力是由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对象三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之前,“生产力”一词就被人们使用着。马克思给这个词赋予自己特定的内容。他对生产力作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区分,使用过一系列用语,主要的有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劳动的个人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生产力总和、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概念的马克思主义人本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力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力概念的内涵、构成要素、发展实质的分析的最大缺陷是具有非人本性。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性的核心,因此,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即人类在精神支配下利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获取利益的劳动能力;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生产力要素即劳动力;要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本,因此,生产力发展的实质即人进行生产的素质、技能的发展,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生产力概念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传统生产力概念提出质疑。阐述了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论证了可持续发展对生产力提出的新的要求;并从恩格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命题出发,对生产力概念力求作出科学的表述  相似文献   

13.
苏联《莫斯科大学学报(哲学类)》1979年第4期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作为经济范畴具有一般社会意义。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主观的和客观的、以及个体的和社会的生产力。物质生产力是指:人,即能够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的具体的个人;具体的人的集体,按社会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生产力的三要素说和二要素说,我国理论界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争论,至今没有解决。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对社会生产力概念的涵义理解不同,尤其是缺乏对社会生产力起源做科学的历史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把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归结为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比较符合马克思本意的。生产力的二要素说,来源于斯大林同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斯大林同志的提法是否科学与正确?应当如何理解社会生产力概念的涵义?本文  相似文献   

15.
《求是学刊》2019,(1):15-26
在马克思思想发生史上,舒尔茨的《生产运动》具有重要地位。在这本国家统计学著作中,舒尔茨不仅从物质生产的现实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完整地使用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等概念,为马克思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重要启发。同时,舒尔茨的生产理论仍然是以隐性的唯心主义为根基的社会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有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粉碎“四人帮”以来,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拨乱反正,理论界开展了物质和意识、实践和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问题的讨论。焦点集中在意识对物质、理论对实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能否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问题。本文拟就意识  相似文献   

17.
生产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建构在以总体性为特征的实践概念的基础上的。不从总体性出发,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生产理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将生产仅仅理解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没有看到生产的总体性、丰富性和全面性。马克思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论无疑是建立在对生产总体性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也只有在人类历史性实践活动的总体中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通过批判政治经济学所得出来的"总体结果"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理论界的争论和实践中的曲解,对生产力标准的基本含义以及作为生产力标准主体的生产力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旨在澄清对这一命题的误解,并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9.
论生产力概念嬗变的不同语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坤 《求是学刊》2003,30(6):47-53
生产力概念是古典经济学家以"财富"为核心首次提出的,它由经济学语境向哲学语境转换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马克思从社会历史观的高度,把生产力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以新的哲学范式结束了人们在黑暗中对历史之谜的求解。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的展开,体现的是"为我关系"和"为他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依附论"、"征服论"、"协同论"三个阶段。以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生产力,需要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建立新的语境,解构附加在马克思名下的"传统"生产力概念。  相似文献   

20.
<正> 《资本论》对生产力范畴作了系统的阐述,本文试对《资本论》中阐述的生产力范畴体系作一个简要的分析。一、生产力的技术性 1.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章提出了劳动生产力的概念。他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