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犁“抗日小说”的“三不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犁珍爱他的“抗日小说”,晚年虽有劫后彻悟之《芸斋小说》,但心理依皈仍在“抗日小说”所记录的“真善美的极致”。孙犁“抗日小说”有“三不主义”,第一,不多写抗战时期北方人民的国民劣根性;第二,不正面涉及当面之敌即日本军人以及普通的日本人或日本文化;第三,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以及战争所固有的残酷。分析孙犁抗日小说之“三不主义”的成因及意义,可以窥见孙犁“抗日小说”的特点,也可以清理出上个世纪40年代兴盛起来的革命文学之浪漫主义传统的精髓,并据此进一步描写出40年代以迄今天大陆文学以“柔顺之德”为核心的特殊道德谱系。  相似文献   

2.
孙犁是一位以小说名世的作家,写于四十年代的《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短篇小说及建国后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均确立了他作为一代名家的地位。然而,从骨子里说,孙犁却是一位散文家。他的小说不注重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而着意平凡生活场景的显现,带有明显的散文味;其散文则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散淡自如,浑然天成。与一些专事散文的作家相比,孙犁的散文数量不算太多,但质量较高,屡有精品。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的新时期十年,孙犁全力以赴地从事散文创作,从又一个侧面展现了他的创作实绩,反映了新时期散文的水平与成就。  相似文献   

3.
从“芸斋”了望“白洋淀”──论孙犁小说风格的演变赵福生人们提起孙犁,眼前就会浮现诗情画意的“荷花淀”,它是那么清新、纯洁、亲切,使你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然而,在40年后的今天,我们却看到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芸斋小说”(五十年代的《铁木前传》、《风云初...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美学里,有阳刚美和阴柔美的分野.前者如雷霆轰鸣,长风出谷;后者如云霞舒展,泉流幽咽.反映在文学上,就形成了豪放与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流派.孙犁的小说较多地继承了阴柔之美,他往往用“生活的诗”和美来反映时代风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很多读者都有这样的感觉:孙犁的小说,象一幅水汪汪的淡墨水彩画和带露的鲜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年间,孙犁创作并出版了10种散文集。这批杰出的作品,奠定了孙犁一代文学大师的牢固地位。在这批作品的写作中,孙犁提出并实践了散文创作要以“理”取胜的观点,认为散文的生命在“理”而不在“诗”,确认了“理”在构成散文诸因素中的统领地位。这种对“理”的强调和表现,铸就了孙犁散文艺术突出的特质;同时,孙犁的语言也相应地达到了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高级境界。虽然现在或许还不是孙犁的时代,但大师的散文艺术,定将在未来的文学史上,以其独具的美学品格而熠熠闪光。  相似文献   

6.
三、浓郁隽永的诗情画意 孙犁同志是一个善于创造意境和情调的抒情艺术家,用抒情的笔调来渲染气氛,使人物上身摇曳着一片霞光。善于“从生活的散文中抽出生活的诗,用这生活的忠实描绘来震撼灵魂。”(《别林斯基选集》P180,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九年。)有的同志把孙犁的作品说成是“诗的小说”,或者称之为有一种“诗美”,这是很有道理的。孙犁的一些小说,确实是可以作为叙事诗以致抒情诗看待的。读起来,我们会不知不觉地置身于浓烈的抒情气氛中,使你或击节赞赏,或品味再三,或发出会心的微笑,或鼓起想像的翅膀……。最能代表这种艺  相似文献   

7.
孙犁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荷花淀》作为最具孙犁小说风格的优秀短篇小说的代表,无论是题材的选择,意境的描摹还是结构的勾勒,无不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沉淀着不尽的艺术魅力。可以说,《荷花淀》作为“荷花淀派”的典范之作,正是对作家孙犁“大道低回,大味必淡”人生哲学的极致书写。  相似文献   

8.
孙犁的写作风格曾经被批判,说其美化战争,但在2000年即上个世纪末《亚洲周刊》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长篇中篇放在一起)之中,孙犁的小说被选入两篇,一篇就是《荷花淀》,另外一篇是《铁木全传)。这其实是一个很难得的荣誉。我想,主要原因应该是他那清新淡远富于诗意的风格,给人以恒久的魅力。孙犁写的荷花,那是一种富有中国古典情结的花,孙犁用荷花来写战争,写得清新抒情,残酷的战争和纯洁美丽的荷花融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人情美,人性美。这不,最平常的被人忽略的菜花,在孙犁的笔下,也能让我们读到深刻的家园之思,父子深…  相似文献   

9.
诗美是艺术美的集中表现。因为,诗,是形象、情感和理念多样的和谐统一。小说的艺术美,从本质上看,也可以说是诗美在作品中的具体化。王统照,作诗,也写小说。他是一位天才诗人,也无愧为杰出的小说家。他的诗作风格以前期的清新、纤巧和后期的凝练、浓重为主要特征。而他的小说,从主题上看,20年代前期以反复吟咏“爱”与“美”的理想为主,到了20年代后期他的小说创作题材则更广阔、主题更深刻了,作品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特别是农民的悲惨和不幸.写出了“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与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山…  相似文献   

10.
纵观孙犁前后期小说文本,其叙述话语发生了巨大转变.叙述视角上,前期小说采用的是全知全能式叙述视角和人物式视角的交互结合,后期转而采用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叙述时间方面,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省略幅度的增大、描写停顿转变为评论停顿及后期小说的重复叙述倾向.引起孙犁小说文本叙述话语的转变有诸多复杂的原因,既有时代方面的因素,也有作家主观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孙犁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是一部革命历史小说,一定程度上受到流行的宏大叙事的影响,但是,整部小说的叙事和结构稍显散漫、局促,给“革命历史叙事”留下了“破碎”和“裂痕”.重读这篇小说可以了解孙犁的“思想和情感”及创作个性,它还是我们理解和认识那个时代的文学与历史、作家个性与主流话语之间紧张又微妙的关系的一个镜像.  相似文献   

12.
古龙武侠小说力图对传统复仇模式进行借鉴的同时,又有所突破,从而不仅在审美上给人以新鲜之感,而且思想上能给人以启迪和升华,主要表现在(1)传统叙事文学中友情服务于复仇,古龙小说则注重表现仇人之间的友情;(2)传统文学多写“女性勾引不成则诬陷”,古龙写出了女性的报复来自于真爱,以及“育仇人之子使相残以报复”等模式;(3)借鉴金庸,古龙对传统“儿子长大后复仇”模式也有超越;(4)在中外相关母题滋哺下,古龙小说较自觉地将“忍辱复仇”模式回归到侠文学,如“恋酒色惑乱仇敌耳目”、“忍辱为仇敌亲信伺机报仇”、“自辱以激发复仇信念”等。古龙武侠小说创作,对传统复仇主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多重超越。  相似文献   

13.
孙犁小说历来以塑造恶劣战争环境中乐观健康的青年妇女形象、表现农村劳动妇女内在的心灵美和人情美、并以此来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深读孙犁的小说,发现其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对立现象,美与丑、好与坏泾渭分明;政治与道德、外表与内心简单浅薄,这显然违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20世纪50年代初在《风云初记》和《铁木前传》中,在人物俗儿和小满儿的身上,孙犁一改以往二元对立的人物创造模式,使这两个人物比以前创造的任何女性人物都要复杂和丰满,这也使得这两个人物形象成为孙犁小说中的另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中国小说中的“病态青春”形象在不同作家笔下的表现形态各异 ,命名方式也不尽相同 ;本文运用主题学方法 ,重点对 2 0世纪末 80、9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病态青春”主题进行梳理研究。文章认为 ,“病态青春”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病态”在青年群体中的文化表现 ,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的虚假之作 ,来自“病态青春”的呼唤倒显得真诚可贵 ;“病态青春”问题作为一个时代文化课题 ,作家和评论家无法回避 ,也不应该回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说起源说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中国小说的起源问题 ,自古至今众说纷纭 ,概而论之 ,有八种之多。主要的有 :东汉班固首次提出了“出于稗官”说 ,具有极为重要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唐代刘知几提出小说是“史氏流别” ,此后历代学者不断阐发 ,形成了“源于史传说” ,至今有较大影响。明代胡应麟等人提出的“源于诸子说” ,对后世影响也较大。 2 0世纪初 ,鲁迅提出的起源于“神话与传说”之说 ,在 80年代前最为盛行也最有影响力。 2 0世纪末学术界形成的“多源共生说” ,汲取了诸说之长 ,能够对中国小说的起源和萌生作出比较全面、科学与合理的阐释 ,将会成为今后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小说起源说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大量追寻爱情主题小说。这类小说起源于当时作家们对自身生存困境的解决方式,也受到“五四”人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的影响。读者群本身就热衷于阅读爱情主题小说,又将阅读这类小说作为宣泄“五四”影响退潮而产生的焦虑的途径。再加上出版商为了迎合读者,追求利润,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热潮的出现和发展。在作家、读者、出版商三股力量的合流下,20世纪20年代追寻爱情主题小说的热潮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一 孙犁是一个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这种风格的独创性,标志着他真正的艺术才华,确立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和在文学青年与广大读者中的深远影响。茅盾精辟地概括了孙犁的创作特色。他说:“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的风格。《风云初记》等作品,显示了他的发展的痕迹。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象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这无疑是很中肯的。然而构成这些特色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他的这些创作特点和艺术风貌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在研究孙犁创作风格时,这不能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文学流派纷呈,在鲁迅的带动下,“乡土文学”兴起,不同地区的作家用不同的文笔表现不同的社会风俗。本文从主题方面论述了“乡土小说”对我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孙犁前后期创作的一个不同特点是:前期以描写女性为主,后期以描写自我为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又时代因素,又有其生理和心理因素,并与孙犁主体意识密切相关。孙犁幼年所患惊风疾对其神经系统和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孙犁融入抗日战争的时代洪流,最大限度地弥补了其个性上的不足,他以描写女性来表现抗日战争,是其“女性崇拜”心理情结所致;孙犁晚年生活相对封闭,创作以描写自己为主,自我得到彰显,在时代作用下,其主体意识得到觉醒和升华,但主体意识与个性自我形成冲突和争斗格局,造成其晚年创作中“亮色”与“灰色”并存。  相似文献   

20.
乌托邦文学从其呈现出来的特点来看,可分为唯情式与实事式两种类型。唯情式乌托邦将审美作为最高功利性,力求通过“艺术化图景展现”方式,去改造人的精神进而改造现实世界;实事式乌托邦着眼于对社会形态与制度的关注,体现着理性建构秩序的“救世”情怀。反观上世纪40年代文学地图,孙犁小说所表现出来的“轻灵”审美旨归与赵树理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救世”理性追思可以算是这两种乌托邦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