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直线电机置于井下,直接驱动柱塞泵举升原油,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和节能。根据直线电机抽油泵结构,结合柱塞和阀球运动模型,运用动网格技术和自编程UDF模块对Fluent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柱塞和阀球运动与流场的耦合求解。可以确定泵筒内任意计算时刻流场状态,揭示了柱塞往复运动过程中泵筒内部流场演化、阀球运动和流场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研究新型抽油泵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喷气织机的引纬性能,降低能耗,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高频喷射阀。首先对喷射阀的核心部件压电弯曲片的刚度性能做了仿真分析和理论验证;然后对压电陶瓷驱动型高频喷射阀进行FLUENT模拟仿真;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压电驱动系统进行动态仿真,确认了合理的工作间隙,进而对喷射阀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模拟得到最佳工作参数:喷射阀进气口直径为4 mm,压电喷射阀的工作间隙为1.5 mm。设计的这种喷射阀响应时间相比传统电磁式喷射阀缩短了60%,大大降低了气能损耗。  相似文献   

3.
从节能角度出发 ,对水泵运行过程中的效率问题进行讨论 ,并对无底阀排水、微阻缓闭止回阀进行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4.
灌装阀是灌装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中重力灌装阀最为常见。在生产中,重力灌装阀存在易喷料、瓶口密封圈易损伤等缺点。作者通过对重力灌装阀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的研究分析,在原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限位保护套,对灌装阀杆进行了分段式设计,有效地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饮料产品的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5.
运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对200 MW 核供热堆压力壳组合阀接管的热应力进行了研究和数值计算,得到了压力壳组合阀接管的热应力分布情况,为核供热堆压力壳组合阀接管的强度校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氦工质有阀线性压缩机实际循环的吸气量,课题组对液氦温区JT制冷用线性压缩机PV图开展研究。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余隙容积、进排气阀处压力脉动对线性压缩机吸气量的影响;基于实验室现有18 mm氦工质有阀线性压缩机,搭建有阀线性压缩机性能测试平台,通过进排气阀前的压力传感器获得压缩腔内动态压力变化,结合课题组LVDT活塞位移测试技术,得到实际工作状态下压缩腔内的PV图。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吸气量差异显著。该研究为氦工质有阀线性压缩机性能的提升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电液比例多路阀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十分明显,但其响应慢、精度低、控制不便等缺点也日益突出。新型数字式控制的比例多路阀弥补了这些缺陷,它以高速开关数字阀代替电液比例减压阀作为多路阀的先导控制元件。文章介绍了多路阀比例控制的原理和以数字阀为先导阀实现比例控制的优点,并用实例说明了数字式控制的原理及其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油罐自力式液位控制阀主阀关阀过程,对阀芯运动过程中的受力进行分析并建立微分方程,得出关阀过程中阀芯的速度及加速度公式,分析了关阀速度与阀门工作压力、节流孔大小、阀芯内腔平均直径的关系。借助Fluent软件对关阀过程中阀门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阀芯受力。研究结果对于主阀结构的优化及锥阀阀芯结构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应用BP网络诊断伺服阀故障的原理和方法,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伺服阀故障诊断的BP网络,并成功地实现了伺服阀状态的模式识别。  相似文献   

10.
压力释放阀是变压器最重要的非电量保护装置之一,是保护油箱的重要组件。采用新型检验装置YSFJY-4型压力释放阀检验台对全省110kV及以上变压器压力释放阀进行校验。结果显示,检验的187台(次)压力释放阀,不合格率达13.4%,并据此认为,变压器压力释放阀的性能不容乐观,最后提出了对变压器压力释放阀送校与维护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建筑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建筑节能项目过程中存在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建筑节能服务公司和客户在如何确定项目的节能效益分享期限上很难达成共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建筑节能项目运行期的确定既要考虑节能服务公司的利益,还要考虑项目移交给客户后的节能收益。从风险和收益角度出发,针对节能项目经营期(即合同期)和项目移交给客户后的经营期两个阶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贴现率,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净现值计算采用了基于CAPM模型确定的风险校正贴现率,而对客户的净现值分析则采用考虑银行贷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贴现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建筑节能服务公司的项目经营期决策模型,为科学合理地确定节能项目的经营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新机制。从河北省经济发展中能源和环境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河北省节能减排市场机制构建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提出合同能源管理是河北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了河北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在河北省实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提高,但能源利用率较发达国家还很低,我国的节能工作严重滞后。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新机制,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进展比较缓慢。基于我国合同能源发展的状况,借鉴发达国家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经验,我国政府应强化税收优惠和采取惩罚性的税收政策,减轻合同能源管理的技术与资本压力,提高合同能源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我国 EPC 主要运作模式,结合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和 TOPSIS 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 TOPSIS 的合同能源管理利益分配模型。并根据我国 EPC 实际实施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项目背景情景,拟从不同的营运模式、项目规模等角度,对 EPC 利益分配方式进行研究。研究发现:EPC 最终项目收益分配取决于运作模式,而项目投资额对收益结构影响不大;在节能量保证型运作模式下,风险和贡献程度是企业和 ESCo 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能源费用托管型运作模式下,企业收益结构比较稳定,主要受投入和贡献因素的影响,而 ESCo 的收益主要受风险因素的影响;在节能收益分享型运作模式下,企业收益主要受到投入因素的影响,而 ESCo 则主要受到风险和贡献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料筒加热系统是注塑机上主要耗电系统之一,行业中推出的多种节能技术方案受利益格局的影响存在误导行业 和用户的现象。针对这一局面,从节能效果、使用可靠性、安装维护方便性及性价比等要素入手,对目前行业主推的电磁 加热、红外加热、节能环3大料筒加热节能技术方案进行了应用、研究和比较,节能环技术方案具有简单有效、局限性少、 故障率低、成本低等优点,是适合注塑机生产工况要求的最佳加热节能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4~2010年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省域的节能减排效率表现特征,进而运用Tobit模型对省域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效率在此期间处于波动状态,略有提升态势,这得益于技术进步,但节能管理缺乏效率;大多数省份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进步,但管理不足,亟需提高;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三因素促进了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提高,而能源价格时节能减排效率的进步有所阻碍,反映中国能源定价机制需要改革。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耗强度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居高不下。虽然两省一市政府已把协调节能减排作为区域合作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机构,区域发展的节能减排一体化模式尚未形成。因此,长三角地区有必要成立"长三角节能减排合作与发展委员会",构建统一的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协调新能源的一体化发展,以低碳经济为契机,加快长三角节能减排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节能家电在居民家庭中的推广使用是实现国家总体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实证方法研究消费者对节能及节能家电的认知、态度和习惯对节能家电购买行为与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消费者的节能家电购买行为与产品认知程度、环境关切和社会责任感显著正相关,与节能家电产品的价格显著负相关,与居民的日常能源使用习惯无关.对消费者购买节能家电决策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价格因素,其次是产品认知、环境关切和社会责任感.最后提供了研究结果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6年河北省各市钢铁行业重点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计算河北省钢铁行业的能源效率值及节能减排潜力值,然后采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节能减排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河北省钢铁行业中只有廊坊市、石家庄市和辛集市是能源利用效率DEA有效的决策单元;河北省钢铁行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水平一般,具有一定的节能减排潜力;各市的粗钢产量占比、技术进步空间和节能资金投入与节能减排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钢材产量占比和企业平均规模与节能减排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国家的硬实力,能否科学实施能源战略关系到国家兴衰成败。建立、完善能源法律制度和节约能源法律制度是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节能法制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政府、企业、市场等节能机制,使节能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改变节能落后的局面,更加有效地促进节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