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方言情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语言情感和方言情感 1.1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和这个民族的社会心理之间存在着深刻牢固的联系,各语言集团对各种语言往往怀有不同的感情并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我们把这种对语言的感情和主观评价称之为语言情感。 语言情感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众性社会心理现象。语言情感最突出的表现是,各语言集团的成员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认识来颂扬自己的母语而褒贬其他的语言。古希  相似文献   

2.
<正> 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语言研究有助于我们提高对于民族的认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汉语有一个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活跃的词语——“情面”,而在英语中却找不到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在中  相似文献   

3.
谚语的创作者是民间人士,谚语的语言内涵深刻,内容丰富。谚语可以用少量的语句表达深刻的道理,是语言的最高境界,谚语是哈萨克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 是一个多语言的地区。除汉语外,已初步确 定为独立语言的少数民族语言,就有八十多 种。这些语言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南 岛、印欧五大语系。一般来说,一个民族说 一种语言;但也有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或 几个民族说一种语言的情况。因之,民族和 语言二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相似文献   

5.
英语成语是劳动人民语言文化的结晶,是语言文化中的精华.它具有形式简练、含义精辟、表达生动的特点.它涉及到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是语言中最难掌握的部分.英语成语大多寓意深刻,很难从字面上看出其真实含义,我们只有学贯中西,才能正确地理解和翻译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6.
比较分析是人们认识研究事物的基本方法.不同的语言在形式上存在诸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与习惯在语言上的反映,与语言的翻译关系密切.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可以使翻译更接近其等值性。分析比较不同语言的差异性,也可以深刻地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对学习语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日常用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 ,日常用语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日常用语的变化既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的传统文化 ,也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8.
浅析民族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吴小舟(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合肥230039)关键词民族声乐歌唱语言音调咬字歌唱是通过语言艺术地咬字发音,塑造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使歌唱语言展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从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声乐与器乐不同,它是音...  相似文献   

9.
语言训练的重要性 语言是一切声腔艺术的基础,它不仅是产生优美旋律的依据,而且直接通过语言的咬字发音与流畅动听的音乐旋律相结合,塑造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从而产生打动心灵的艺术效果。所有的歌唱都是以本国、本民族的语言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我国的民族唱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且又丰富的文化宝藏;要充分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必须要深刻把握该民族所操的语言.习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沉淀,是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的独立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语言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要进一步弘扬华夏文化,充分了解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应从英汉习语的翻译为切口.对于英汉习语的翻译,则应从其来源入手,分析其特点,结合语言转换和文化移植进行.  相似文献   

11.
语言革新与新文学史的叙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重现代文化与思想观念的推动下,汉语书面语言的现代化革新,形成了多重纬度的语言观念、文学观念,并最终体现为不同性质的文学史观念。因此,通过梳理不同文学史著作对不同时期语言革新的叙述方式,可以推导出语言革新与文学史之构成的紧密关系,继而发现语言革新在现代文学史著述模式中的构成作用。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族先民很早就与汉民族有密切的接触交流,而且是以经济为纽带的全面和谐的全方位交流。最早的古突厥语文献中就已经出现了汉语借词。20世纪20年代以前哈萨克语吸收汉语词主要是通过口语进行的,尔后在主要通过书面语借入汉语词语时,都必须符合哈萨克语的语音规则和构词规律。哈萨克语中不同时期的汉语借词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反映了汉、哈两个民族历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汉语借词在丰富哈萨克语的词汇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哈萨克族语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人工语言产生的原因和历史,介绍了弗雷格、罗素等人对逻辑语言的基本构想,讨论了人工语言、逻辑语言、自然语言几者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逻辑语言是逻辑研究必需的工具,它与自然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不同,自然语言是全方位的,结晶着我们对现实的直接理解,因此,逻辑语言根本不能取代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14.
英国文学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从语言的发源来看,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语言发展、语言文化,都与其民族本身的起源、发展、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不同时期的英语发展,不同时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英语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文化特点。英语从发展历史角度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古英语时期(5~12世纪)、中古英语时期(12~16世纪)、近代英语时期(16世纪后)。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析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以更好地了解英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5.
姓名与人类的文化密不可分。俄罗斯民族的姓名文化蕴意极其丰富。他们姓名的演变史也是俄罗斯历史的演变史。了解俄罗斯人的姓名便于了解俄罗斯语言、文化及习俗,是研究俄罗斯语言、历史、民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6.
语言如何从原始阶段发展到当前的水平仍然是个谜团,相关的理论假设不少,其中Hall1day提出语言的大部分历史是“去隐喻化”的历史。为了探究语言发展的可能情形,有必要对Hall1day的这一思想进行反思。如果把语言种系进化和个体语言发展同时加以考察,那么可以有理由说,人类语言在其进化之初就其体现形式的本质而言是一致性的,语言的发展史不仅仅是一个“去隐喻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隐喻化的进程;人类语言发展可能是从一致式衍化出隐喻式,遵循“隐喻化”和“去隐喻化”的动态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古人著书以求不朽的意识在晋代得到明显体现,这促成了史学的大发展,并表现出文人兼综文史的特点。由此,晋代史学在诸方面对文学产生深刻影响。以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来看,诗人的创作常能起到以诗观史的效果,诗人还借用史家手笔歌咏史事,体现出史学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从修辞史与修辞学史及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如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等研究的比较以及从修辞史自身的"史学"价值角度看,研究修辞史很有必要也非常迫切.汉语修辞史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切可以接触、辨认的汉语修辞文本--包括所有汉语文献典籍和出土文献的语料,也包括现代互联网上的各种汉语语料资源.修辞史的研究任务就是在历史中探询、揭示、描述各种修辞现象的生灭规律,寻找它们的内在有机联系和演变轨迹,建构完整的修辞史理论体系.在运用归纳法、比较法等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应注意借鉴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阐释论等现代理论方法.要努力挖掘汉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丰富的修辞遗产,充分利用自己的话语"解释权"来研究汉语修辞史.  相似文献   

19.
今文《尚书》作为文献语言的源头语言材料,语料价值无可替代。形容词在汉语实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容词的词义发展和通假可以引起词的虚化,探讨今文《尚书》形容词虚化的原因和原则,对上古汉语虚化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语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禅宗语录语言风格独特,禅宗语录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禅宗语言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有关禅宗语言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语法的研究、词汇的研究、修辞的研究。通过对禅宗语录语言研究概况的了解,有助于禅宗语言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汉语史的研究和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