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季社会转型期,民间传统儒家学派太谷学派领袖周太谷、张积中等人在坚持理学客观唯心认识论的基础上,结合道教哲学因素,进行发挥与创造,构建了独特的太谷学派客观唯心认识论.周太谷以理本体论的“(理)→无极→太极→气→万物”模式为基础,并掺入道教的“炁”概念,形成了自己的宇宙本原生成万物模式.张积中在继承其师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管子的精气论及张载的气本体论,建立了太谷学派对于世界本源及发展的认识观.客观唯心认识论在太谷学派学说中具有法典性地位,也为太谷学派其他哲学命题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太谷学派的这些继承与创造源于社会转型期的客观影响,这是他们的哲学贡献,也是在当时转型期社会下传统文人回避现实社会,找寻自我安慰与价值实现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2.
李龙川之"道"是太谷学派思想的最后境界,其根本观念为"心息相依"。它来源于道教南宗的内丹心法,属于禅宗化的新道教,而非儒教。  相似文献   

3.
太谷学派是清朝中晚期安徽池州石埭人周太谷创立的一个民间儒家学派,曾活跃于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在当时民间社会有较大的影响。赤黑二气的乾坤生成说是该学派生命本源说之一,也是该学派独创一派的生命哲学基础之一。探讨和分析此说的思想源流、生命意蕴及基本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彰显该学派深刻的生命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太谷学派是中国近代的一个民间学派,其学自称“圣功”,而以“心息相依”为圣功要义和“秘诀”。它来源于南宗道教“性命双修”,太谷学派据此重现解释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本性,而主要是重新解释儒学,给传统儒学的一系列基本观念赋予自己的特别内涵,从而在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三教合一的文化发展趋势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新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太谷学派活跃于清代末年和民国年间,其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民间的暗流。王伯沆先生是民国年间的国学大师,他曾投拜于太谷学派二传宗主黄葆年的门下,并与诸多太谷学派传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王伯沆先生与黄葆年、刘鹗、李泰阶、锺泰、王雷夏、周育卿等太谷学派传人之间的交往史实,来展示太谷学派的传承情况,以期引起太谷学派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肇始阶段的太谷学派与扬州学派共享相同的时空环境,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流与联系,太谷学派受到扬州学派的熏陶,形成解放思想之风、溯流寻源之风,终通且博之风,笃实自律之风和重友切磋之风。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太谷学派是一近代儒学民间化、宗教化的典型个案。从现存太谷学派遗书内容来看,学派早期确有秘密宗教性质。太谷学派第三代传人黄葆年对学派的神秘主义思想和行为方式作了修正,淡化了学派的宗教色彩,使其作为学术团体焕发了新生。  相似文献   

8.
对太谷学派一些基本问题有独到之见,且是太谷学派本身的观点。有些虽属耳闻,但对深入研究太谷学派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人通过对《太谷学派遗书》等文献的查考,考证了太谷学派北宗张积中在举家定居黄崖山前曾四度北上山东的历史。对张积中在山东的人脉资源有所介绍。本文的考论对探入了解张积中及太谷学派北宗的思想活动乃至黄崖山事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刘铁云先生以“养天下”为己任 ,为太谷学派弟子。 186 6年发生了山东黄崖教案 ,太谷学派弟子为反抗清廷自焚二三千人。 192 0年太谷学派弟子在苏州发起“归群草堂” ,由黄葆年、蒋文田讲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张积中北上山东开太谷学派北宗至黄崖山事件前生平的考察,辨明了一些以往模糊的观点,如其游玩四松园的详情。填补了一些以往学者未关注的空白,如其山东居所迁移地址的确定等,对深入了解张积中及太谷学派北宗的思想活动乃至黄崖山事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早期太谷学派作为中国最后一支传统民间学派,在性、命、心等传统哲学命题上未脱离传统儒家的基本范畴,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和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长期被视为“尚文”,其“尚武”的一面往往为学界所忽略.事实上,先秦的尚武之风浓烈,先秦诸子的典籍也包含着尚武的思想,儒家尚勇尚战尚兵,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道家尚兵,尚以弱胜强,崇侠;墨家重强重力,诛暴戾,任侠,非攻;法家重力,重刑法,重耕战,以器制暴,把战之力、法之力和国之力融为一体.几家尚武思想都旨归于“崇使尚义”,对后世思想影响犹存.  相似文献   

14.
太谷学派在早期传播过程中,周太谷等各传山长为了扩大影响和组织,采用民间宗教传播的神秘方式,营造出一定的"超个人魅力"。他们对传统儒学采取了组织化、宗教化等处理方式,使得太谷学派兼具学术性和宗教性,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儒学世俗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黄葆年与太谷学派南北合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谷学派遵循“命由师传”的规范。宗师周太谷死后 ,传弟子李龙川为南宗、张积中为北宗。后张积中在黄崖教案中死难 ,没有指定传人 ,其未遇难弟子星散而以朱玉川为自然领袖。李龙川遗命弟子黄葆年“承嗣北宗”。朱玉川等黄崖孑遗即按“命由师传”的规范予以尊奉 ,1898年到 190 0年间黄葆年完成南北合宗 ,190 2年辞职 ,同年归群草堂创立 ,学派进入“黄门”时代。其间黄崖孑遗中唯虞季升一人曾怀不同意见 ,受到朱玉川的劝说和教诫而终于服膺。而方宝川《蒋文田及其著述》一文论黄葆年出任学派山长系由弟子“共推” ,则属误解文献所致  相似文献   

16.
乔树柟是黄葆年的拜门弟子,本文论述他的生平概略,与太谷学派的关系及其人生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