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语新型"被××"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运用原型理论,对"被××"语言现象与汉语传统"被"字句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研究,从结构和语义两方面的分析发现:结构上,"被××"与"被"字句结构范畴存在交叉属性,即"被"字句结构范畴的原型成分"被+及物动词";语义上,"被××"与"被"字句语义范畴相交于"被"字句语义范畴的原型成分——"消极意义"。因此,可以认定,"被××"是汉语"被"字句范畴的一个成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兴起的"被××"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另类结构。在结构形式上,"被"可以与不及物动词甚至形容词、名词搭配,"被"与"××"之间的结合很紧密。在语用功能上,另类"被××"可以表达"被迫"、"否定"、"嘲讽"等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当前网络媒体频繁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门"事件说起,追溯了"××门"词族的缘起与演变,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及构成理据.文章认为"××门"作为一个词语模其结构和语义都已较为稳定,"门"已经获得了一个独立后缀的地位,成为一个极具能产性的汉语构词语素.在汉语语境下它将会衍生出更多的"××门",以此丰富汉语,丰富人们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4.
非范畴化指在某种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中典型特征的过程。网络流行语"×哥"是一种典型的非范畴化现象,其非范畴化包括三个方面:结构的非范畴化、语体的非范畴化和语义的非范畴化。"×哥"族词语中,其结构出现多样化、搭配不稳定等特征。从情感意义来看,原有的亲属称谓中的褒义、尊敬之意已经弱化,出现褒义、贬义和中性意义。"×哥"其亲属属性特征已经脱落,而且其年长的特性也不稳定,而且随着"×哥"意义的丰富,其语义的男性特征也有脱落的迹象,可以指女性,也可以指物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在形式上对"被××"结构与传统被动句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在构式语法的角度下,探讨了"被××"构式的核心意义、语义成分以及该构式与其内部的词汇成分之间的语义互动,从而将其与传统被动句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语用结构的角度研究了传统被动句与"被××"构式之间的异同。通过研究,可以得出"被××"结构与传统被动句在形式、语义及语用结构上形成三重背反。具体来说,结构上,相比于传统被动,"被××"结构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被"字后的成分远不局限于及物动词,可以为多种其他词性。语义上,传统被动句的"被"作为被动标记,凸显"被动性"或者"被处置性";而"被××"构式则凸显"被迫性"或者"非自愿性"。相比传统被动,"被××"结构的语用结构更为复杂、多变,确切解读"被XX"结构则更需要借助语境。  相似文献   

6.
“什么×不×”构式可以看成是“什么”粘附在“×不×”上,“×”和“不×”分别代表“×”所表示的话题的两个方面。“什么×不×”构式在肯定结构中可以用于语用否定,在否定结构中有列举和突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新时期网络催生的新词语"×男"和"×女"两个词族群的构词、语义、语用及构词特点,进而分析论述了其社会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禅宗语录和灯录中存在很多由"……"加"汉"字构成的称谓语,其口语色彩极为浓重,并具有一定的褒贬含义。"汉"作为一个词义实体独立存在时,它代指的是一个泛化的概念;而当它消除其独立特性进入"××汉"结构时,它完成的却是对修饰性称谓语的强调,而并非是一个尚未完全虚化的语助。  相似文献   

9.
关于“×何为者”句式刘光明"×何为者"这种句式从先秦一直沿用到清代,历经数千年,已成为一个固定的凝固结构。本文试图对这种句式的性质和所表达的意义重新进行考察,并进而分析其变体。一关于"×何为者"句式的意义一些权威性的古代汉语教材、选本认为"×何为者"...  相似文献   

10.
系统功能语言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不少学者运用该理论对中国古诗及其英译本的语言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汉英翻译的规律和策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出发,对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歌"Break,Break,Break"及其三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翻译过程中由不同措辞所产生的人际意义上的差异,审视中译文在人际...  相似文献   

11.
张功赞 《国际公关》2023,(15):143-145
在旅游投资驱动下中国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景区数量迅速增长至三万多家,对管理、资源嫁接的需要同步增长,委托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以集团体系内专业化分工下资产与经营分离促使委托管理内生为例,探讨委托管理内部市场化的操作流程、路径及方案,为破解委托管理难以复制寻求方案。  相似文献   

12.
"X奴"式流行语的大量出现与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该流行语的研究具有深刻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利用词汇空缺、认知经济性、词语类推机制来分析"X奴"式流行语的形成和发展,揭示该流行语的语言机制,并从语义泛化的角度对其语义进行分析,了解语义泛化使"奴"的旧意不断脱落和"奴"的语义由实到虚的语义特征;并为从微观层面对流行语进行个体研究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专业亟需改革的背景下,英语语言学课程提倡研究型教学有其现实意义。从"教"和"学"两个角度出发回顾国外研究型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国外语言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实践,指出其客观及系统的特点;探讨了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在国内开展语言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三方面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不仅有着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某些重要学说精准的把握和恰当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其体现出来的语言学思想中包含着方先生基于对各种理论的融会贯通而形成的一系列超前于同时代学者的汉语研究观念。因而,加强对方先生等前辈学者语言学思想及汉语研究观的探讨,不仅有利于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理论语言学史,对我们今天科学地展开汉语研究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文章从"历时和共时的相互关系"、"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相互联系"、"‘广义形态’论"三个方面对方光焘先生的语言学思想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气"式结构的特点、"气"的性质,在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和语法单位(主要是语素和词)语法功能虚化的特点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结构是由支配式结构向支配式复合词过渡的形式,多数结构已经完成了这种转变而变成了一种支配式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问题探讨——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从"课程地位与培养目标定位"、"师资"、"教法和教学手段"、"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与衔接"、"教材与课程体系"五个方面探讨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问题,认为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的自身建设。语言学概论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修养和语言分析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应立足于此,用普通语言学的眼光来处理与现代汉语课程重合的语言结构知识的讲授,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用鲜活、生动的语言材料来通俗地说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7.
"裸官""裸捐"等"裸×"新词在网络空间不断生成并快速传播。模因论认为模因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通过复制模仿在人类大脑间传播。文章利用模因论探讨"裸×"族词大范围传播成为强势模因的深层原因,分析"裸×"新词在复制传播中的意义演变过程。旨在为利用语言规律设计创造强势模因,使语言更好更专业地为服务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东北方言,给方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东北方言"整"被认为是东北方言中的万能动词,其语义变化无常。主要从静态,状态和动态三个范畴对"整"语义进行划分,并对其相关的义项进行阐述。并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隐藏在东北方言"整"背后的认知机制和语义扩展规律及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9.
湘东北及湘中部分地区"祖母"称谓的生态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生态语言学和地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祖母"称谓在湘东北及湘中部分地区的地理分布和竞争过程,认为该地区较早的祖母称谓是"婆"类称谓,其次是"毑[ia]"类称谓、"妈"类称谓、"妳妳[ni44.ni]"和"爸爸[pa33pa21]",再次是"奶奶[nai55.nai]"和"爹[tia]"类称谓,同时,认为河流对词语的传播与竞争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蕴含着共生思想,然而在学界鲜见对其核心本质的探讨。文章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共生思想进行梳理和探讨,首先介绍共生思想的发源和基本内涵,然后梳理该思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体现,最后探讨和评析该思想对认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构型的重要意义及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