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0年上半年富士康发生的12起员工跳楼事件,把富士康这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本文分析了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富士康针对跳楼事件的改善措施,探讨了其改善措施的作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7月,富士康的员工孙丹勇因工作差错不堪重压坠楼以来,该公司频发员工自杀事件,仅今年就发生了12起,10死2重伤。富士康因此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有许多共同点:自杀员工均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大多数员工上岗时间在半年内;员工自杀时间的间隔越来越短,自杀方式相同。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0,(20):18-18
据媒体报道,5月21日清晨深圳富士康一名21岁男性员工坠楼身亡。这是拥有逾40万名员工、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富士康半年来第十次发生类似事件,也是10天里连续发生的第三起跳楼事件.富士康已经陷入社会舆论的漩涡。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关于富士康集团公司的一些负面新闻接二连三的报道,虽然富士康科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厂商,也解决了很多员工就业问题,但是伴随着"跳楼事件"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深刻的认识,如何正确理解人力资源的管理、从富士康事件引发的思考以及如何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民营企业底层员工的压力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的底层员工,是指其工作主要以显性的体力或手工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生产一线工人、办公室文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这些员工在企业员工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他们的数量占社会总就业人员的20%左右,在东南沿海达到30%甚至50%。从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一名19岁的员工跳楼身亡到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一共发生了14起员工跳楼事件,造成了12死2伤,这些跳楼的员工都是富士康最底层的员工,因为不堪压力重负最后选择跳楼这一极端行为来解脱压力。这一事件不但引发了富士康对自身员工管理体系的反思,也引起了整个社会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如何对底层员工的压力进行管理和有效缓解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现如今的许多企业仍然将"以钱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企业的发展只是单纯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这导致许多企业不惜以员工极低的待遇换取"带血"的利润,将自己摆在员工的对立面,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富士康的连跳事件,也给富士康式的企业敲响警钟,本文结合富士康的跳楼事件,分析"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也由此给出了建设"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富士康"热点问题出发,本着对于富士康跳楼事件探究的态度,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和激励的角度,浅析如何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而薪酬体制作为激励机制的主要方式,实现对于企业员工的有效激励,文章主要通过职位评价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层次、将员工的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绩效考核与升迁制度的有机衔接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周声音     
除了道歉,还是道歉。除了痛惜,还是痛惜——5月26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在深圳就“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如此表示。深圳市政府发言人透露,多位中央领导对富士康事件作出重要批示。5月27日.由人保部长带队的中央调查组进驻深圳富士康。  相似文献   

9.
全球最大代工厂富士康的员工在不到半年内,接连发生的跳楼自杀系列事件不仅引起世界舆论的轰动:也引起我国政府高层时高度关注。客观地说,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导致悲剧发生的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人们心理状态的健康与否。正因为如此,深圳市卫生管理部门专门派出30多名心理医生和医疗队进驻富士康,  相似文献   

10.
随着员工自身和外部的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现有企业在员工非经济性报酬的空缺,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本文从2011年5月份又一起成都富士康跳楼事件入手,然后分析了我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产生原因,进而从非经济性报酬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加强心理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上半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震惊和极大的关注。有关员工的问题接连出现,且结果越来越严重,这不得不让人反思企业的管理制度与用工理念。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试图通过对富士康集团内部管理环境的分析,探寻事件发生的企业内部管理根源,并找出破除其管理之殇的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12.
深圳富士康,5个月内,接连有多名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再度将这个颇有知名度的台资企业置于聚光灯下。据说,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先生,为此特意请五台山的高僧来企业念经超度。当然,如果此事属实,郭老板的意图可能不止超度亡灵,还有驱邪怯祟的功用。  相似文献   

13.
富士康多名员工连续跳楼事件震惊世界,年轻生命的离去令人痛惜。但痛定思痛之后,这些鲜活生命消失的原因又何在?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脑海中不断浮现村上春树的那几句话:“以卵击石,在鸡蛋和高墙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鉴于中国长期历史文化的熏陶,恻隐之心常常在这时会绝对的偏向鸡蛋这边,媒体的报道无法客观呈现事实。介于此,在阅读大量记者报道之后结合笔者个人对法律的理解甄剐客观之处撰写此文。下文将从政府及法律的角度阐述了笔者对于“富士康”事件之浅见。  相似文献   

14.
富士康科技集团一连串的"跳楼事件",反映出企业管理制度和方式的极端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经营模式,促进产业升级,注意满足员工的多层次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是我们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郑州富士康跳楼案的基本背景以及郑州富士康对于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谋求一种既能最大限度发觉基层员工工作自觉能动性,又能挽回和提升富士康外界声誉的双赢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富士康的员工连续跳楼事件是2010年的热点事件,在震惊和疑惑后面,笔者更看到了职场中的个体正在面临日益膨胀的压力,由此带来极为严峻的心理健康挑战。而员工的心理状态会通过"心理-行为-绩效"的传导链深刻地影响着组织绩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认识到健康、幸福、高效的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对员工进行"心理管理",推进员工的"幸福"福利,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实践中卓有成效的员工心理培训和员工帮助计划都是可以借鉴的方法,当然更为本质的是理念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9月23日,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内部分员工和保安发生冲突,富士康再一次遭遇管理上的考验。有专家认为,目前富士康动辄数万人的工厂以及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可能并不太适合现代社会。如果是真正军事化的管理,也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但现在的年轻  相似文献   

18.
钟闻 《经理人》2006,(10):28-29
具有对抗性的法律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万众瞩目的富士康天价诉讼记者案,终于在公众的口水声和媒体一边倒的讨伐声中,以双方达成和解、富士康撤诉而偃旗息鼓。此事虽然平息了,留给企业界的思考却是深远的。我们不禁要问:面对媒体负面报道引发的危机,富士康的危机管理,问题出在哪里?这样处理危机事件,给富士康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怎样才是处理此类事件的正确手段?危机公关:富士康错在哪里?“劳工门”负面报道刚出来的时候,对富士康的社会形象、品牌形象及与合作伙伴的关系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远没有天价状告记者后那么强烈——…  相似文献   

19.
本田事件:中国劳工维权的理性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昌武  朱泳东 《决策》2010,(8):56-57
本田罢工事件可圈可点之处,在于劳资双方妥协退让,地方政府中立克制,劳资专家积极协调。对比富士康等触目惊心的维权事件,本田事件堪称近年中国劳工维权的理性标本。  相似文献   

20.
正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在工业企业青年职工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危害很大,这一现象在产业集群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事件"正是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因此,企业应了解、分析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的职业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具体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职工心理疏导措施,提高人力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