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意识形态是伊格尔顿文化政治批评方法的核心范畴,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研究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建立了以意识形态生产为核心的“文本科学”和“审美意识形态”范畴,恢复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力量。其重大理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生产原理本质与意义出发,阐释伊格尔顿建构了从文本的相对自治性到阅读和价值判断的连贯的逻辑,详细分析了文学文本的存在方式和结构,意识形态生产决定了文本的相对自治性,从而揭示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超越了传统的反映说和再现说。  相似文献   

2.
在<批评与意识形态>中运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伊格尔顿通过详尽分析文本、意识形态和历史的关系阐述了"文本是意识形态的某种生产"的观点,并且认为,一种文本科学的知识必须建立在一种意识形态形构科学的基础上,而科学批评旨在探究作为文学的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机制;在此过程中伊格尔顿对西马系谱思想家的相关思想作出了某种批判与取舍.  相似文献   

3.
姜延博 《理论界》2013,(4):110-112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是其意识形态观的核心内容,他对文学的生产方式、文本的生产过程与产品形态,以及意识形态中的审美领域进行了特定的考察,从而对意识形态的生产何以可能进行了回答。他发现文学、文本和审美同属于意识形态,它们有着共同的起源,并都在进行着意识形态的生产。他以独特的视角对意识形态的结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梳理和把握,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意识形态对翻译原文本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它指导和制约着翻译原文本的选择,而翻译原文本的选择叉对意识形态产生反作用与冲击。译者在翻译选材时对意识形态表现出顺应或反叛的态度,顺应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现有的意识形态,而反叛则是为了给新的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图像学研究日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在图像学研究中,必须梳理三个关键词,即形象、文本和意识形态.形象是包括图像、精神、词语在内的一个家族谱系,分为外在的物理图像和内在的精神图像.文本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和图像交织在一起,历史的文本与图像总是相伴而行.在图像的背后,亦隐藏着意识形态的因素,并不是单纯地再现.只有搞清了形象、文本、意识形态三个概念,才能进行所谓的图像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伊格尔顿的文学生产理论汲取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开阔的视野从"物质"和"精神"多个层面研究文学文本的建构过程,成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个案.伊格尔顿把文学文本的外部分为一般生产方式等五个要素,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文学文本内部,他提出文本是意识形态的生产,研究了文本与意识形态的建构性关系,进而指出各种外部要素建构文本的方式.无论是他从多个角度研究文学,还是对文学的物质生产层面的强调,以及对文本建构方式的研究,都带有明显的英国马克思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7.
伊格尔顿将意识形态视为一种无意识的信念、一种与权力相联系的话语系统、一种具有价值意向的现实实践。他在考察文本内部要素及其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展现文本与意识形态内涵的复杂性和生成的动态性;在审美意识形态批判维度中,昭示审美意识形态的身体感性维度及其社会历史语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提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宗旨即人类的解放。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认知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意识形态问题具有启示意义,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历史包含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作为文本的历史叙事或历史话语两层不同的含义.海登·怀特用现代文学理论研究文本层面的历史.他指出历史学家使用情节设置、形式论证和意识形态蕴涵三种解释策略以及四种转义性语言进行历史修撰,历史文本因此不再是客观地再现或叙述历史事件,而具有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叙事性、诗歌性和意识形态维度.因之,历史话语带有了一切语言构造物的虚构性.  相似文献   

9.
历史包含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作为文本的历史叙事或历史话语两层不同的含义。海登&#183;怀特用现代文学理论研究文本层面的历史。他指出历史学家使用情节设置、形式论证和意识形态蕴涵三种解释策略以及四种转义性语言进行历史修撰,历史文本因此不再是客观地再现或叙述历史事件,而具有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叙事性、诗歌性和意识形态维度。因之,历史话语带有了一切语言构造物的虚构性。  相似文献   

10.
利益范畴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经历了一个渐次深入的发展过程,实现了由意识形态批判的政治哲学范畴向拜物教批判的经济哲学的范畴转变。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早期文本中,马克思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利益问题的重要性,但还是依据黑格尔的理性原则,对思想、道德和法律奴隶般地屈从于物质利益进行了批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中期文本中,马克思区分了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完成对利益的普遍性抽象,利益成为马克思重要的意识形态批判的政治哲学范畴。在《资本论》等中后期文本中,马克思把利益与政治经济学辩证结合在一起,利益转化为劳动价值分析的经济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五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何种、谁的中国化的深层挑战。如何处理理论—文本与实践—问题、化中国与中国化、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批判理论、政治—宣传形态与思想—学术形态、职业谋划与解放使命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儒家孝论的发生及其变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振宇 《文史哲》2002,(6):47-54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 ,一种文本一经问世 ,文本作者就已丧失对它的阐释权。注重自然亲情、追求人格独立与平等的原生儒家孝论 ,自秦汉以降便走向了它自身的反面。愚忠与愚孝一同诞生 ,强调子女对父母尊长绝对无条件的顺从是秦汉之后孝论最大的特点。愚孝风气的产生 ,与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因此 ,如何创造性地回归原生儒家孝论将是关系到儒家孝文化能否真正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语篇学习能力是学生在英语学习阶段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阐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篇学习能力的方法,即英语教学应该将语篇作为依托,同时充分考虑到语篇的社会政治语境以及语篇的特点,从而对其进行对话性、意识形态等批评性分析,以便于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语篇分析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作为将女性主义引入诗学概念的第一人,伍尔夫女性主义诗学思想的基本必备条件和内外兼修方向在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诗学的发展征程中都能找到踪迹。它改变了西方两百年来理论文本批评话语的惯有方式,并开辟了当代性别诗学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通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的文论研究道路。既是女权运动的重要成果,又是后世女性主义诗学解决方案的主要建筑师和设计者。  相似文献   

15.
阿尔都塞从结构主义出发,将意识形态定义为非科学,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与之相对立的科学。阿尔都塞还注意到了与社会实践、物质相关的意识形态,把它与纯理论的意识形态区分开来。但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混合,这就难以避免其理论中的自相矛盾。最后,阿尔都塞陷入了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的理论困境,走向早期理论的反面,得出了意识形态不可能超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陈书静 《社会科学》2006,47(3):37-42
西方主流经济学以理性选择模型为核心演绎出的一整套市场理论,面临着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在实践上也被认为失去了对现实问题的呼应.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理性选择模型富有成效的拯救性的扩展和修补.诺斯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经济功能、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关系的详细分析,为西方经济学注入非理性因素和演化的思维,对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当前的政治、经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阳海音 《兰州学刊》2007,23(1):39-40,117
文章指出,哈贝马斯和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对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不同认识;意识形态批判向度的分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哲学基础的不同;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性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两个异质的、相互抵触的领域,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组合、叠加并不能熔铸和衍生出一种客观的实存事物或精神现象统一在艺术的本性中;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有名无实、面目可疑的虚假概念。作为一种学科理论的知识建构,审美意识形态论为追求价值的中立性,抽离和摒弃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评性锋芒;作为一种本质主义的话语建构,审美意识形态论未能跳出意识形态中心论的窠臼,摆脱本质主义的思维痼疾,一元独尊,背离了拒绝专断、尊重差异的唯物辩证法精神。因此,将其称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规范性的理论建构"是不科学的,将其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更是一种理论偏见。  相似文献   

19.
方珏 《兰州学刊》2006,(12):24-27
阿尔都塞作为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当代西方人文学术领域和左派政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阿尔都塞的《皮科罗剧团,贝尔多拉西和布莱希特(关于一部唯物主义戏剧的笔记)》的文本解读,通过其具有独创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分析论述意识形态与文艺的关系,并揭示这一理论对当代文学/文化领域的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工具之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挥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