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川康地区军阀割据一方.蒋介石采取各种措施试图将势力渗入四川,但是一直未能得逞.因此,刘湘作为川康地区最大的实力割据与蒋介石矛盾逐渐增多.在抗日战争和四川赈灾等因素的推动下,蒋介石决定在1937年对川康军队进行整编.虽然整军过程仓促,整军结果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但整军却具有重大意义:赈济了灾民,为抗日战争奠定了后方基础,并且实现了国民党军队形式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期间,四川人民为抗日救亡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川军出川抗战更是其突出的表现之一。自“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的高潮,刘湘率领四川军人服从抗战大局,按照国民政府的统一指挥出川抗战,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文青少年时期生活在四川西部的川康一带,并且在川康军阀中从军6年之久.后来,他漂泊到上海从事文学创作,便把川康统治者形象写进了小说,比如<烟苗季>、<在白森镇>、<红丸>等.这些小说把居于统治者地位的川康军阀和川康政客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既能够从小说中感受到川康统治者的凶残和虚伪,又能了解到川康世界的腐败和丑恶.周文笔下的川康统治者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们既是川康统治者的代表,也是旧社会统治者的化身.  相似文献   

4.
1936—1937年,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旱灾初期,政府与民众普遍表现出漠视态度,救济情况不容乐观。此时,省外川人开始大规模地参与川灾救济,一定程度改变了之前的救济状况。省外川人建立了一大批川灾救济组织,积极进行宣传与筹款,扮演极为重要的救济角色。此外,省外川人周旋于刘湘、蒋介石之间,既帮助川省府获得中央经济上的支持,又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央牵制川省的帮手,扮演了重要的政治角色。  相似文献   

5.
周文青少年时期生活在四川西部的川康一带,并且在川康军阀中从军6年之久。后来,他漂泊到上海从事文学创作,便把川康统治者形象写进了小说,比如《烟苗季》、《在白森镇》、《红丸》等。这些小说把居于统治者地位的川康军阀和川康政客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既能够从小说中感受到川康统治者的凶残和虚伪,又能了解到川康世界的腐败和丑恶。周文笔下的川康统治者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们既是川康统治者的代表,也是旧社会统治者的化身。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民国初年四川与周边省区的关系,探讨了省区间矛盾冲突的背景、表现、影响.中央权威衰落、滇黔军祸川、四川自治运动是此时省际地方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在人事、经济、军民关系、熊克武与唐继尧的战争、援鄂之战等方面;这种关系加速了四川自治以及被军阀作为割据的理由,并最终决定了四川地方实力派在国民政府中的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7.
财团,即金融垄断集团的简称.在四川军阀混战中,以刘湘为首的21军军阀官僚占据了四川的工商、金融中心——重庆,他们利用内战中掠夺来的财富,投资于新兴金融业——银行,从而促进了重庆银行业的发展与集中.最终,导致了一个垄断集团——重庆财团的诞生.  相似文献   

8.
<正>民国时代,凡是军阀求神拜佛的,基本上都是出于利用的心态,功利性很强。无论是湖南的唐生智拜佛,还是陕西的孙殿英求道,都差不多。无非神道设教,借神哄人,让部下给他们卖命。四川军阀刘湘,迷信孔孟道,膜拜"神仙"刘从云,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但刘从云之所以搭上刘湘,这里面还有点特别的缘故。唐生智有个顾和尚,但顾和尚不是他的军师,行军打仗,和尚帮不了什么忙。至于孙殿英,自己就是庙会道的道首,根本无须求人,想求人也求不到。但是,四川的这个刘从云,却在四川军阀混战中,帮了刘湘的大忙。  相似文献   

9.
清代四川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改变了四川的人口结构,使四川民 间信仰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清代四川社会中,土著和移民所建立的祠庙、会馆不仅是作为信仰中心,还 是四川社会的整合中心。祠庙、会馆最初崇祀的所谓“乡神”是土著和移民的精神寄托和集体象征,而后的附 祀、改祀和兼祀表达的是对新“四川人”身份的认同和对区域社会融合的主动性。川主信仰作为土著的本土信 仰,在实现了土著社会的整体认同和群体整合之后,又在移民中获得了广泛认可并被附祀、兼祀或改祀,从而 部分实现了土客交流与融合。但是,川主信仰还是因为其狭隘的乡土性和模糊性而最终被关羽等大神所取 代,这是四川社会真正走向开放的开始和表征。  相似文献   

10.
1934年9月,红四方面军在川北经过10个月的浴血奋战,胜利地粉碎了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部队的六路围攻。这次作战,无论从战场的广阔、时间的绵长、战况的激烈、战果的辉煌等方面看,都是“二战”时期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