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和低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 ,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还指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过渡时期” ,列宁称之为衰亡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并存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这样 ,共产主义社会最少分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一个国家只能建成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网络经济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了生产力条件 ,世界经济一体化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了物质基础 ,必将推动世界文化一体化和世界政治一体化。人类一定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2.
三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商品价值规律的内涵及其调节作用,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认为,以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商品价值规律的内涵及其调节作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后,就是它的内涵及其调节作用走向消失或质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长过程中,商品价值规律的变化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商品价值规律的内涵及其调节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1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期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存在是如下的情况: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使生产资料成为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这就是说,在这个历史阶段内,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除存在着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外,也还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分为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和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漫长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又分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两种形式。在无产阶级占多数的国家,无产阶级可以直接统治;在农民占多数的国家,无产阶级只可能间接统治。共产主义一般只能是在"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列宁完全赞同马克思的上述理论观点,并提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阶段,过渡时期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这就是长期传统理论的认识观点,即共产主义分两个阶段———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阶段,之前有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并将无产阶级的间接统治理论发展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这就把社会主义又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阶段。认真辨析"过渡时期"和"初级阶段"的特征和历史任务,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是初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列宁按照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把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这三个大的历史阶段是互相衔接又互相区别的.当前我国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呢?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什么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也应是一种自然过程,中国过去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离开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拔高了生产关系,在实践中遭到挫折。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立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 ,全面发展的实质内涵是个人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是导致工人片面发展的根源 ,其生产力的发展是以工人片面发展为代价的。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必须把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统一起来 ,促进二者协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最终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里格比认为马克思文本中存在着另外一种区别于"生产力决定论"的立论基础,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形态变迁中具有首要性作用,并且宣称已经从马克思著作中找到了这种替代理论的文本依据。里格比的论证中有三个重要环节,即社会形式构成社会生产基本要素;据此可以区分各种生产方式;社会生产的每种形态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事实上,这些论据不能支撑所谓的替代性理论,因为生产具有社会性质,但社会形式绝对不是生产过程的一种要素,它发展的不同阶段恰恰是生产力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本身不具有自身独立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8.
(一)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赵紫阳同志在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就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花了高昂代价,进行艰苦探索的一个辉煌成果。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要根据我国的社会发展的事实,同时和其它任何学说一样,也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才能有新的突破。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了新世界,他们对新世界的本质特征做了概括。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新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三个阶段,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在它自身发展过程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即“三阶段说”。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虽然已经具备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但表现得还不完善,还存在旧社会的痕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日益紧密地联系 ,并走向整体化的历史过程。其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经济全球化。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其根本动力。在整个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中 ,当前的全球化是其中的一个阶段 ,它的社会性质是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 ,国际垄断资本企图征服整个世界的现象和过程。这种全球化过程对整个人类社会有多重作用。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 ,另一方面加深了垄断资本对世界人民的剥削 ;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某些机遇 ,另一方面则更多地使它们面临新的威协和挑战。同时全球化还为将来整个世界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要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尽量避免当前全球化的消及影响 ,使历史更多地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