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在阐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关系,并从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网络载体等方面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层次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势路径,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主要渠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内容唯实性与手段唯美性的统一、评价中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传播的重要使命。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何以可能的前提审视是破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重要之维。转化话语方式、创新传播方式、优化效果预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理工类高校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育机制不健全、教育传播方式单一、部分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健全完善相关机制、体制,提高思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能动作用,综合利用各种载体,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培育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的重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其成为真正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在此以长治学院为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路径,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与地方红色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理论契合。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存在诸如认识层面、路径层面、方法层面和队伍层面等制约因素。为此,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夯实理论基础、创新方式方法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社会心理是对经济、政治的直接反映,是社会思潮和思想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根源,因此要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基础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有利于深化对普列汉诺夫"五项因素公式"的理论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视域,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促进理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研究的五层次社会结构中社会心理内涵与定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缺位与成因分析、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与启示、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调查和分析、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理论分析和逻辑结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的构建等基本内容;其次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研究的主要观点:社会心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遵循认识的客观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政治诉求,并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二元性、多样化特征,采取相应对策,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群体,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保障。针对大学生政治鉴别力相对弱化和缺乏分析具体问题的自觉意识等特点,就实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提出应以加强其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正确引导其实事求是地认识国情,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所展示的理论效力。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笔者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这一领域还存在着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新形势下,要切实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倡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一种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新农村人的政治意识正经历从盲从封闭到理性开放的转变,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三峡库区(夷陵)青年在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任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在总体上反映新农村人在政治意识上对主流保持基本的认同。但社会的急剧转型客观上可能会导致新农村人政治意识"去主流化"。应对方略在于实现新农村人政治意识现代化与乡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一。应以组织、教育、大众媒介、文化公共品、城乡流动五个方面作为乡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路径,并据此重建新农村人的主流政治意识,养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导向的现代性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11.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取得实效,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能有效地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坚持理论灌输做到以理服人,坚持情感教育做到以情感人,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教学语言要通俗化、形象化,增强课堂吸引力。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因其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突出微观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河北省8所高校调查数据为依托,分析了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比较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了新时期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秉持着为大众服务的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命题,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明了目标和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青年学生释疑解惑,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守护共有的精神家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格,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文性,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是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展开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党为唤起其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围绕着阶级斗争、土地革命两大问题,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铺开。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应该以解决不同时代的中心任务为目标;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制定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容和传播方式;必须将维护和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两个角度,即理论灌输教育与非理论灌输教育综合方式,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以一种先进文化形态的身份,同中华民族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和信仰的过程。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政治意义上的认同建构应该以文化的认同建构为基础和前提。从文化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整合、提升,并实现自身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学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虽然目前高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认识不足、教师互动性差、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及学生主体性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要提高高校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应直面问题,并正确处理好工作中紧迫性和长期性、共性和个性、主渠道和多渠道、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五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之一。但从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不深,普通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在弱化,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参加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活动的动机不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受国内外环境、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发挥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还是坚定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迫切需要.当前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思想需求脱节、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性不强、教育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因此应结合大学生思想认识实际,在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基础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