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土家族的机智人物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智人物故事是民间故事中的特殊类型,是以一个机智人物为中心所形成的系列故事,有着不同于一般生活故事和民间笑话的审美特征。土家族机智人物故事有着流传空间相对稳定,主人公因地而异的特点,体现着平衡心理的重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间故事中,都有代表本民族本地域文化的机智人物。巴渝地区就流传着安世敏的故事,他被人们称作“整人大王”,同时也是智慧的化身。通过对该故事的田野调查,从故事的文本与传播语境两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包公案》中智断故事与AT926型故事都是以智慧断案为核心,在情节设置、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存在相似性,这是因为小说与民间故事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即民间故事为小说创作提供素材来源,而小说中的内容又会转变为民间故事。研究这种关系的价值,至少体现在有利于小说中故事源流考证、有利于民间故事类型判定,同时也可为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正伟是一个颇具有开拓意识、独立品格的学术个性的回族当代学者。他自1979年以来,以自己严肃而扎实的创作,致力于民族文化。民族经济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各类作品、专著近百万字。主编、合著有忡国少数民族故事大系·回族民间故事选》(与李树江合编)。《回族风情录入《古兰经概述》、仲华风俗大观》、《宁夏黄河经济论文集》(与胡家未合编)、《中国回族大辞典》《民俗分科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宁夏分卷》(副主编)、《中国回族文化大观》(副主编)、《穆斯林文学丛书》、《回族文学论丛》、《回族当代文艺人物辞典…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回族、维吾尔族尽管在语言文字、生活习俗上有种种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信仰伊斯兰教,都是穆斯林。千百年来,这两个民族不仅为我们祖国创造了无数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在穆斯林中广泛流传的机智人物故事,就是民族历史、民族生活、民族智慧真实而又生动的反映。为此,如何从整体上对这两个民族机智人物故事的类型、思想艺术特征及其影响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阐述和评价,是摆在每个民间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而处在21世纪交叉口的中青年民间文艺工作者担负着更为艰巨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刘守华     
刘守华,湖北沔阳人,1935年8月出生。现任华中师大中文系教授、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他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故事学会副主席、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会员。为我国著名民间故事学家,他曾参与主持了全国机智人物故事学术讨论会、中国故事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和湖北省历届民间文学学术讨论会。由  相似文献   

7.
微型人物是中西民间故事中常见的人物类型,其共同特征是体型微小、相貌奇异,但在故事文本、文献实证以及心理性格等方面,中西民间故事中微型人物却大相径庭。其实,微型人物们并不"小",在每一个小人物背后都有一张无形的文化信息网,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小人物在讲述他们故事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些不易察觉的文化信息,捕捉着这些信息点,一串负载着民族性格、风俗习惯、信仰崇拜、教育理念的文化信息链便被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8.
祁连休的著作《智谋与妙趣———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研究》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多视野、多方面、多层次地对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的历史渊源、思想意义、艺术特色、结构形态、人物形象、故事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论述全面严谨,并大胆冲破理论禁区,在许多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是一部富有特色的开创性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9.
达斡尔族机智人物民间故事包括"解难题型"、"连环骗型"等故事类型。经过分析可知,这些故事有些相似的情节结构,都是在统治者和身为劳动人民的主人公的斗争中,主人公凭借智慧巧妙回击了统治者的挑衅或者进攻,回击手段包括"以对方之矛还击对方"、"制造假象引诱敌人钻进圈套"、"得悉对方的进攻手段后躲开对方的攻击"、"置对方于两难境地"等等。这些故事是劳动人民斗争智慧的结晶,不但可以为作家文学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源,也为后人们提供了斗争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地处江汉平原,素有“人材之秀、风物之美”(《东坡集》)美誉的湖北荆州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传说,关于徐苟三、魏国贞、苏高德、谢安三等机智人物故事,就是其中别具一格的一类。它以劳动人民智斗剥削者为主要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农民和地主阶级尖锐的  相似文献   

11.
缅甸与我国边境傣族地区的居民在历史及现实中有过长期杂居或跨境而居的情况.其中缅甸的掸族与傣族皆属同族.本文在对缅甸民间故事与我国傣族民间故事的分析中,发现两地民间故事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文学母题,尤以智慧母题、傻儿母题、善良母题、狡诈母题为代表.两地民间故事文学母题的相似性,不仅说明缅甸与我国傣族文化传统价值的共通性,而且表明缅甸民间故事与我国傣族民间故事审美倾向的一致性.这就是辩证美、幻想美、循环往复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2.
回族民间剪纸,既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点,也保留着伊斯兰文化的元素。宁夏知名剪纸艺人、回族女教师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经历及其剪纸作品集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于一体,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丰富着回族民间剪纸及我国民间剪纸的种类,是我国民间剪纸艺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唐代节日很多,唐人在节庆活动中有许多独特的习俗,这些习俗在唐人小说中也有许多呈现,在小说中形成了一个个鲜明生动、意蕴独特的节庆民俗意象.唐人小说中的这些民俗意象,不仅其本身洋溢着超迈的异想、卓绝的才情,并在小说艺术诸方面如主题表达、人物塑造与叙事建构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且在小说美学的更深层面上,唐人小说中民俗意象的大量存在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效果,是构成唐人小说独特美学品格的重要存在.  相似文献   

14.
姐妹型故事大多交融于"蛇郎"、"神蛙"型故事中,是民间故事中围绕女性间矛盾纠葛、揭示女性道德品行的故事类型,承担着对女性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佛经《毘奈耶杂事》中记载了16则有关智童大药和巧女毘舍佉的故事,包括:验呕物以判真假丈夫、沙绳、两难之题、搬移花园、公牛奶、以驴赔骡、计破村外失钱案、偷情不成付钱脱身、巧媳妇妙悟家书、以水中马影付赌注、辨两马之母子、辨蛇之雌雄、辨木棍之根梢、水中珠影认作真、美妇巧戏登徒子、猴子学人上了当。这16则故事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中都有类似的故事,这些经由口头传播,基本结构相同而外貌变异的故事群,在故事分类时,合称为一个类型。对不同国家同一类型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研究,将推动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间故事作为广大民众集体创作的体现其集体意识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传统性,它的内容往往因为流传地自然环境或人文背景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也会适度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澎湖民间故事体现的是澎湖早期居民对食物缺乏的反映。民间信仰显现的艰苦情境、男性婚配之难和女性婚后生活之苦以及其“小地方出大人物”的心理期盼的艰困意识,也表达了当时人突破困境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艰困意识发挥着提醒澎湖人不忘本,对未来充满期望,努力创造新生活的非凡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傻子"的智慧--论中外民间故事中的傻子母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傻子故事一直是民间故事的一个重要内容。傻子故事作为聪明智慧故事的反向类型,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态,有着深刻的哲理精神、文学的反讽意义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刘守华、白庚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01年问世以来,深受学界关注。本年鉴的第三册即2003年卷正编辑印制中,这里选取其中的《2003年传说故事概述》以飨读者,从本文所评述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研究的新进展,可窥见中国民间文艺学在近年学术转型时期持续向前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自1842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社会便深深地陷人了鸦片流毒的泥沼,与此同时,民间社会自发开展的禁烟活动此起彼伏,从未停息。丁竹园作为近代著名的回族社会活动家,不但积极参与民间的禁烟活动,还极力倡导和推动禁烟社团的成立,与当时的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织成立了"恢复禁烟主权会"和"国民求废烟约会"等民间社团。丁竹园作为近代民间组织化禁烟活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以他为代表的回族及各族人民的民间禁烟活动,对推动当时整个民间禁烟运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激发了整个京津地区回族社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民间活力,在当时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克孜尔石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其壁画以大量的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克孜尔壁画的意义。古龟兹地区与新疆以东的中原地区及以西的犍陀罗等区域内的佛传故事有差异,差异的原因有地域的差异,亦有历史和民族的差异以及和佛教的传播和流行的佛教宗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