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冯特(1832——1920)是十九世纪后期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和哲学家。特别是一个卓有见地敢于创新的心理学家,他第一个于1862年提出“实验心理学”的名称,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并于1881年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学的专门刊物《哲学研究》。正是在冯特的倡导下,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因而他被公认为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最早把心理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使心理学开始成为一门具有完整体系的科学,并在心理学史上创立了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派心理学。冯特一生在六十三年里不间断地写了大量著作。冯特的一生不愧为建立心理科学奋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详细考察了冯特《心理学的救亡图存》(1913)一书的写作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以期揭示其历史意义。并指出 ,尽管冯特是以严肃的学术态度写作并出版了《心理学的救亡图存》一书 ,但这部著作并没有产生任何积极的历史结果 ,而只是在否定的意义上反映了冯特对心理学的理论态度 ,并印证了本文作者对冯特心理学体系的理论性质及其历史命运的判定  相似文献   

3.
在心理学史上,冯特的地位不容置疑,但他的思想体系却常被误解。冯特的理论常常被冠以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原子论、内省主义等名称,但无论从冯特自己笔下,或者通过考察冯特心理学体系本身,都可以发现这种对冯特心理学的定性存在偏差。事实上,按照冯特自己的观点,他的心理学体系应该从属于"意志论"体系,因为"意志"概念贯穿冯特心理学始终,是联系其"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18 79年 ,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宣告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这在心理学史上有着重大的革命意义。实验心理学的产生 ,有赖于 1 9世纪生理科学的研究成果 ,是与费希纳、冯特等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冯特作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而为人们所熟知,其早年建立了科学主义取向的个体心理学。多年研究之后,冯特意识到仅仅研究个体心理并不能对人类心理形成完整理解,因而冯特在其晚年转向并建立了人文主义取向的民族心理学,他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是对个体心理学研究的补充和延展。冯特民族心理的基本宗旨在于考察人类群体心理及其发展过程,其研究方法为文化产品分析法,主要是对团体生活和人类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冯特民族心理学思想的特点在于注重文化在民族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强调人类心理的群体性,注重人文主义取向的研究范式。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思想对当今心理学研究的纵深发展与跨学科延伸具有历史性的理论价值,对促进我国民族心理学发展与心理学内源性本土化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也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造派心理学是十九世纪末叶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的一个心理学派别。构造派心理学,由于采用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使心理学自此脱离了哲学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它是现代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心理学派别。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冯特。由于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全面系统地实验研究了人的心理问题,故被誉为实验心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蔡元培的心理学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心理学乃至中国近代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德国留学时,曾经学习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和哲学。这段经历影响了他的心理学思想和实践活动。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一直很重视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他是现代心理学积极的倡导者和扶持者:在北大创建了心理学系,建立第一个心理研究所,重视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关于心理学的性质,他继承了其师冯特的观点,认为心理学采用了实验科学方法,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作为教育家,他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提出了五育及完全人格教育心理思想、按照儿童发展规律进行教育。这些广泛而深刻的教育心理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美育是蔡元培思想中的一大特色,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基础。他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提出将西方心理学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他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代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以往心理学史研究多注重库恩范式论对心理学的影响,而忽视了心理学对库恩范式论形成的作用.实际上,正是库恩范式论形成过程中对于心理学成果的借鉴与吸收,才使得库恩范式论具有明显的心理学趋向;又正是由于库恩范式论的心理学趋向,才使库恩对心理学有着特别的关注,继而对心理学史研究产生特别的影响.以库恩的范式论指导心理学史研究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与不足,有必要对范式论心理学史研究进行必要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9.
乔治·赫伯特·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奠基者,杜威称其为传播学重要先驱。这位学者是最擅长汲取他人思想精华,并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跨多学者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在哲学上他是实用主义,在科学上是社会心理学家。他师从心理学鼻祖冯特,将"姿态"概念引入符号互动论,成为这一理论的重要框架之一。在方法论上,两人有着信仰实验阐释的相同观念;在理论上,米德则在冯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声姿态"的概念,并阐释了冯特理论在解释心灵时候的不足,其行为主义观念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心理学史与中国的本土心理学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国的本土心理学以内发性本土化原则为指导,以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和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多元化的态度。中国心理学史以外在逻辑原则为主导原则,以中国心理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方法。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研究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研究价值,这构成了二者契合的前提。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建构科学的中国心理学。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因素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各方面的问题。在苏联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中,是由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的基本方面如下: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个性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的社会调节;集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气氛问题;社会主义竞赛的社会心理问题;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社会心理学史,苏联社会心理学史,国外社会心理学现状。  相似文献   

12.
(一) 冯特在莱卜锡创建心理学实验室被当作一件大事记载下来,这不只是对冯特个人的推崇,更有意义的是,这反映出心理学工作者们要把心理学建设成为厕身于自然科学之林的一门脚踏实地的科学的热烈愿望。人从远古以来就对自身的心理活动现象发生浓厚兴趣,进行了不断的观察,但关于心理现象的知识主要凭藉于直观体验。心理学只是哲学的一个附庸,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千年,直到十九世纪初叶海尔巴特的两部巨著《心理学教科书》(1816)和《作为科学的心理学》(1824—5)问世,才第一次宣告心理学的独立地位。然而海尔巴  相似文献   

13.
黄希庭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为指导 ,坚持用辩证法和系统观来分析并研究心理现象。在近 4 0年的教学科研中 ,他不仅深入探讨了人类时间认知的心理机制 ,创造性地提出了“时间认知的分段综合模型” ,而且还对人格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科学唯实、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学术品格是我国当代心理学家学术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直接联系,这是心理学家重视历史研究的主要原因。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将各种似乎毫无关联的心理学领域联系在一起。同时,在学习心理学史的时候,通过对心理学史上形形色色的理论体系的分析和考察,必然有助于理论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家们在探索和揭示人类心灵奥秘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遭遇了很多曲折.近些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又呈现出新的趋势,有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以往心理学史研究多注重库恩范式论对心理学的影响,而忽视了心理学对库恩范式论形成的作用。实际上,正是库恩范式论形成过程中对于心理学成果的借鉴与吸收,才使得库恩范式论具有明显的心理学趋向;又正是由于库恩范式论的心理学趋向,才使库恩对心理学有着特别的关注,继而对心理学史研究产生特别的影响。以库恩的范式论指导心理学史研究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与不足,有必要对范式论心理学史研究进行必要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7.
让·皮亚杰是当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他主要是在发生认识论和对儿童智力发展分期的研究上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重视。 他认为:“发生认识论就是试图根据以知的历史、它的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据的概念与运算的心理来源去解释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发生”(Genetique)一词,也可译为“遗传”。这里包括两个机能: 组织和适应。后者又有两种,一是同化,它以  相似文献   

18.
车文博先生是中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心理哲学家、教育学家。十卷本的《车文博文集》凝聚了车先生近60年的汗水与心血,充分体现了车先生高超的智慧、多面的才能、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功底,为中国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研究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整套《文集》浑然一体,研究取向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内在逻辑清晰,创新特点鲜明。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直到现在,心理科学的历史俨然是男性心理学史。女性心理学家的贡献未被认识,甚至被低估了。 1976年对在心理科学做出贡献的心理学家的传说、自传回顾中,255本著作仅有9本(占3.5%)涉及女性(Benjamine Heider1976);在一份扩充的700篇微缩传记和自传参考文献中,仅发现33种文献提及女性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20.
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学的诞生,只是近一百年来的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以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而宣布独立的。但人们也不可否认,艺术创作是主客观的统一,是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互相交融的产物,它也就必然包含着审美主体(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在内,因而也必然有一个艺术心理学的问题。正如著名文学史家勃兰克斯所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引言》) 中国的上古时期,即从旧石器渔猎阶段到新石器的农耕阶段,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家长制,直到夏商早期奴隶制,称之为史前期。这一时期的史前文化艺术,并无典型的艺术心理学思想,但从远古的青铜器艺术中,从一些官书和宫廷巫师、乐师的有关论述中,我们可以朦胧地看出当时先民的社会审美心理。这是中国艺术心理学史的萌芽阶段,很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