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康德哲学的形而上学奠基工作是通过纯粹理性批判进行的,更具体的说,是通过对主体性的能力——理性的批判进行的。但是康德仅仅考察了主体性及其能力,而没有对主体性的可能性进行考察,这就使得康德最终错失了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尽管康德通过纯粹理性批判并没有完成形而上学的奠基工作,但为形而上学的发展开启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理论的分析和历史的追索,探讨了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本然意义。认为作为人类自然本性的形而上学乃是解决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追求的矛盾,确切地是说是对人的此在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把本体论或形而上学视为把握客观世界的理论是前康德近代哲学的话语,康德对独断论形而上学的批判就是为了拯救本然的形而上学。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是在这一意义上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但只有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才真正解决了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为人的价值和意义找到了现实的归宿,而最终扬弃了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评述了康德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并分析了其意义和影响。作者认为,以莱布尼兹一沃尔夫学派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把上帝、灵魂和宇宙作为认知的对象,凭借理性的抽象思辩,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被奉为“科学之科学”。康德从先验唯心论的立场.阐明了上帝、心灵和宇宙乃是经验领域之外的对象,揭露了理性抽象思辩的自身矛盾,论证了形而上学作为科学之不可能,从根本上摧毁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神圣地位,揭开了形而上学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康德在论述中提出了先验辩证法、理性的界限、理念的规范作用,可知的与不可知的原则区别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对于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复杂的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和基础———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它曾经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然而,现代反形而上学家们把传统形而上学看作是无意义的虚假陈述而加以拒斥。本文通过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进行再度思考,试图重新审视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与重新建构,旨在引起更多的人能够关心形而上学的命运,关心它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形而上学在康德哲学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康德是否承认有科学的形而上学?这些问题涉及到对整个康德哲学的评价。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和读者。 一、康德的“形而上学”的基本涵义 对康德的“形而上学”的不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其涵义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弄清其基本涵义。康德的“形而上学”的基本涵义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天的”意义,即指形而上学是关于一切先天知识的原理、范围、界限的学问。这是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和“先验分析论”中论述的。康德说:“形而上学知识这一概念本身就说明它不能是经验的。形而上学知识的原理(不仅包括公理、也包括基本概念)因而一定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时空观念性理论是其批判哲学的基础,但它起源于前批判时期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尤其是对它的方法的批判。在这种方法批判中,康德区分了数学的综合方法与哲学的分析方法,并指出传统形而上学的谬误之处就在于模仿数学的综合方法来构造自己的基本概念,而分析的方法则要求必须从内在的经验和直接的意识出发去阐明哲学的基本概念。同时,康德把身体表象视为这样一种直接意识和内在经验,并借助它来展开形而上学的批判。在就职论文中,虽然康德把空间关系还原为时间关系从而将空间视为心灵的产物,但在《纯粹理性批判》和晚期笔记中康德修正了这一点,从而展示了身体意识在时空观念性理论中的在场。  相似文献   

7.
康德从历时和共时两方面理性批判了形而上学独断论.确立了批判哲学的历史地位,提出了独断论产生于无知,是人类童年的必然产物.康德的理性批判揭示了独断论的形而上学本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论的产生做出了很大贡献.有益于今天人们树立科学认识论和科学发展现.  相似文献   

8.
从理性法则同意志的关系上 ,本文分析了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建立的基本思路 ,论证了康德道德哲学中绝对命令、义务、善良意志等基本概念的含义 ,指出了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建立的目的就是从主观上说明人类道德行为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在这种意义上 ,我们才能看出康德批判哲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著中,他试图为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从而为道德命令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在这一形而上学理论体系推演中,包括三个主要的理论环节,即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由通俗的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最后由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这一理论体系为康德伦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灵者之梦>是康德早年所写的一篇长篇论文.在该文中,康德不仅以经验为根据,对神秘主义通灵术和形而上学独断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而且对形而上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进行了区分,初步表达了关于理性的界限和道德的信仰等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后来构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始端的构建者,其主旨是以概念的界分来构筑人之为人主体结构的形而上学基础。从外观或者延续的历史角度加以观察会发现,学界对于康德哲学本身的理解是在对其哲学不同板块的特有规定以及在板块之间的相互界限的转换问题上进行推进和梳理的。而本文试图从新的理解视域出发,进而将对康德哲学外显结构的研究沉淀为实现其哲学最终目的的意识一体性把握,以此阐释在康德哲学的内在建构存留着一个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人类学设定,在这一设定中,以对作为主体的人理性意识建构为起点,以实现其自由为最终目的,其完成过程因理性意识自由的实现而首尾衔接,而内在隐含着对于"人"本性或者本质理论的环形构筑。此理解与传统分解式或板块式地理解康德哲学对于"人性"的建构不同,作者试图从康德哲学内部的结构分析入手,对其面对的理论困难及其意义进行新的梳理,以期达到对康德哲学某种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双重透视,亦即通过海德格尔视域对康德的透视,儒学视域对康德、海德格尔的透视,来探索哲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海德格尔所谓的形而上学莫基指的是为传统存在论哲学奠基,具有两层含义莫基不仅为形而上学提供新的基础,而且这个新基础将决定形而上学本身的重建.根据这个观念,海德格尔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形而上学莫基工作.儒家哲学的重建也有自己的形而上学奠基问题,但是儒学的奠基既不同于康德,也不同于海德格尔的思路.它不是康德式的理性奠基,而是由情感来莫基;但它也不是海德格尔式的"烦"的情绪奠基,而是由"爱"的情感来莫基.  相似文献   

13.
理性具有超越性,它总是力图超越经验世界,追求更为理想、更为合理的理念世界。这是因为形而上的理想深深地置身于人之存在中,人本身就是形而上的动物,就具有超越性,人通过超越自身有限生命的追求,来展示其作为万物之灵的尊严和价值。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理性独特的个性和哲学对理性之谜的无尽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形而上学的价值论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形而上学的价值论底蕴进行了分析:形而上学的发端是出于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形而上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偏离了其价值论轨道而表现出了浓厚的知识论倾向,逻各斯(理性或上帝)成了万物的最终尺度,人不再是“是其所应是”的价值性存在;作为价值论的形而上学,不是一种有特殊对象领域的哲学部门,它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和幸福哲学。  相似文献   

15.
西方思想语境中的形而上学是指关于存在、知识和文化的最高的和超验原则的哲学理论,它的核心是Ontologie,形而上学的Ontologie是个纯粹抽象的逻辑理念王国."Sein"之实存和本质两种意义的剥离,使西方语言及哲学中具有了"科学性"和"哲学性"两类范畴,因而,在西方哲学中形成了"科学主义"和"形而上学"两大传统.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超越性思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具有永恒的魅力:哲学作为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暂时与永恒、自由与必然的永恒矛盾及其超越,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去完成,人的存在意义只能在开放的感性实践中去生成.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自由思想源于卢梭 ,却又不同于卢梭。康德认为卢梭在内在自由领域内放弃了自由的自主性质 ,将自由归结为自然 ,视情感性的良心为自由的原则。康德将自由视为理性为自身设定的理想 ,自由的原则乃是理性所颁布的先天道德律。从二人自由观的差异可见 ,康德在批判卢梭自由观的基础上 ,不仅挽救了自由的自主性质 ,而且还从多个方面阐发了自由的这一根本性质 ,从而完成了对卢梭自由观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以约翰·洛克为代表的英国政治哲学和以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政治哲学在论述政府权力的来源,人民反抗暴政的权利,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和制衡,私有财产权的起源与合法性,战争、妇女和婚姻等问题上的不同主张的对比,认为以形而上学思辨为特征和长处的德国传统实际上并不先进,且缺陷严重.  相似文献   

18.
卡尔·拉纳卓越的神学贡献首先在于将现代基督教神学重建于古典基督教认识论的先验基础上。卡尔·拉纳运用康德的先验方法,研究人类认识的特殊方面——在命题知识之中对于存在的先验理解,进而确定在理论上认识上帝的人类心灵结构,建立人类关于上帝的形而上学经验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限度,限定作为有效客体的关于上帝的形而上学知识的领域,建立作为基督教神学认识论的形而上学。康德为了上帝的实践公设而拒绝关于上帝的理论知识,卡尔·拉纳为传统基督教启示神学的古典认识论重建形而上学的先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科学主义盛行 ,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广泛的贬低哲学存在价值的反“形而上学”潮流。在我国表现更甚 ,将“形而上学”看做是与“辩证法”对立的认识路线而采取断然否定的态度 ,其结果阻碍了我国社会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有序、平稳过渡和转型 ,造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的不良局面。实际上 ,“形而上学”对事物本质的形上探索 ,正是哲学的重要任务和份内工作。人类离不开信仰 ,而要科学地信仰就离不开“形而上学”。目前 ,对“形而上学”的彰显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填补传统文化形上关怀缺失的真空进而为文化重建奠基 ;二是弥补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缺陷 ,孕育和养成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江泽民同志“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 ,可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纠正以往对“形而上学”的偏颇认识 ,才能使我们对哲学有更深和更全面的理解 ,进而发挥哲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哲学就是形而上学。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从实质上看就是以哲学反思的方式确立哲学境界。形而上意义的哲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在当代却受到了巨大的理论挑战,处在“危机”之中。事实上,历史上的形而上学样式是需要转换的,这是因为人的本性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是不断变化的。正因为如此,有必要在对当代精神取向的把握之中构建当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确立与时代精神吻合的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