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出口退税的目的是鼓励出口和刺激本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我国出口退税法律制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生产企业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出口退税的含义和特点,对现在我国出口退税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2.
出口退税作为调节农产品出口最直接的贸易工具,长期以来,其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都是评估政府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依据,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有待检验。以2004-2013年农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主要考察了出口退税对出口农产品规模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的提升有利于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增量提质”,是推动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其中,出口退税对公有制企业的影响中存在双重政策倾斜所引致的无效率问题。此外,出口退税率的上调通过减缓外部市场竞争、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增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等方式推动企业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升。基于金融危机的模拟实验发现,出口退税的质量升级效应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行出口退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退税是一项旨在鼓励出口 ,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少数调节机制之一。八十年代以来 ,我国开始实行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政策执行得好坏影响重大 ,关系到我国外贸事业能否蓬勃发展 ,本文拟从出口退税的基本理论出发 ,比较全面的分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 ,并提出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退税政策对出口的鼓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是开放经济条件之下出口鼓励的主要内容。分析出口和出口退税之间的相互关系 ,指出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方向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出口退税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施出口退税是国际惯例,对鼓励和扩大出口创汇、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出口退税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出口退税与进口环节征税相脱节,出口退税与国内征税环节相脱节,出口骗税现象严重。作为过渡性措施,国家采取了降低出口退税率和核定年度退税额指标的办法。但从长远看,应坚持出口全额退税和退税办法规范化的原则,完善出口退税的制约机制,防止出口骗税行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出口退税制度再一次成为地方政府、出口企业以及国外客商们讨论的焦点。旨在通过退税机制改革对出口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影响分析,详细阐述其政策效应,同时提出完善退税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以期使出口退税成为促进我国出口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7.
出口退税作为一项公平、效率与中性原则的出口激励制度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理想的出口退税制度很难达到.通过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和运用1985~2005年的数据实证表明,出口退税在我国作为一项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不仅对我国出12总额有显著影响,而且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也有重要影响,出口退税对我国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弹性大小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政府为了鼓励出口、平衡贸易、增强本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整体待遇、促进农业的协调发展,普遍采用农业补贴这种措施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但农业补贴的形式有多种,某些形式的农业补贴会对贸易自由产生扭曲,因而被WTO规则所禁止。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而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农产品出口大国纷纷通过完备的农业法律支持加强对农业的补贴,以保证其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在WTO规则下完善我国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造成较大冲击,使得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下降.中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以推动陷入萎靡的出口增长.通过对2008-2009年相关数据进行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出口总值与出口退税额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也揭示出出口退税过程中存在欠退税等问题.因此,政府应该致力于出口退税制度的完善和改革,构建稳定的出口退税机制以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出口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开拓国外新市场和拓展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0.
出口退税是世界各国推动出口的基本措施与成功经验,但作为我国促进外贸增长的一项法定政策,其积极作用一直未能充分发挥.本文在简要评价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出口退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出口退税的国际惯例提出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后危机"背景下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路径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提出在"后危机"背景下采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出口退税政策取向对中国而言具有更为长远和现实的意义.在分析政策需求博弈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减轻出口退税政策"非理性"调整的压力提出退税政策调整目标回归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扩大内需以减轻短期扩大出口的政策需求压力、退税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配合实施以及从按产品属性向按技术属性退税方式转变等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但是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在全国却处于相对落后水平。为促进农产品出口,安徽建立了一系列农产品出口基地。文章通过对安徽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农产品出口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安徽省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的现状、找出安徽省农产品基地出口促进体系中政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诸如加大资金扶持和指导创立培育品牌及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随着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频率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通过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到:2002-2009年间,国外严格的、不断增加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呈现负相关关系。中国农产品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必须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有效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4.
出口退税新政策利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连续四年对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这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出口退税新政策的实施效用如何,对我国的外贸和各地经济的平稳运行有重要影响。分析最近一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UN COMTRADE数据,分析1992—2015年中国与南亚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总体规模、产品结构和国别结构,并依据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从需求、结构和竞争力三个角度剖析了出口贸易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南亚地区进口需求规模的增加是中国对南亚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但其作用强度逐渐减弱;农产品结构变化总体上对中国—南亚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较小甚至在部分时段阻碍出口增长,近年来出口结构适应性有所提升。竞争力因素对农产品出口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对南亚地区农产品出口的增长正由需求主导转向竞争力主导。  相似文献   

16.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经济政策,对鼓励和扩大出口创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企业成长发展、拉动国民经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出口退税作为一项本应属于中性的贸易政策,却承载着过多的调控政策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对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文献中的研究方法和观点进行梳理,为我国进一步研究出口退税政策找到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自1985年实施以来,历经4次调整,但仍然在决策机制、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引导作用、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负担等方面存在问题并带来贸易摩擦增多、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难以实现等后果。因此,为提高政策绩效,亟待从完善出口退税决策机制、实施差别性出口退税政策等方面进行出口退税机制的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十二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有日本、东盟、韩国、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强.在山东省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水果和食用油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水果、蔬菜、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畜产品和食用油籽国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出口退税政策是促进我国商品出口的一项重要措施,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成为调节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手段。选择纺织品和钢材这两大类近年来出口退税率调整较为频繁的商品,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出口退税率调整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出口商品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但是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