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1年,注定将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鲜明坐标。"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由此开启,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此外,民法典实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天问一号"火星着陆……今年一系列国家大事和重要节点,各界瞩目。中国共产党迎建党100周年1921—2021,今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100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迈向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2021年12月4日在常州大学成功举办了2021年学术年会暨"建党百年与中国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们分别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创新""红色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儿童哲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人工智能技术的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哲学"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来自江苏各个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在线下参会,9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会会员在线上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华魂》2021,(4):70-70
中延会函[2021]号各省、市、院(校)延安精神研究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延安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拟与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共延安市委于2021年5月下旬或6月上旬在陕西延安联合举办"延安精神与建党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特邀请贵会派员与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3月4日,中国两会启幕,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中国将如何规划未来一个阶段的发展蓝图?将给世界各国带来哪些利好?国际社会和华侨华人热切关注,期待从今年两会中获得更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5.
刘良军 《中华魂》2021,(4):14-19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1921-2021,中国共产党成立整整100周年。由此一个问题不请自来,即党从彼时微不足道、只有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壮大为今天拥有党员数量最多的世界第一大党,由初始居无定所、被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革命党,终于成长成熟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执政70多年的执政党,其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杨煌 《中华魂》2021,(1):12-14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上半年党中央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带领14亿中国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继续奋勇前进!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站在"两个百年...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广大党员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本刊编辑部与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度合作,推出"百年党史里的温州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在此衷心感谢市委党史研究室的鼎力支持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个真理性命题的认识,中国人是在经过反复比较和艰辛探索之后才获得的。对此,中国共产党人也不例外。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11年的90年中,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建党前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等四个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广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初成果的诞生地,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特殊贡献。一部中共广东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东的"理论探索史"。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100年,就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100年。  相似文献   

10.
叶小文 《源流》2011,(15):26-27
中国共产党有何奥秘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人民为何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答案简单,民无信不立,中国共产党能以最明确实际科学的理想信念唤醒和凝聚人民,使人民"信",使人民"立";中国人民也坚信这个为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孜孜以求前仆后继,为坚守崇高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懈努力的历史,是代表先进文化不断向反动腐朽文化作斗争的历史,是教育和组织人民为实现自身的解放和根本利益而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要认真总结党在坚持"三个代表"方面的得与失,保证党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2.
从1976年秋"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到1978年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异常复杂和十分艰难的环境下迈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步的。这期间,历经冲破"两个凡是"错误主张,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才终于探索出一条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道路,一举扭转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中国特色"的首创.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及采取的决策和措施,不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道路,也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大钊率先在中国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最先也最彻底地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并由此成为共产国际和俄共(布)远东局派来的人心目中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选。从这一点上说,在近代中国"研究历史最有成绩"、"最彻底最先倡导唯物史观"的李大钊,堪称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和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李君如 《源流》2011,(11):90-91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作者:谢春涛主编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3月内容简介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依然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于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等成了国内外许多人探讨的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一个政党成立已经90年、执政超过60年,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本书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道理,将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13个重大党史问题,通过客观的分析,准确地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目的就是要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资讯快车     
《老友》2021,(4):28-28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经党中央批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正式出版发行。——《人民日报》3月17日中宣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总体要求,部署了重点工作及组织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解决好"为谁执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解决好"如何执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珍惜、使用、保护和培育执政的合法性资源,解决好"因何执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学习实践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我们送走了"十三五"的最后一年——2020年,迎来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本刊编辑部向全国广大读者、作者和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各界同志们、朋友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擘画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过去的一年,随着十九大各项重大部署和"十三五"规划的全面推进落实,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面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化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是由中国共产党的现实地位决定的,也是共产党"三个代表"的要求和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决定的.而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过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没有中国共产党,便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也无以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