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里“婉言”一词euphemism来自于希腊语,eup是“好的”或“好听”的意思,pheme是“言语”(sPeech)意思。它是英文中一种修辞格,有时被称作“婉言”或“委婉语”,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技巧。因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禁忌,使人们的交谈受到限制,但在交往中往往又不得不提及那些被视为禁忌的事或事物,于是人们便使用一种较为委婉动听或间接隐晦的词语方式来表达那些被列为禁忌的事物,英语婉言大量地被人们应用现实语言交际中。它具有含蓄婉转,形象生动,表达丰富,隐情于言里行间的特点。某些语…  相似文献   

2.
英语修辞格“婉言”周华文英语里“婉言”(Etiphemism)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技巧。这个词源于希腊词“”,意思是“美好的言词”(goodspeech)。它是英语中一种修辞格,有时被称为“婉曲”或“委婉”。当要表达的意思因诸种原...  相似文献   

3.
从“代替”、“试探”、“婉言”、“反语”、“幽默”等 5个方面入手 ,举例探讨英语交际中间接应答的形式、成因和功能。认为 ,间接应答尽管形式多样 ,仍表现出一些基本特征 ,仍有一定的规则可循。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学习英语,启蒙阶段相当一部分人是从中文到英文。在学习中,老师教学生往往也是从中文意思,然后再将对应的英文意思告诉学生。这样学习英语往往造成中文式英语即ChiEnglish。例如:“学习”这个词,对应的英文意思有“Study”和“Learn”。究竟用哪个更合理?“学习某人”总不能用Study Sb。如果这样用,就要闹笑话了。  相似文献   

5.
在登陆NBA的第一个赛季,被问及“在中国打球和在美同打球有什么不同”时,姚明居然说“在美国要用翻泽,在中国则不用”。姚明的英语越来越好,一位记者不识时务地问道:“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英文比中文说得更加流利?”姚明马上对着身边的翻译科林说道:“我现在只能用英语回答你的问题:科林,帮忙翻译一下。”  相似文献   

6.
一、语义的国俗性1.从语言国情学谈起语言学的分科中,有词汇学、语法学、语音学、语义学等分别研究语言体系的各个方面。而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词语可有相同的含义。例如中文“东风”虽在英语中能找到“eastwind”这个对应词(equvalnt).但两者含义是不同的,不要说现代汉语中有毛泽东曾作出的“东风压倒西风”这一著名论断(其中的“东风”具有特殊的含义),就是就事论事谈天气,“东风”是和煦的、凉爽的风,是受中国地域上多数人欢迎的风,而英国人受…  相似文献   

7.
汉英委婉语比较--跨文化交际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委婉语的相似性表现在忌凶求吉、避俗求雅、礼貌悦人及美化时政等方面;它们的差异性表现在同一事物,一方婉言,另一方直言,汉语因同音字和谐音字而产生的委婉语多于英语、字面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矫枉过正”这个成语是比喻纠正错误而超过了应有的限度。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也能发在一些“矫枉必须过正”的例子。比如要把一根弯曲的竹竿取直,不把它向相反的方向“过正”地弯儿下就难以做到。在英语语音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纠正语音,我们针对来自不同汉语方言区的学生的语音特点,试着采用了这种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在学习英语语音时难点各有不同。所谓受方言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往往用本人方言中的某些音素来代替自以为相同或相似的英语中的音素。这样做有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婉言指说话者采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物的语言现象。由于交际需要和自身属性,它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新事物的出现,日常生活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观念的转变都会使婉言不再委婉,交际的需要就促使创造新婉言来代替旧婉言。本文从婉言变化的原因机制,总结婉言发展变化的两种模式(辐射型与连锁型),并对其进行象似性分析,预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美语差异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一种语言使用的人越多,范围越广时,就容易产生语音、词汇等方面的变异,形成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变体。一个非英语使用国家的人可能在他自己的社会文化环境里按照当地特殊的需要和方式使用英语,很容易把他熟悉和使用的那种英语当作英语的总体。可一旦到了英国或美国,他会惊讶地发现,他所熟悉的英语和英语使用国家使用的英语竟如此的不同。他可能听不懂某些口音,辩不清某些词义,甚至由此而怀疑,他所听到的英语是不是另一种语言。当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用的英语属于同一种语言,但他们所具体运用的却可能是这种语言的不同变体,差异…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与汉语中的夸张手法既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其共同点表现在:英汉夸张手法都有两种主要形式,即借助词汇手段和借助修辞手段的夸张。其不同点表现在:英语中很少或几乎没有汉语夸张的某些手法。本文分析比较了英汉借助形容词、副词、数词、名词和否定词与借助明喻、暗喻和比拟等修辞手段两类夸张形式,指出了汉语中出现而英语中却极少见的“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的手法。  相似文献   

12.
总结澳门回归祖国以来,澳门语文政策及其实践的成绩,对《澳门基本法》中的语文条款进行法理解读,针对目前因不同角度解读产生的争议,提出两点建议:明确中文为澳门第一官方语言,葡文为第二官方语言;明确“中文”为澳门的正式书面语,普通话和粤方言为“中文”在澳门的正式口语。坚决维护“一国两制”,进一步使澳门的语言生活有法可依,从法律层面消除可能存在的争议和冲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英美社会的性别歧视及黑人英语对“标准英语”的影响,分析了现代英语结构上的某些特点,并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说明“男性中心”和“非洲中心主义”语言现象产生的根源,宗教观念的影响和传统的社会地位、社会分工、生活习俗等多种因素,“性别歧视”的语言现象在社会变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古代的讽刺诗与俳谐诗卞良君冷嘲热讽、婉言刺人的诗日:讽刺诗。《诗经·周南·关维》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风刺”即讽刺。诙谐逗趣,语带机智的诗为徘谐诗。《北史·李文博传》:“好为作谐杂说,人多爱押之。”南...  相似文献   

15.
本拟对“非虚拟用法”的委婉表达作一简要归纳和分析,使读能从中感受“非虚拟用法”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社交场合使用时所产生的优雅效果,增强英语初学对虚拟语气的完整理解,以在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使虚拟语气的“非虚拟用法”得到更深入的探讨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专科泛读教材的选择王亿兵一泛读课是培训英语学生达到专业合格的一门必修课程。所谓“泛读”并非泛泛而读,而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之后,对英语篇章阅读形式加以深化和扩展,让学生接触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适当深度的英语读物,丰富语言知识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英语连接副词,采用的语料包括: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子语料库(CLTST3),自行建立的英语本族语语料库(NSC)和中文语料库(L1Chinese)。通过观察连接副词在各个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和类型,对比分析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所写的议论文中连接副词的使用情况,以探讨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语连接副词的某些过量、过少和非恰当使用的规律及成因。  相似文献   

18.
“同意”与“不同意”的英语表达方式于国治在英语口语中,经常需要对对方的观点、见解或看法等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反应。由于谈话对象和语境不同,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所使用的语体和语言结构也就不相同。本文主要谈表示“同意”与“不同意”的英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修辞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英文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文的eu(“好”)和pheme(“言语”或“说话”),因此,它的字面意思是用漂亮的词语或者玲珑的谈吐讲话.有关委婉语的说法毫无疑问都是宗教方面的.人们对神祗,不论是克星还是恶煞,都是敬而远之,都不能直呼其名.在古希腊,复仇女神(Furies)就通常被美称为“仁慈者”(the Eumenides,亦称the KindlyOnes).其理由在于人们认为婉言相称多少可以安抚那三个凶残可怕的恶煞,或至少可以避开她们的注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除了宗教原因外,礼教规范、封建特权、感情好恶、交际需要和避俗求雅等因素也多少影响或改变了英语委婉语的内容.本文拟就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及其修辞作用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英语专业新生英语阅读学习策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元认知、补偿和认知策略为最广泛使用的策略;“成功的学习者”和“不成功的学习者”在英语阅读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上并无明显差异;两组学生在某些单项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为了解英语专业新生英语阅读学习策略和针对性学习策略训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