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宪政制度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平 《江淮论坛》2004,42(5):72-7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人类社会政治文明进程来看,政治文明的发展主要是以宪政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中的重要成果,是政治文明的高级形态。政治文明是宪政的前提和基础,宪政构成了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和显著标志。当代中国必须立足我国的具体实际,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和宪政建设的有益经验,在政治文明建设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之路。  相似文献   

2.
杨雪冬 《社会科学》2007,18(9):25-37
政治文明与宪政建设密切相关。文明化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内在要求,是政治的内在属性;现代宪政建设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和制度性保障。现代宪政建设不仅是制订宪法,更是实践宪法。各国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差距实际上也是宪法实践程度的差别。因此,宪政文明建设除了要考虑到现代政治文明的普遍性原则外,还要照顾到各国的国情。就中国来说,宪政文明建设包括国家宪政化、政党宪政化以及社会宪政化三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理性的角度看,宪政与现代政治文明有着密切的发生学关联,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坚实基础和核心灵魂。同时,宪政又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理性选择,两者之间具有历史与逻辑的内在契合性。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是政治生活中的制度安排与政治运作 ,标志着人们在一定社会形态中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实现的程度。宪政文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实质 ,体现在宪政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制度载体 ,宪政建设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宪政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最高形态。  相似文献   

5.
宪政: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显然正确解读政治文明是当务之急。在现代社会,政治文明与宪政密切相关,现代政治文明就是宪政文明,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只有实行宪政,才有真正的政治文明。全面实行宪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从人类政治文明尤其是近代以来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政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主要是通过宪政的普及和进步来推动的,宪政的实质内容与政治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相契合的,政治的文明化与宪政建设是一个内在的统一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制定宪法并切实实施宪政是一切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宪政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宪政发展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发展之路,以此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宪政的视角考察了政治文明的演进路径.认为政治文明开始于人类建立了政治理性之后,即建立了政治对人类自身及其分散的强力的控制与垄断权,以此来建构秩序的理性,政治理性使得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创造有了基本的秩序前提.而政治文明的持续健康的自然生长并不仅有人类的政治理性就能自足.宪政理性的建立就是为政治自身建立理性的标尺,以成就政治文明的持续健康生长.在政治为人类文明提供了理性的发展基石之后,宪政成就了政治的理性.因此,宪政带来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的范式追求,其基本洞见是,宪政疏通了政治的理性,从而增加了政治国家构建秩序的能力.从政治理性到宪政理性是政治文明持续健康生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宪政与违宪审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政治文明意味着现代政治的文明化 ,这种文明的政治是政治的人文关怀与宪法和法律理性秩序的统一。现代政治文明首先是宪法文明 ,更是宪政文明。宪政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宪法治理下的政治秩序。要实现从宪法文明到宪政文明的历史进步 ,关键是宪法的权威 ,而宪法审查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即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衡原则和宪法审查权独立原则  相似文献   

9.
宪政维度的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它包括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宪政可以从三个层面,即宪政理念、基于宪政理念而设计并运行的政治制度以及宪政运动来理解。政治文明和宪政紧密相联。当代人类社会追求的政治文明应当是宪政下的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宪政、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的关键是党的领导法治化。  相似文献   

10.
现代政治文明的精华是宪政文明,我国2004年修宪将“政治文明”载入宪法。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进行宪政分析,有充分的依据与多重的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既应倚重宪政,果断将宪政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脊梁,在政治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高度重视并始终依靠宪政,又应促进宪政建设,加大宪政建设的力度,提高宪政建设的水平,升华宪政建设的境界,使宪政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宪政: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宪政是一种制度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它以政治权力的宪法化为逻辑前提,以政治过程的法治化为核心任务,以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为基本内核,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自由为终极关怀。其中的每一项都可以成为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但是只有其中的每一项都得到实现才构成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宪法》修改与政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雪琴 《江汉论坛》2004,(9):138-139
2004年修宪将政治文明载入宪法序言,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创举,也给宪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政治文明与宪政、法治、民主等范畴的关系有待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本文认为:政治文明主要是以宪政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政治权力在宪法框架内运作是政治文明的底线。政治文明是法治的内核和精义,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基本样态。民主不仅是一项基本的政治文明成果,它还是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政治文明与古典政治文明的根本差异 ,就是从什么样的政治规则出发进行政治活动。古典政治文明从“横暴权力”强加的“恶法”出发 ,设计国家统治的基本制度 ,现代政治文明从“同意权力”出发 ,借助宪政民主的理念 ,设计国家的基本制度。现代政治文明可以概括为从制定良法→借重良制→达到良序状态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4.
民主的政治催生使近现代宪政得以发生。宪政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宪政与政治文明交相辉映:价值层面,宪政思想是政治理念文明的鲜活表象;规范层面,宪政体制是政治制度文明的显赫精义;实践层面,宪政功能是政治行为文明的牢靠藩篱。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宪政的实现,宪政的实现之日即是政治文明的彰显之时。在宪政与政治文明成为政治学、法学研究热点和社会关注焦点的现实条件下,思辨地考察当代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宪政维度,无疑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宪政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政治文明的基 本 内涵 是宪 政 文明 ,而 宪政 的核心 价值 在于 通过 规 范政 府 公权 力,从而 保 障人 权。 这一过 程的 实现 ,以 民主 为 前提 ,以 人权 为 目的 。民 主的 制度是 实现 人权 的手 段 ,人 权的 保障 反 过来 又大 力 促进 民主的 深化 发展 ,而 民主 和 人权 又都 是 通过 宪政 来 实现 的。所 以说 ,民主 、人权 和 宪政 贯穿 于 政治 文明 建 设的 全过程 ,从 而也 就成 为社 会 主义 政 治文 明的 灵魂 。  相似文献   

16.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政治文明"写入宪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说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有了全面的准确的把握,已经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路径;既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宪政理论,又为我们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景鹏 《河北学刊》2007,27(4):42-46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政治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权威产生与延续的合理性、政治权力结构的合理、政治权力运行的合理性、政治权威与人民相互关系的合理性等问题。政治文明的两个基本类型是人治政治和法治政治,宪政问题则是从人治政治向法治政治转变的关键问题。宪政的基本内容一是用宪法来约束政治权威的行为;二是运用宪法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力。我们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来造就法治政治的社会土壤、文化土壤和政治土壤,同时将法治成长的过程同民主成长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实现宪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法律文化与政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共存共处的状态,它们通过社会发展共同贯穿于人类的文明史。现代政治文明不仅和宪政密不可分而且与法治紧密相联。法治是现代法律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联结点,它不仅是现代法律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也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孙岩 《理论界》2008,3(1):34-36
政治权威作为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基础,内含于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其在政治文明变迁过程中的发展状态和变化,对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政治学的一般理论入手,着眼于政治文明与政治权威的一般关系分析,阐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所对应的政治权威类型,提出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伴的权威模式应是超越了法理型权威的社会主义宪政权威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从过程论的角度论述了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具有某种同一性,都意味着向更进步、更制度化的政治体系迈进。这种逻辑关联为现代政治文明间的"对话"提供了相应的理论背景。从政治发展的层面上看,有诸多因素促进了现代政治文明间的"对话":政治文化的特质及其建构的过程;政治参与的"放大"及"全球治理"的提出及实践;政治体系功能增强的过程。这三个方面是政治发展的重要表征,同时也为政治文明的"对话"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