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论是从其作品的质量还是数量而言,露西·蒙格马利毫无疑问当推加拿大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新月的埃米莉》是其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成长题材的小说.借用娴熟的技巧,蒙格马利把成长的美丽与忧伤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轻松活泼地展现给读者.本文从小说的结构、叙述方式和意象的应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
西蒙娜.德.波伏瓦,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同时她还兼有存在主义作家、文学家的头衔。本文通过介绍其人生经历及重点分析其女权主义代表作《第二性》,对这位在众多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就的传奇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做一个认识。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重新性化”--谈女权主义的翻译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权主义运动对西方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影响也渗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女权主义者对语言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其对翻译事业的影响却是鲜为人知的。加拿大女权主义翻译者苏姗妮在她的《双语人》一书中详尽地叙述了她的翻译观点翻译就是以女权主义的方式再改写,而再改写的最本质的原则就是要“重新性化语言”。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外来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大量译介的同时,应当注意译本的质量。从儿童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的传输等三方面看来,有必要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引入译者主体性。从《格林童话》的几个中译本中的语言使用、翻译选材以及文化传输等三方面来考证,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是确实存在的,并且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志》《球门区》和《大琼斯街》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唐·德里罗创作初期的优秀作品。通过细绘三部小说中主人公们“退避”行为的缘由、机制与收效,德里罗剖析了当代美国主体性危机的本质,划定了危机处理过程中的误区,并由此暗示:唯有主体与后现代文化建设性互动中生成的主体性才可让当代美国人领悟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在概念层面上,此种德里罗式主体性与美国学者耶纳特所提之“后存在主义自我”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赛珍珠一生关注父权制文化下的妇女命运,孜孜不倦地为女性群体著述、演讲。由于种种原因,她对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贡献被尘封已久,其《男与女》一书蕴含女权主义意识,应将《男与女》一书置于美国当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去观照。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参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文学》月刊作为30年代的一个著名文学刊物,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月刊的"儿童文学特辑"体现了30年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思潮中,贾平凹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成名的作家中,他是对底层文学感兴趣的极少作家之一,同时在"底层文学"中他也具有特殊性,与"底层文学"中大多的中短篇小说不同,他的《秦腔》、《高兴》都是长篇小说。在关注底层的同时,他也在"民族形式"上进行探索。这使他的创作呈现出了不同于别人、也不同于自己以前创作的面貌,贾平凹的创作,既建构了底层的主体性,也建构着中国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选择翻译《水浒传》而非其他中国小说,虽有时代背景方面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基于她本人对《水浒传》题材和语言风格的钟爱,以及作品本身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从译者主体地位的历史演变和《水浒传》英译的时代背景出发,对赛珍珠在题材选择、内容取舍以及书名翻译等方面的主体性进行了考证,指出她这种以"他者"边缘文化挑战"自我"中心文化的主观努力,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具有极高的解构主义价值和跨文化对话意义。  相似文献   

10.
《磨砺》的解构与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大不列颠文坛的焦点人物之一。她的早期小说《磨砺》在文学史上首次描述未婚单身母亲的心路历程,是解构与女权主义文本的典范。德拉布尔在作品里和现实生活中解构传统女性形象的同时,成功地建构了理想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生活。  相似文献   

11.
当代的许多作家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施玮作为基督徒是众多作家里的典型代表.施玮作为旅美华裔作家却将目光投向大陆,用西方的基督教传统来重新审视国人的灵魂和生活.《放逐伊甸》受到基督教文化很多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圣经》语汇的吸纳;(2)借鉴《圣经》的艺术形式;(3)宗教主题的书写.文章主要论述主题方面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儿童本位”论是贯穿于中国儿童文学百年历史的最重要的儿童文学观,它产生于五四时期,经过当代的理论诠释和创作实践,已经成为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儿童文学思想。近年,儿童文学学术界有学者提出了以“主体间性”来超越“儿童本位”论这一理论主张。本文认为,试图以“主体间性”超越“儿童本位”论的理论主张,没有真正理解“儿童本位”的本义,没有认识到在儿童文学这个世界里,儿童与成人之间,有着其他任何人际关系都不具有的特殊关系。在现阶段,“儿童本位”论依然是远比“主体间性”更具有历史和现实实践之有效性的一个方案。作为历史真理,“儿童本位”论在实践中,依然拥有马克思所说的“现实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3.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和随笔作家,还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她的经典之作《一间自己的屋子》被誉为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宣言,这本小册子较全面地反映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艺术思想,她以其女性小说家特有的直觉、细腻和机敏密切注视着妇女的辛酸历史和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力图用女性眼光、视角和笔触重塑女性形象,提出了男女双性同体的重要思想。她希望随着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发展,女权主义最终将成为历史的陈迹。两性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实现完美和谐人格的追求。双性同体预示了人类两性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为女权主义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伊迪丝·华顿是许多女性作家中的一位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代表作家。她的《快乐之家》描写了莉莉·巴特这个被上流社会排挤而自杀身亡的年轻女子,在不同的程度上描写了当代妇女的苦闷与烦恼,以及她们对幸福的追求。因而她当之无愧地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的先驱作家。  相似文献   

15.
凯瑟林·安妮·波特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和短篇小说作家。她创作的短篇小说尤为精巧。小说以极为细腻的笔法揭示出人物心理活动和状态,反映出现代生活中的人,尤其是女性的孤独、矛盾、不安和对自我的追寻。她的短篇小说因此引起国内外评论家的注意。评论家们主要从小说的主题,艺术手法,女权主义思想等来探讨小说的意义。本文作者主要定焦于她的短篇小说《偷窃》,通过钱包来透视这部小说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鲜鸡蛋     
《德国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集》为我们的阅读带来了一种新意:有短篇和长篇故事,有动物和魔法故事,还有逗人发笑和引人思考的故事;既适合喜欢自己读故事的大孩子,又适合喜欢听别人讲故事的小孩子。《新鲜鸡蛋》就是本书中的一篇故事。作者奥斯弗里德·普罗伊斯勒,是德国当代很有成就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我们现在就来读这篇故事。  相似文献   

17.
埃德娜是19世纪美国女权主义作家肖邦的传世之作《觉醒》中的女主人公.她不甘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欲摆脱男权统治,寻求独立与自我.面对强大的阻力,在无法实现理想时,埃德娜义无返顾地走向大海,以生命为代价维护既得自由.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这部作品,可以发现,在19世纪美国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妇女解放的道路荆棘丛生.  相似文献   

18.
"儿童"作为安徒生童话的中心叙事元素在《打火匣》、《伤心事》及《皇帝的新装》中得到不同层面的体现.安徒生深谙儿童心理,推崇纯真,视儿童为最宝贵的思想资源,是伟大的儿童文学大师.  相似文献   

19.
国外有些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者认为,作为通行版第一编附录的《音位学原理》不应该编入《普通语言学教程》,因为这部分内容索绪尔在三次普通语言学课程上都没有讲授过。而国内看重第三次教程的学者也赞同此说。我们通过对索绪尔两部《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对比研究,认为《音位学原理》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在第三次课程中也讲授过。我们还从学术史角度批驳了第三次教程编者认为索绪尔语言理论受胡塞尔现象学影响的观点,以及我国学者所持的索绪尔语言理论受格式塔心理学影响,或格式塔心理学受索绪尔语言理论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于1899年创作的小说《觉醒》通过描述女主人公艾德娜.庞蒂利埃的几个层面的“觉醒”,努力塑造了一位要求个人自由、敢于表达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敢于表达女性自我意识的“新女性”。然而,艾德娜的这些顿悟只能被看作是一种勇敢却痛苦的历程,远没有达到“醒”的目标。在寻求女性独立人格的过程中,她的许多梦想一个个地破灭,让她认识到,作为一位女性,现实中许多事情都超越了自己能够掌握的界限,她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她自己,最终迫使她彻底放弃自己的所求。作为一个创作和思想观念均先于时代的“新女性作家”,凯特.肖邦错误地选择了《觉醒》创作主题的时机,她的关于女性主体意识的探究是她同时代的人们无法给出满意答案的,也是她自己无法获得答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