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犁与《晋察冀文艺》 孙犁长期生活在晋察冀边区,我们读到过他1942年以前创作的《一天的工作》等短篇小说,却很少能读到当时他研究文学理论的文章。前些天翻读解放区文学刊物时,在《晋察冀文艺》和《华北文化》上,竟意外地发现了孙犁多篇未收入《孙犁文集》及《孙犁著作年表》的文章。这些佚文,多为文艺短评,以刊载于《晋察冀文艺》上的最多。现列佚文目录于下:  相似文献   

2.
文艺民俗学作为一门新学科,还停留在再现式研究阶段,视角显得单一。应置于意识形态、符号以及学科身份等维度下进行观照,同时警惕理论主义。在多维度视角下重建文艺民俗批评的设想,即文艺民俗的审美维度、意识形态维度和符号维度构成文艺民俗批评的三大维度,文艺民俗学研究才会融贯民俗学和文艺学两大学科,形成一门名副其实的新学科。  相似文献   

3.
文艺民俗学是介于民俗学和文艺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自十九世纪中期“民俗学”的兴起,为古老的“文艺学”开拓了新的视野,近半个世纪来,已有学者开始用民俗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文艺。当前,“文艺民俗学”的提法和论文已见诸书刊,但研究者寥寥,对文艺民俗学的范围、特点、源流和对象等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探讨。这里不妨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4.
<正> 最近,笔者读到一篇题为《普及鲁迅著作提高鲁迅研究水平》的文章,觉得里面涉及的许多鲁迅文艺思想研究的问题,包括把鲁迅既强调文艺的审美性又“赞同”文艺“也可以”“用于革命,使为工具的一种”的主张简单化为赞同“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等等问题,都还有待讨论,因此,特借编《鲁迅文论选》的机会草成此文,以向大家求教。  相似文献   

5.
民俗描写是新时期小说创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一个方面,一个阵容强大的作家群合力写出了新时期小说史上最为色彩斑烂、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页。运用文艺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小说创作,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新课题。什么是文艺民俗学?文艺民俗学是文艺学与民俗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不仅适用于民间口语文学的研究,而且适用于作家书面文学的研究。人是生活在变异着的民俗之中的。民俗环境是人的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民俗生活是人的生活的组成部分。作家们在构思  相似文献   

6.
陈启新教授著《中国民俗学通论》陈启新教授的新作———《中国民俗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今年上半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作者原在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1981年经批准中山大学复办了人类学系,随之调至人类学系任《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工作,并开展了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梳理文艺民俗学研究史的基础上,对当前文艺民俗学研究提出四条反思意见:意识形态维度缺失,符号维度缺失,学科身份模糊及理论主义。进而提出在多维度视角下重建文艺民俗批评的设想,即文艺民俗的审美维度、意识形态维度和符号维度构成文艺民俗批评的三大维度。  相似文献   

8.
《黑骏马》是一篇反映草原游牧文化的“文化寻根小说”,其在形式、内容和艺术感染力上都有独到之处.是专业文艺与民俗学相结合的一个较成功范例。小说在人物塑造、结构与情节构建、环境描写语言三个方面都运用了民俗的方式和效果,尤其是对蒙古古歌《钢嘎·哈拉》的使用,成为作品的一个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 五年前金风黄叶季节,在上海中日学者《文心雕龙》讨论会上初聆古田敬一教授关于对偶问题的宏论,印象殊深;今兹橙黄桔绿时候,又读到李森先生所译他的《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巨著,启益良多。应该感谢著者对吾国古典文艺研究的贡献,表扬译者为中日文化学术交流所建树!  相似文献   

10.
本刊上期《“桂林文化城”期刊简介(上)》介绍了十种期刊:《抗战文艺》(桂刊)、《文艺生活》,《野草》、《新文学》、《文化杂志》,《自学》、《创作月刊》、《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种子》。这期介绍十八种:《戏剧春秋》、《诗创作》、《文艺杂志》、《文艺新哨》、《当代文艺》、《国民公论》、《艺丛》、《青年文艺》、《大千》、《战时艺术》以及《文学译报》、《中国诗坛》、《人世间》、《诗》、《十日文草》、《自由中国》、《文学报》、《《明日文艺》;并在篇末,对“桂林文化城”的其它刊物,一并提及。  相似文献   

11.
杨守森副教授的《艺术想象论》是一部观点新颖、建树独特的文艺美学著作。在目前学术界有些沉寂,好书少见的境况下,读到这样一本书,确能给人精神振奋的感觉。艺术想象,作为文艺心理学乃至整个文艺学、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包含着人类思维的发展、构成等若干方面的秘密;关涉到文艺本体论、创作动力论、创作源泉论、创作形态论等文艺与审美活动的许多重要问题。选择这样一个基点探视文艺学与美学领域的规律无疑是十分必要而又异常艰难的。其必要  相似文献   

12.
广西民间文艺,面对新世纪的思考与实践农冠品广西的民族民间文艺,是广西一切文学艺术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创造.U构酸的广西民族文艺的亭台楼阁,是多彩的,令人注目的。《一幅壮锦》、《红铜鼓》、《刘三姐》、《金花银花》、《蛇郎》;《百鸟衣》、《寻找太阳的母亲...  相似文献   

13.
《汉唐风土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版)一书是青岛大学历史系李传军副教授的新作.李传军兼具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学术背景,师从我国著名民俗学者萧放先生研习历史民俗学,不断探索民俗学与历史学及相关学科交叉研究的可能性.本书是作者学习和实践历史民俗学理论方法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文艺民俗是文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与原生态民俗既有血脉联系又有不同。文艺民俗有三大特质,它们建构着被呈现在各种艺术样式中的民俗的共通性,由此使文艺民俗走向审美之维成为可能,进而使文艺民俗批评走出旧范式。  相似文献   

15.
数年之前,曾读到李锦绣先生的著作——《唐代财政史稿》,深为作者在已出版数部同类著作的基础上而有所创新,写出近百万言的巨著而叹服。今又读到作者的另一部新作——《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感叹之余,试对本书的几个特点谈一...  相似文献   

16.
有情趣的人     
马德 《社区》2011,(35):58-58
读《茶经》,读到“煮”一章时,陆羽一下子坐到了我面前。  相似文献   

17.
最近,由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陶立璠同志的《民俗学概论》一书,吸收老一代民俗学家的开拓性成果,利用当代民俗学,以及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的迅猛发展的文化背景,探讨了民俗学的范畴、特征、功能和方法诸问题,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学科意识。该书反映出我国民俗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开始体现出自己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8.
民俗学包含着广泛的研究内容,如有关信仰、习惯,传说,民谭、歌谣、谚语、谜语、儿歌等等均是其研究的范围。有关民俗的资料的采集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如希腊荷马史诗中包含了许多古代民谭;阿拉伯的《天方夜谈》、欧洲的《伊索寓言》、我国的《诗经》都包含了民间的歌谣;历代史籍也都记有民间的风俗习惯等。但这些仅能称之为“采集”,还谈不上研究。对民俗进行科学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初的欧洲,而形成一门完整的科学则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一八六四年,英国学者托马斯(W.J.Thomas)正式以“民俗学”(英文为Folklore,意为“民众”的知识)一词命名这一新的学科。在我国,民俗学的形成是在本世纪初,开端于一九一八年“北京大学歌谣调查会”和其后的“风俗调查会”的成立。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以一九二七年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会”为标志。民俗学会的出版刊物,研究成果影响很大,导致民俗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和国内许多民俗学团体的相继成立。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民俗学活动才逐渐由衰落而转入民族学研究中去。本文把民俗学起源到抗战一段时期称之为“早期民俗学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19.
王立  纪芳 《南都学坛》2004,24(6):124-124
传统文学的民俗学和泛文化研究,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王焰安先生的近作《桃文化研究》即是此类研究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20.
陈菡 《今日南国》2007,(11):58-59
80“女生贾梅”的创作者,是一位用纯美的文字滋养孩子们心灵的可亲的女作家。现在回忆起自己初中时代,每每从一期期的《少年文艺》杂志上读到秦文君作品的欣喜和幸福感;回想起嘴里嚼着话梅,手中捧着《男生贾里》和《小鬼鲁智胜》的青葱岁月,心里便会泛起甜蜜的涟漪……秦文君女士的文字伴随着“80后”人走过的童年与青春,她的名字镌刻在极少被理解的一代人永远的记忆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