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本文引入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义利观对企业公民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公民实践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本文首先分析企业行为的义利二重性,然后构建企业公民行为的义利模型,提出企业公民行为是企业内部义利选择和这种选择影响下内外利益权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吴斌 《经营管理者》2013,(3):335-335
<正>英国作家查·霍尔曾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由此可见,思想不仅决定了个人的命运,更是对企业和集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和格局日趋复杂,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推进,科技文化变革不断深入,员工思想观念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正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内外环境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正>儒家非常重视义利问题,提出了"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程氏遗书·卷十一》),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在儒家看来,义与利作为密切相关的一对范畴有其特定的含义,"义者,宜也"(《礼记·中庸》),"行而宜之之谓义"(《原道》),义是指与宜相通的行为指向和行为方式,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而利是与义相对的,主要指个人利益,即私利。儒家的义利思想博大精深,不仅有深刻的思辨性,也有广泛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如何正视和处理义利的矛盾,不仅关乎自己的心性修养即内圣问题,也关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即外王问题。儒家的义利关系之辨不仅推进了当时的政治建设,对今天的廉政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心态,简言之是人的心理状态,是指人们对事物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对我们的思维、言行具有导向和支配作用。心态会影响一个人的生理状况、行为选择和能力发挥,是人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心态决定人的状态,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当前,领导干部面临的挑战多、压力大,要想很好地履职尽责,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状  相似文献   

5.
赵凤琴 《经营管理者》2009,(18):256-256
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家义以生利、见利思义、以义为上等义利观的分析,阐述了现代的企业应该怎样借鉴古文化正确协调与社会、国家间的关系,应遵循什么样的经营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及现代企业经营的价值道德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6.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从个体行为和动机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机制,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影响个体"两型行为"(即资源节约行为和环境友好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基于态度—意愿—行为的理论框架建立了这些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付出意愿以及对"两型社会"建设现状的满意度直接影响他们的两型行为,并且在各种影响因素与两型行为之间起着中介变量的作用。那些对环境风险感知高、健康意识强、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影响他人、且高度自尊的个体,会有更多的两型付出意愿和两型行为。因此,"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因素,寻找推动两型行为的有效措施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背景下CSR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当今,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已经成为企业获得消费者认同和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尽管现有研究已经证实,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确实存在显著影响,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在消费者层面的影响机制、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心理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对这些问题的实证研究则更是缺乏.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包含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良好公司声誉、消费者企业认同和消费者购买意向在内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不仅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可以通过良好的公司声誉和消费者对公司的认同感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而且,间接作用的强度要远远大于直接作用;公司声誉和消费者企业认同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购买意向起影响作用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8.
很多研究者关注企业组织环境下个体如何获取和输出知识、以及个体获取和输出知识与其前因和结果的关系,但是,这些研究至少在以下两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未考察个体获取和输出知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二是鲜有研究将获取知识和输出知识同时纳入研究范畴中。本研究的目的正是希望针对以上问题,考察企业环境中个体获取知识能力和输出知识能力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对216个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人获取知识能力能够提升个人组织公民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输出知识能力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相关理论,而且为企业推动组织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管理实践中,只有在组织中对人们"获取知识"和"输出知识"齐抓共管,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组织公民行为,更好地建设学习型组织,推动组织的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指数"的概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用来反映事物发展的某种状态与趋势。"指数"能够反映社会趋势、行业走势、企业景气等情况,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显然,"指数"具有"影响"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们的行为。在宏观的层面上,许多部门就是靠制定和公布各种各样的"指数"来影响公众、矫正群体行为的。其实,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领导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判断与行为越来越受到"指数"的影响,越来越  相似文献   

10.
企业声誉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彧彧  娄卓  刘军  宋继文 《管理学报》2009,6(3):348-353,389
在拓展企业声誉的态度结构基础上,借鉴"态度-行为"模型,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企业声誉态度的形成影响因素,即企业声誉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的作用.对261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情感导向的企业声誉态度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的影响最大,企业声誉的行为倾向因素对口碑传播行为存在显著影响,而认知因素的影响不明显;对企业特征包括发展、吸引力、质量和责任的感知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声誉的各方面.另外,责任、发展和吸引力感知三者通过情感态度影响消费者口碑行为,质量、发展和吸引力感知三者通过行为倾向态度影响消费者口碑行为.  相似文献   

11.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归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归于理论,探讨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归因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事件的实证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利他归因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企业态度和产品感知质量,而利己归因会负向影响企业态度和产品感知质量,并且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归因经由企业态度、产品感知质量的中介,影响产品态度和购买意愿.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降低利己归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开始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SR),企业履行不同的CSR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CSR行为方式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共赢等问题是现有文献的研究断层。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检验了产品相关责任行为、慈善行为、公益实践这三种CSR行为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CSR行为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和慈善行为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提升作用显著,其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的影响作用最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慈善行为中,产品与CSR行为的匹配性对消费者的品牌评价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理论创新点在于,测量了产品相关责任、慈善行为、公益实践三种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差异,进一步分析了CSR行为与产品的匹配性在善因营销和捐赠行为这两种慈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不同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进行CSR决策提供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路娜 《经营管理者》2013,(2X):369-369
我国古代义利观的争论由来已久,占主流地位的是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我国古代义利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动吸收古代义利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益的一面,摒弃有害的影响,让传统思想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年轻干部选拔社会关注、影响广泛,坚持什么样的导向,不仅会引导年轻干部怎么看、怎么干,而且对整个干部队伍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必须创新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导向。对年轻干部,不能在业绩、贡献上求全责备,但在品行、能力上不可降格以求。在道德品质上,要重政治立场,看能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群众感情,看能不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相似文献   

15.
赵升 《领导科学》2003,(20):36-37
道德行为是道德风尚在一个组织和社会形成和传播的基本动力。由于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领导者在道德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学者阿尔·基尼认为,道德的形成过程包括四个步聚:(1)作为社会的人,我们主要是通过对我们有影响的其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如何做人做事的;(2)当他人的行为经常如此并且受到同龄人的肯定时,我们会效仿其行为;(3)当我们的行为受到他人的肯定时,这些行为会变成我们的行为习惯;(4)对我们的行为进行反思、评价和选择。约翰·杜威认为,道德与传统习惯是有明显差别的,道德实质上是一个思考性的行为。在人们对行为进行评价之前,道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968位不同企业的高层领导者的问卷分析,检验了企业高层领导者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风险承担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层领导者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与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风险承担行为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功效,且风险承担行为在高层领导者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高层领导者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通过风险承担行为对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间接功效.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状况的日益恶化会影响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社会,社会资本不仅对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加强或减弱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减轻了收入差距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尤其体现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农村地区。收入差距通过减少医疗资源的配置从而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社会资本却通过其促进民间借贷和亲友间转移支付的作用,以及其对医疗资源获取和保健行为的正向作用,充当了收入差距扩大负面影响的"缓冲剂"。  相似文献   

18.
正制度作为一种基于人的有一定目的的主观建构存在物,不仅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寻求个人与群体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更是人类恰适认知人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理性皈依。制度之所以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行为,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条文性内容)和制度运行必然会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与认同。这种"基于人的自发主观认同和自觉心灵皈依"不仅确保了制度得以延续存在,而且正向赋予其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毫无疑问,任何强力、物质的驱使和诱惑均不能使制度  相似文献   

19.
企业管理者的仁爱思想包括"推己及人"的人本观、"以和为贵"的中庸观、"以义为上"的义利观、"克己复礼"的修身观等。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核心,应保持一颗仁爱之心,以爱管人、以义制利、乐善好施、天人合一。提升企业管理者的仁爱认知水平,加大对仁爱缺失行为的惩罚力度,鼓励支持仁爱之举,可以成就企业辉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刮忘义、唯刮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真领会《决议》的这一精神,重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经济行为的调控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