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型世言》词语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型世言》是一部刊行于明代末年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共40回,钱塘陆人龙撰.专家们认为,它在中国小说史上可与《三言》、《二拍》相提并论.因而有明季白话短篇小说应以《三言》、《二拍》、《一型》(《型世言》)为代表的说法.《型世言》在我国已经遗佚了四百多年,1987年才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图书馆被重新发现,书中的大部分篇目虽然都可在《型世言》的“剽刻本”如《幻影》、《三刻拍案惊奇》等书中寻见,但由于传世的《幻影》、《三刻拍案惊奇》等均为残本,并且对原著又多有截割和改易,甚至连作者的姓名也未予保留,其研究价值是…  相似文献   

2.
《型世言》奇花重芳,改变了晚明话本由《三言》、《二拍》,色领风骚的既定格局,形成了“三言、二拍、一型”三峰耸峙的新局面。较之《三言》、《二拍》,《型世言》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更广阔,叙述方式和叙述技巧继承唐宋以来的白话文学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晰的“有意为小说”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型世言》:话本小说的又一重大发现张兵一年前,我为《古代小说评介丛书》写过《话本小说史话》、《凌初与“两拍”》、《文康和儿女英雄传)》等三本小书,当时,曾对有关历史典籍中著录的“《幻影》又名《型世奇观》”一语以及被人称为“两拍”续书的《幻影》、(或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型世言》与"三言二拍"体制、来源、语言以及叙事的比较,探寻其在艺术水平上的差异,认为《型世言》的艺术成就在某种程度上要逊色于"三言二拍",体现出较浓的文人参与创作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型世言》回避女性正常的爱情与情欲要求,宣扬残忍的节孝观,极端贬抑女性才情,走到了人性的反面。与同时期略早出现的“三言”、“二拍”相比,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型世言》呈现出倒退趋势。究其原因,这与编撰者的生活环境与境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第一部禁毁小说《剪灯新话》摭谈薛贞芳,林风关键词:禁毁,异端,教化,流传中国的第一部禁毁小说是明朝初年的《剪灯新话》。这是一部典型的才子传奇小说集。它虽然没有稍前的《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以及稍后的《金瓶梅》、《西游记》、《三言》。《二拍》有影...  相似文献   

7.
《型世言》是一部淹没近四百年的明代拟话本小说集,是话本小说大系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它再次面世的时间短,只有十多年,它在通俗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及通俗性的具体表现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通俗的内容,“为市井细民写心”;二、通俗的目的,“暴露劝惩”;三、通俗的手段,“俗中求雅”。从分析中我们也可看出,它与“三言二拍”在通俗小说发展史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论《三言》、《二拍》的通俗文学品性孙丽华《三言》、《二拍》是民间说话与文人小说相融合而产生的通俗文学杰作。以往对它们的评论研究侧重于对它们的社会思想内容的体认,这种片面的批评方法阻碍了人们对《三言》和《二拍》作为通俗文学的基本属性的认识,自然也无法达...  相似文献   

9.
从“三言二拍”在入话、正话中利用唐代小说素材方面的情况考察 ,可得到一系列相关结论 :“三言二拍”三分之一的卷目取材于唐代小说 ;具体素材出自唐代小说原作及宋、元、明时期的野史笔记、话本、戏曲等各类著作 ,冯梦龙的《智囊》、《情史》等书是重要的取材中介 ;《拍案惊奇》的创作特点与“三言”一脉相承 ;《二刻》则以取材近世为主 ,较多体现了自主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术界对<型世言>的研究,大都将其与<三言>和<二拍>进行对照,认为<三言>和<二拍>宣扬情欲,肯定个性,是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而<型世言>由于内容中充满了很浓厚的道德说教,是彰扬儒家传统道德,因而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较大.其实,<型世言>不仅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也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影响.虽然有很浓厚的道德说教,但其在披着道德说教的外衣下,反映了真实的世俗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三言”,是十七世纪二十年代(明代天启年间)问世的,由冯梦龙(1574——约1646)编纂的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以下简称《喻》)、《警世通言》(以下简称《警》)和《醒世恒言》(以下简称《醒》)的总称。三部书包括一百二十则短篇小说,共约一百五十万字。“两拍”,是稍后于“三言”出版的,由凌濛初(1680——1644)创作的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以下简称《初拍》)和《二刻拍案惊奇》(以下简称《二拍》)的总称,两部书共八十篇,内有一篇重复,一篇为杂剧,故实为七十八篇。“三言”所收前代话本篇目较多,大多为宋元旧本,明代故事只占二十八篇,但应该看到,即使是宋元旧本,由于经过民间的流传,又出自生活在明末的冯梦龙的编纂加工,也已程度  相似文献   

12.
《资冶通鉴》标点献疑邱进之“标点资治通鉴小组”点校本《资治通鉴》是建国以来古籍整理的一大成果,造福当代,泽及后世,其功甚伟;惜乎其中句读,尚有若干可以商榷推敲之处。笔者不揣冒昧,在此拈举数则,以就正于方家。一、秦纪三、二世皇帝二年:李斯闻之,因上书言...  相似文献   

13.
<型世言>和<三言><二拍>之创作非如学界通常所认为的,一受程朱理学之影响,一受阳明心学之影响.程朱理学、阳明心学非对立之学说,其伦理指向是一致的.<型世言>中体现出的也不是传统的儒家道德规范,而是已经世俗、功利化了的儒家伦理道德.阳明学说兴起后儒家伦理通俗化的运动,儒家思想在由上层向下层传播时所发生的世俗化转向如蒙书、功过格等的价值取向,构成了晚明拟话本小说创作的思想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
晚明纵欲之风盛行 ,从人君到百姓 ,从世俗人间到空门净地 ,莫不如此。“三言二拍”对此有充分的描写。这种纵欲之风固然是一种堕落 ,但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反抗禁锢的一种过激行为 ,还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三言二拍”与《十日谈》相比较 ,表现出东西方历史积淀的伦理心态迥异。  相似文献   

15.
开拓宋代史料的视野与《三言》、《二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往往因《三言》、《二拍》成书于明代而将其视作研究明代历史的史料。其实《三言》、《二拍》中一部分脱胎于宋人话本,是可作宋代史料使用的。宋人话本并无原始的宋本传世,现存的多系元明时期刊印,故后人的窜改就势不可免。《三言》、《二拍》中若干取材于宋人话本者,往往成为宋元明三代社会生活和名物制度的杂烩,这是使用此类史料时必须注意的。  相似文献   

16.
戴永增 《中华魂》2014,(19):53-54
《大爱育人中华魂》,原本是去年香港凤凰卫视台播出的、关于徐特立的一部短片。今年春天,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响力》栏目计划拍一部4集文献片,片名初定为《先生之风》。我看了拍摄文本初稿,深感徐特立师表风范,再现了大爱育人之风,乃中华之魂也。  相似文献   

17.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题材小说生动地展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商业活动及商业繁荣下的社会生活,可谓“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文章根据《三言》、《二拍》中涉及到的微商的相关故事,梳理出徽商在钱财方面的观念,阐释了他们在钱财的作用、如何获取钱财以及钱财的使用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青心才人《金云翘传》主架王翠翘故事及其形像,杨晓莲女士文章《论<金云翘传>的传承及主题思想》,说是缘于徐学谟《王翘儿传》,同其他有关王翠翘的作品关涉不多。但是,有研究家指称青心才人小说系“本于”《三刻拍案惊奇》(《型世言》、《幻影》)第七回。 笔者同意杨文观点,并认为《金云翘传》与《型世言》第七回无承传关系。后者许多徐海情事采自徐学谟同时人、亦即王翠翘、徐海同时人茅坤所撰《纪剿徐海本末》;茅坤为胡宗  相似文献   

19.
“三言二拍”中,以小物件结构全篇的文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型,其物件常常具有隐喻性,既起着缀合情节、贯串人物的作用,同时又承担了“隐藏意义”的功能;二是《李公佐巧解梦中言》型,物件是非隐喻的,其本身仅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要件。  相似文献   

20.
《型世言》真实地反映了晚明的社会生活,再现了晚明动荡不安的国势,对于晚明朝廷上宦官乱国、边境上女真族危及大明安危、东南沿海倭寇猖獗乃至于浙江海啸等重大事件皆有反映。《型世言》是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重要作品,颇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