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对财政支农政策影响农民收入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农村产业结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农村产业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角度研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以江苏省为例,选用农村产业结构层次系数考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衡量农民收入状况,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民收入增长变化的Granger原因,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加快。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通过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农民收入增长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Granger原因,反之也不成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都对农村收入增长具有不利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仅未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反而起到了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出发,以陕西省197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以科教文卫经费的支出代替,人力资本存量以人均邮电业务量、每万人医生数和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来替代,采用OLS最小二乘估计,进行计量检验.得出结论:科教文卫的投入、人均邮电业务量、每万人医生数对农民收入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有利于地区发展能力提升的人力资本因素能极大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的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农民增收的核心影响因素,是探寻农民增收路径的前提.文章以安徽省肥西县为研究样本,选取了12个对肥西农民增收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主成分回归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现阶段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交通便捷程度为主的“外生带动型”因素,对肥西县农民收入影响较大,而以农民综合素质为主的“内生自主型”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相对较小,但也为农民收入的未来增长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变化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文章指出,在采用以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问题上,宜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回测检验的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云 《统计与决策》2011,(18):101-103
大力发展农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我国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长期处于较低状态,有必要对其进行评价。文章采用金融计量分析中的回测检验法,对相应模型进行修正改进,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单指标评价方法,在对西部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农民收入进行数据描述统计的基础上,运用回测技术进行评价实证,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2001-2015年我国及其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医疗、道路、通讯、科技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医疗的作用最为突出,同时,全国及其东、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村电力在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教育和通讯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方面具有负向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各类基础设施对其的贡献大小有异.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桐庐县农民收入总体增长较快,并呈现出家庭经营和务工经商成为收入主体、非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等特征。当前,桐庐农民增收具有基础坚实、工业快速发展等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农民收入不平衡、农业经营受资源和市场限制等不利因素。建议采取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综合效益、发展非农产业等措施促进桐庐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不能低估农业结构调整的增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持续回落的情况下,浙江、福建和山东等省农民收入仍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为总结三省农民增收的经验,进一步探讨农民增收的途径,我们对三省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的主要结论是:(1)"农业结构调整+非农产业发展+城市化"是三省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市场经济和家庭经营有机结合,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可能;(2)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微观增收和宏观减收的不对称性正是市场经济起作用的表现,不能低估农业结构调整对其他产业产生的增收效应;(3)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城市化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城市化是有条件的,不能急于求成,(4)要高度重视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民的总体素质,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城市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对基钦周期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增长库存周期"的概念,并通过实证研究印证了增长库存周期是中国短期经济活动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与增长库存周期相匹配的中国经济短周期;同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验证,发现中国经济活动中的短周期导致了增长库存周期这种典型经济运行特征.这两种周期现象相互印证,为我们进行经济周期短期行为特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文章在分析农民收入的增长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五条破解增加农民收入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1978~2007年三十年间全国和辽宁省GDP数据入手,在具体研究了辽宁省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协同性的同时深入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及其成因,并借助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辽宁省经济增长波动的机制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辽宁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波动的冲击响应最为灵敏;对消费波动冲击的响应存在2年左右的滞后期:对出口波动正向冲击响应的持续时间较长.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在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保持辽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初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历史统计数据,采用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总量提高和收入结构优化,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各种模式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民增收视角的财政农业投入结构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1980~2006年度国家统计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对农民收入影响力最大,科技三项费用投入次之,支农支出影响力最小.研究认为我国农业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增大农业投入总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经济收敛模型对武汉城市圈1999~2010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用人均经济变量的变异系数变化得出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存在δ-收敛;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得出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是存在条件β-收敛,收敛速度在2.2%~3.3%之间。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圈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单位根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农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是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促进农产品进口,而农产品进品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提高农产品品牌资产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文章构建了基于消费者的农产品品牌资产模型和农产品市场产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农产品品牌资产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国内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对FDI在我国对经济增长及国内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FDI的进入并没有对国内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及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单位根、协整检验方法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根据西北典型地区甘肃省份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西部甘肃地区存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机耕面积、农机投入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最后,对构建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良性促进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