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历史性的决策和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所要解决的是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解决的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复杂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表明,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的不竭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3.
从思想渊源上来看,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理论源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二者是源和流的关系,它们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 1世纪的"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课题,以及一系列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成果和集中体现 ,是面对新情况 ,新问题 ,提出和探索新结论的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7.
"主题"既不同于"基本问题",也不同于"主线",它更接近"主旨"的含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在表述上是一致的.但其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是指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8.
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同时,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及原创性的理论创新,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回应时代变化和实践需要为立论的重要基础,对"与时俱进"和党的"先进性"内涵的深刻阐释最集中地体现了理论发展创新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三个代表"反映了对党和国家的工作的根本要求,成为党建、治国的行动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邓小平理论之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总结怎样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过程中提炼升华而形成的.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并由此上升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沿着这样一条思路最终升华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1.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列宁、毛泽东做出了理论新贡献.邓小平则正确处理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与"新情况"的关系问题,在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同时,也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简单说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一个哲学基础"、"一个主题"、"四论"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简明回答,揭示出了社会主义的全面内涵.就这两论被提出的方法、视角及其涵义而言,蕴含丰富的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理论的先进性是党先进性的一面精神旗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索,逐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形成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这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通过理论的先进性来保持党的先进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江泽民、胡锦涛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是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课题以及一系列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具备科学新理论的所有要素,形成了逻辑严密的系统。  相似文献   

16.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观点,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全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长期没有搞清楚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进一步探索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其重大意义。论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点。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主义分析,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关系中把握住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重大发展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崭新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它回答了什么是执政党 ,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党的十七大在“邓小平理论”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是“广义邓小平理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则为“狭义邓小平理论”,并在回顾了“邓小平理论”概念形成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对“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作“广义”和“狭义”理解的六个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