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主要研究基于物联网CC2530的智能精细农业控制系统,采用新型温湿度采集传感器、光敏采集传感器及智能主板(协调器)进行主体搭建,并由RS232转RJ-45的连接方式与主机或网关连接。从系统实现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三个方面进行描述,通过星型拓扑结构ZigBee网完成节点与节点之间、节点与协调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利用温湿度采集、光敏采集传感器等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由协调器控制和调度电机、空调机和灯光等设备。目的是实现新型农业中的自动化控制,改进农业生产效率。系统通过大量实验,完成了协调器的总控作用和各节点的采集及调度工作,实现了从采集到传输、处理,再到调度的自动化流程,并在实验中得到了性能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需要对其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控。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海洋环境监控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基于CC2530的模块及感测模块、传输电路;软件部分通过Socket实现传感器数据远程采集,使用node.js技术实现传感器数据的本地采集功能;基于Web技术开发了前后端管理和展示页面,实现了PC机和移动终端上跨设备的海洋监测数据的实时展示和查询。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Zigbee技术与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基于Arduino平台的集射频识别、环境参数采集、工业控制于一体的WSID(无线传感器射频融合网络)小型控制器电路方案。详细阐述了主控电路板Arduino,有源RFID读写模块Nrf24LE1和Zigbee模块CC2530电路设计;以及系统嵌入式程序和上位机软件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楼宇现场温湿度采集和信息共享不及时等缺陷,研究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楼宇温湿度监控系统.系统基于高性能、低功耗的STM32F407主控制芯片设计,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Wi Fi模块和云平台组成,实时采集各温湿度传感器节点信息.当温度、湿度达到设定阈值时,系统自动进行调温除湿.通过云平台交互,实现远程控制中心和移动终端对楼宇温湿度信息的监控.系统结合移动终端,将有效提高系统的自动化、人性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温室和养殖孵化等场所需要及时监测环境温湿度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温湿度传感器网络节点。主要介绍了节点的软硬件设计,详细阐述了DHT11温湿度传感器的时序。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以超低功耗MSP430F122单片机为核心,配以DHT11和无线RF收发芯片NRF401实现了节点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可靠的数据传输。节点具有功耗低、成本低、体积小、集成度高、工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微处理器是传感器节点的核心,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节点本身携带的能量有限。寻找最佳配置和最好性价比成为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微处理器节点、电源模块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组网通信技术的的温室大棚烷径类气体异常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和协调器模块组成,支持多点气体浓度信息采集,气体阀门开关控制功能.系统基于ZigBee模块cc2530设计,采用ZigBee组网通信2006协议栈组网.实验调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传输可靠,能满足温室大棚对烷径类气体异常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健康监测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本文给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心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该系统利用INA118仪表放大器对心电进行放大;采用Jennic公司的JN5139芯片设计微型无线传感节点,网络采用Zigbee协议。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的特点。对人体进行的实测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实时心电监测。  相似文献   

9.
ZigBee是一种全新的低复杂度、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完整的协议栈只有32 KB,且可以嵌入到各种电子信息设备中.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本身要求的技术特点,所以ZigBee技术作为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无线通讯是切实可行的.我们通过应用ZigBee技术来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利用星型拓扑结构组成无线网络,对居民小区燃气表数据无线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实现了该设计目标,因此为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以CC2430为核心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大棚系统的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连接及其软件设计。系统对大棚里农作物生长的温湿度、光强度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计算机上进行实时监控,当大棚里的湿度过低时,温湿度子系统就会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将数据发送至计算机,主程序系统会显示出提示信息,启动浇灌系统,因为温湿度子系统实时地检测大棚里的温湿度并且实时的与计算机进行通信,所以当湿度达到要求时,系统会停止浇灌,实现了农业的智能化。该系统是基于C/S架构、采用C语言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C6415的嵌入式通信协议栈的实现方法。协议栈以TCP/IP/PPP为主,底层设计物理层协议,通过McBSP与信道调制解调的DSP进行数据帧收发,实现多DSP互连传输数据和物理信道状态通告;上层增加会话层,数据通过PCI总线接口与主机应用层协议进行通信,在DSP内部采用μC/OS-II完成多任务的调度管理。在Windows 2000上用Driver Studio设计实现cPCI的WDM驱动。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栈具有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传输速率高、回路延迟小的特点,符合设计要求。以之为基础开发的协议栈软件实现了远程测量通信。  相似文献   

12.
无线网络必然要与Internet结合,实现移动用户手机上网,对无线应用协议栈WAP中各协议的性能进行仿真就显得非常必要,该文基于对WAP协议栈中的WTLS协议的仿真,评估了WTLS协议;并利用OPNET软件对该协议建立网络拓扑、建立节点模型等,给出了WTLS协议在用户节点数、用户节点通话时间以及信道速率变化等方面的性能仿真结果,重点指标包括对需实时响应的信号有重要影响的分组延迟、响应延迟变化量及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3.
基于快速以太局网中分布式并行服务器通信特点和对网络协议栈的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操作系统传输协议。该协议在维持通用编程接口的同时,精简网络协议栈底层的冗余操作,减少操作系统干预和协议自维护开销。在8个节点的服务器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分布式操作系统传输协议获得比用户数据报协议更小的往返延迟和系统开销,应用环境下有约20%的增益,能有力地支持系统扩展和大并发访问服务。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梯度和成簇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确定了协议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梯度的高效节能成簇路由协议(GBCRP)。采用基于跳数的梯度建立、能量相关的成簇算法、关键节点转发和功率自适应的簇头路由等技术,解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能耗和路由失败而导致的数据传输可靠性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有效地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针对不同密度的传感器节点,网络生命周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该协议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保障。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寻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CAWSN路由协议。将有线P2P网络的结构化分布式哈希表(DHT)思想与CAN算法引入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使节点之间以广播的方式直接进行信息交互,共同完成感知任务,减少了单一节点工作量。通过ns2网络模拟实验平台对该协议进行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CAWSN路由协议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加湿器人工操作频繁、欠缺智能化的缺点,设计了一种以SHT21温湿度传感器为核心的智能加湿系 统。系统由湿度采集、中央控制、显示输出和加湿控制4个部分组成,利用89C51单片机对SHT21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系统依据处理后的数据对加湿过程进行控制,同时把数据反馈给显示装置进行可视化输出。测试结果表明,加湿器系统 能及时、准确的测量环境温湿度数据,并根据系统预设值,控制加湿器正常工作,实现加湿器智能湿度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STC89C52RC单片机为中心控制器件,设计了温湿度检测系统,系统包括温度传感模块、湿度传感器、单片机编程模块、显示模决、控制模决五部分.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工厂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并将具体的数据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温湿度检测灵活、精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系统为核心,采用S3C2410芯片为核心处理器,以CC2430芯片为各控制、采集、协调器节点的智能家居闭环系统,给出了系统架构、硬件模块、系统软件和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对系统各部分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各部分运行正常,最终实现了以处理器自行控制、维持的智能家居闭环系统。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协议未全面考虑节点位置、休眠、剩余能量的影响,且依赖于GPS等基础设施获得节点绝对位置,导致网络成本高,能量有效性不足。该文在DEAC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布、稳定、高效节能和利用邻近相关信息数据融合及节点休眠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协议(SEENRT)。该协议利用剩余能量信息,平均各节点能耗负担;利用邻近相关信息和节点休眠,降低覆盖冗余,减少网络能耗。试验结果表明SEENRT协议和LEACH、HEED和DEAC协议相比,能有效地降低网络能耗、平均节点的负担及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以STM32CPU作为控制核心,基于CAN总线协议的汽车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介绍了其温度采集节点与中心信息显示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