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民俗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涉及语言艺术等方面的习俗,通常称“语俗”。 语俗有广狭两义:凡以语言作民俗内容的直接载体或转递媒介者,属广义;通过民间语言,尤其口语,直接传承民俗内容者,属狭义。广义“语俗”囊括所有涉俗的语言文化,如口头的、书面的,社交常用的、艺术鉴赏的,等等。口头社交一类,即所谓“民间语言”,是语俗中的日常交际部分;艺术鉴赏一类,即所谓“民间文学”,是语俗中的形象表达部分。民间文学常被分立出语俗,划入民间文艺学的研究范畴。它通过语言赋予艺术形象与想象,但毕竟与诸多民俗意念难解难分,有的还与民俗活动、仪式等连成一体。它其实是语俗中的一个特类。狭义的“语俗”,通常即指除此之外的“民间语言”这一大类。  相似文献   

2.
俗信是被大众广泛认可并参与的民间信仰,就其本质来说属于“生活经验的累积”。但是其中有些经验是科学的,有些经验则是非科学的。其表现,在民俗学上称为“俗信事象”。随着科学的发展,俗信中那些不科学的东西,必然地被淘汰,从而被科学的“生活常识”所代替。结合防治非典,对相关民间俗信事象进行研究,是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三峡民间茶俗表现为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对茶俗现象的考察研究 ,笔者认为 :三峡民间茶俗属于区域性茶文化宝库中的精品 ,具有地方性、传承性和可欣赏性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21日至25日,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K.R.I.)在都江堰市举办了“中国民间信仰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四川、重庆等省市和韩国的与会学者及领导50余人,提交论文34篇。开幕式上,项楚教授作了提纲契领性的讲话,指出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研究价值等,颇予人启迪。之后,学者们发表论文并进行探讨。一、关于雅俗、正邪的关系,民间信仰的定义。儒家衡量“雅”“俗”的标准,乃是否符合儒家的圣王及其确立的礼教道德文化;《荀子》首先使用的“风俗“一词,本包含上“风”、下“俗…  相似文献   

5.
一、俗语词的特点民俗语词,简称俗语词。俗语是古代传下来、民间老百姓常讲常说的语词。郭庄贻先生说:“古代人的口头语词,也叫俗语词。”①关于俗语词的进一步解释,曲彦斌先生说得好:“在‘俗语’这词里,俗则是‘约定俗成、通俗、流行’的意思。”②狭义地说:俗语词只是“集中地体现着民族风俗习惯”的语词。比如:“龙抬头”、“唱白脸”、“三姑六婆”、“牛郎织女”等等。广义地说:互切具有口语特点的语词,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甚至江湖切口、隐语、行话等等,都是俗语词。我们这里讲的俗语词,就是广义的俗…  相似文献   

6.
唐代端午节庆探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端午节庆的礼俗,宫廷与民间有共同之处,又不无差异:宫廷活动以互赠礼物为主,民间活动以南方竞渡为特色。这种差异,源自唐代宫廷较多地承继了北朝宫廷的习俗,而北朝宫廷则沿袭了传统的汉廷礼仪,其节俗意义重在避邪;民间的南方竞渡具有悠远的民俗传统,其意义已由祈禳而转化为人物纪念,被赋予了情感意义,充分发挥了节俗的娱乐功能。唐代宫廷与民间在端午礼仪上的同异,反映了在地理因素中南北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唐宋词史上,“雅”与“俗”的交互作用推动了词的嬗变。由于时代审美观念不同,唐五代北宋词坛上“雅”与“俗”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就创作主体而论,文人词为雅,民间词为俗;就审美趣味而论,士大夫审美情趣为雅,市民情调为俗;就词的功能而论,歌者之词为雅,诗人之词为俗;就词人的品行而论,高洁为雅,低下为俗。  相似文献   

8.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唐代林杰写的七夕风情诗《乞巧》。乞巧节俗反映了劳动人民向勤劳手巧的织女学习劳动技能的强烈愿望。但在闽南、台湾和广东的大部分地区民间,七夕独特的节俗却是有趣的保健习俗,而乞巧反不热闹。这是为何?《台湾风物志》载:“中原妇女有乞巧之习。但台湾不产棉,妇女少问红事,且此月恰为全年农事最忙时,故台湾人不重七夕。”但是,台湾民间却是传承了台胞重点祖居地的闽南地区的习俗,每年七夕尤重食疗保健。  相似文献   

9.
刘德龙、张廷兴、叶涛等民俗学者撰写的《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一书,2002年2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34万字,100多幅插图,分为总论(论俗信)、传统节日俗信、人生礼仪俗信、衣食住行俗信、社会  相似文献   

10.
陈竟 《社区》2008,(8):27-27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老鼠经历了图腾神崇拜、精灵神崇拜、生殖神崇拜、吉祥神崇拜的发展过程。在中国年节民俗艺术(剪纸、年画、面塑等)中,鼠文化是个重要的主题。尤其在年俗剪纸中,表现老鼠的形象随处可见。传说天地之初,混沌未开。老鼠勇敢地把天地咬破,使气体流动,阴阳从此分开,民间俗称“鼠咬天开”。农妇们巧妙地剪了老鼠咬破合碗或顶开合碗,以合碗象征天地,阴阳交合,生育万物,这里的老鼠成了开天辟地、生育万物的子神。  相似文献   

11.
路地选择“以俗为雅”为其诗学的美学追求。其“小诗”理念,与民间俗文化“大道至简”的审美观暗合。而“小诗”中的微观元素诸如象、境、韵、体也被其表征为“俗物”“凡境”“合辙韵”“民间文艺体”。但通俗表象充当的只是畅情达意的前提或是通向雅致的过渡。路地真正追求的乃是“以俗为雅”,或说“化俗为雅”。通过哲思的贯注、思理融入伦理、心灵真光的照耀,路地营建了理趣、德趣、灵趣交织的雅境。这种俗象加雅蕴、“以俗为雅”“雅俗共赏”的诗艺取向,既是“宋诗美学”的延续,又是满族俗文学的延伸,是满汉文学传统共同化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唱新闻”是一种源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民间口头新闻传播形式,出现于南宋时期的浙东地区,清末民初发展成为一种说唱艺术并盛行于象山等浙东地区。浙东“唱新闻”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邸报之兴盛及浙东繁荣的新闻传播活动为“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唱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丰富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与同源俗文化曲艺形式的民歌和“画新闻”比较而言,“唱新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底蕴深厚、口口相传的传播优势,但在流传过程中也体现出其代表作品少、新闻传播功能减弱等不足之处。近年来,“唱新闻”说唱艺术逐渐向“宁波甬剧”“小热昏”等形式发展演变,同时创新地融合不同剧种和乐器,不断满足新时代民众曲艺欣赏的审美需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保护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单身女性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是由于地方政策的限制和司法实践的否认,这种做法的合法性存疑,也不符合社会现状和生育政策导向。结合社会生育观念转变、结婚率下降和人口安全等因素,单身女性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已具备社会基础。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根据“下位法不得违反上位法”的规定,上位法并没有限制单身女性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权利,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也就此作出政策调整,取消限制性规定。生育权是一项人格权,为解绑生育与婚姻的错误勾连提供理论基石。同时,生育保险具有国家人口调控、公民生育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三重功能,允许单身女性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符合生育保险的功能定位。当然,单身女性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也需适当限制,排除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或代孕行为的单身女性申领生育保险。  相似文献   

14.
宋代的苏东坡曾经给我们留下了对唐人诗作的几句评语:“郊寒岛瘦,元轻白俗”。认为白居易的诗是俗了的。他说的这个“俗”是什么意思呢?照《沧浪诗话》里的解释是:“作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看来这里说的“俗”还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通俗”的俗,是贬义的。俗意,是从诗的内容上说的,其它恐怕是指形式。但白居易的“俗”,表现在那里呢?苏东坡也没有说明白,倒是后人对此多加引申,认为白居易的诗是浅率俚俗。王世懋在《艺圃撷余》中竟这样说:“生平闭目摇首不道《长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9月 5日至 8日 ,由作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的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和四川乐山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峨眉山举行。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学者 ,共提交了 47篇论文 ,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议题 ,大致反映了目前中国俗文化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会议开得非常成功。一、俗文学方面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在俗文学研究方面成绩突出。这次会议上 ,该所提交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项楚的《三句半诗话》认为 ,民间又称作“三句半”的“十七字诗体”成熟于北…  相似文献   

16.
目前文学史上的“俗赋” ,主要指唐以后出现的以叙说故事为主、语言通俗的赋体文。从《神乌赋》与四言赋及俳谐文的承传关系中可以看出 :赋原本来自民间 ,自俗 ;赋入汉宫乃以俗为乐 ,所谓的“文人赋”正是汉代俗体雅化、散文诗化的结果。如果称《神乌赋》为“俗赋” ,那么此赋倒可谓赋体的本色、正宗。  相似文献   

17.
唐五代词,是探究词体流变必然追溯的重要阶段。从词史发展的角度看,唐五代词从敦煌民间的“曲子词,”到中唐文人的“长短句之诗,”再到花间的“诗客曲子词”、南唐的“士大夫之词,”这一连串概念环环相生的演进,表明词体在原生态时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雅俗流变过程:先天俗质——初始雅化——雅俗并存——去俗从雅。其中,雅与俗的分合消长,成为推进词体衍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词完成了由唐至宋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中国蛋俗文化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蛋为中心形成的民俗事象,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方式,而且对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探索蛋俗文化的起源、发展、衍化,揭示其内在的原始意义,应该是饶有趣味的。一、蛋俗文化与“卵生人”观念在中国民间习俗中,鸡蛋与葫芦一样,是繁衍人类的宝物。鸡蛋繁衍生命的观念和习俗,可以追溯到远古“卵生人”观念和神话。  相似文献   

19.
风俗习惯,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是它的大众性、日常性、影响力的广泛性。风俗习惯,重点在风俗。风俗中的“风”,指风尚、习气;风俗中的“俗”,是大众化的意思。风俗习惯,是指在大众中普遍流行的风尚和习气。这种在大众中普遍流行的风气,有别于党的组  相似文献   

20.
“敛巧饭”是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一带在元宵节的特殊风俗活动,其包含“扬饭喂雀儿”及“乞巧”之俗等.这一习俗蕴含了早期的太阳崇拜、鸟信仰以及女性“乞巧”、春耕仪式、敬老等文化元素,2008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遗产化过程中,这一节俗转换为“‘敛巧饭’民俗风情节”,在转换过程中,它进入社会“公共”领域,从时间程序、敛取食材过程到参与人员的安排都纳入了现代秩序;同时它也被“标准化”“规范化”,具备了“现代性”“娱乐性”,但节俗的核心仪式渐趋演化为“陌生化”的他者仪式展演,文化内涵与功能变得单一化.新型民俗节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这一形式中须注重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功能的多样性,应将传统节俗中的重要文化元素转换为当下社会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