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艺术胡问涛,罗琴王昌龄的诗歌,除存疑之作及佚诗残句外,今存154题、176首:五言古诗65首,五言律诗13首,五言排律3首,五言绝句14首,七言古诗5首,七言律诗2首,七言绝句74首,可说是诸体兼备的,其中又以七言绝句量多质高。他被...  相似文献   

2.
一绝句的体裁来源于汉魏乐府民歌。明胡应麟说:“五七言绝句盖五言短古,七言短歌之变也。五言短古,杂见汉魏诗中,不可胜数。唐人绝句实所从来。七言短歌始于陔下,梁陈以降,作者坌然。”关于五言绝句的起源,胡氏的说法不为无据。但是七言绝句的起源,则众说纷纭,胡氏谓七绝起源于《陔下》,但《陔下歌》每句都有一个助词“兮”字,实际上是一首六言诗,而非七言短歌。王夫之《姜斋诗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郭沫若均认为陈端生所著弹词《再生缘》是长篇七言排律。笔者对原书考察后认为,《再生缘》乃弹词体,律句虽多,但对偶句极少,与七言排律的形式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4.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首四句,每句五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为短小的一种体裁。它可分为古绝和律绝两种。古绝起源于汉代而大盛于齐梁,汉乐府《上留田行》、《枯鱼过河泣》等篇,已可视为地道的五言古绝。徐陵《玉台新咏》卷十也收录五言四句的《古绝句四首》,是晋代以前的作品。南朝的文人喜欢联句,每人四句,相联成篇,如果分开来,就  相似文献   

5.
湖师学人     
陨险馄缎颉分锌梢苑⑾?李攀龙认为唐代是有五言古诗的,但是他又认为真正的五言古诗却已经看不到了;七言古诗惟杜甫之作“不失初盛气格而纵横有之”,最为擅长,而对李白的七古却深加贬低,称之为“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五七言绝句惟推崇李白“实唐三百年一人”;五言律诗和排律,虽然对各家都加以了赞赏,可是从选的篇目上来看,最多的还是杜甫;对七言律诗则认为是王维和李颀的最好,认为他们二人“颇臻其妙”,杜甫七律虽然选上的最多,达到了十五首,却贬其为“愦焉自放矣”。历代文人墨客对唐代诗人及作品  相似文献   

6.
汉代的歌是独立的文体,在原初文献中有明确的“歌”字作为区别。汉歌仍然依附于本事,延续了先秦古歌叙事的特征,又因为文人多用歌体描写个体生活,增强了文人歌的抒情性。汉代歌由杂言向齐言发展,宫廷盛行楚歌,句式集中在三兮二、三兮三、四兮三三种类型,前者与西汉哀辞有关,后两者对七言的形成起关键作用。民间以四言、三言歌为主,三言七言相杂与四言七言相杂的歌反映了七言成熟的轨迹。汉代有少量五言、七言歌诞生,但不占主流。汉代的歌一般短句歌押偶句韵,长句歌句句押韵。歌一般一韵到底,两句一转韵的歌集中在楚歌中。  相似文献   

7.
答同学问     
承询拙作《王国维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81页,新版同)称《颐和园词》为七言排律,是否有误?谨答于次:按:陈寅恪在《论再生缘》这篇著名论文中写道:“《再生缘》之文,质言之,乃一叙事言情七言排律之长篇巨制也。”又说:“弹词之文体,即是七言排律。……白香山之乐府及后来摹拟香山,如吴梅村诸人之七言长篇,亦可适用微之、惜抱之说也。”最后称:“如《再生缘》之文,则在吾国自是长篇七言排律之佳诗”王国维的《颐和园词》,作于壬  相似文献   

8.
一、陈拙翁的墓志铭与吴承恩的两首诗《射阳先生存稿》中有两首关于陈拙翁的诗,一首是骚体诗《寿陈拙翁》,另一首是五言排律《挽陈拙翁》。现将这两首诗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名词解释     
律诗是诗体名,格律严密,故名。起沅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般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偶尔有六律。如在十句以上,则为排律。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第一、三、五、七句不入韵,第二、四、六、八句入韵,这是正例;但首句亦有入韵者,这是变例。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每首八句。第一、二,四、六、八句入韵,第三、五、七  相似文献   

10.
唐代七言排律是七言歌行分化的结果,杜甫和元白诗派在其演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唐代七言排律处于弱势的原因众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在与其它七言诗体的竞争过程中缺乏独立的功能。酬赠是唐代七言排律的主要功能。一些体物工细、形象丰富、章法精妙的七言排律,同样具有一定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中,曹丕虽不失为一位重要作家;但就诗歌创作而论,成就却并不突出。他的作为“七言之祖”的《燕歌行》,格调清拔,有“古今无两”之誉,不愧为名作。但这样的诗毕竟只是极少数。在他传世的以乐府歌行为主的四十多首诗(包括残篇)中,四言如《短歌行》、《善哉行》二首(“上山采薇”、“有美一人”)、《丹霞蔽日行》等,虽粗具有父“古直”之体,却少“悲凉之句”。五言如《折杨柳行》(“西山一  相似文献   

12.
这部鉴赏辞典集中展示了我国古代爱情诗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和赏心悦目的美妙境界。它收入并鉴赏了从上古初民到晚清诗人有关爱情生活的一千多首诗歌,是一部展现古代人民爱情史、心灵史的宏伟画卷。从作者而言,有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流诗人(屈原、李杜、苏辛等),也有普通黎民百姓的无名歌手(《诗经》、汉乐府、南北朝民歌等作者);从语言形式来说,有唐代的五、七言律绝,宋代“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长短句,四言的《诗经》,五言的六朝诗等;概括其内容,则有少男少女们对纯洁爱情的执着追求,有异地而居的恩爱夫妻的真诚的思念;有  相似文献   

13.
楚歌是《诗经》之后,五言诗产生之前,广泛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其体制特点是句中用“兮”字,句式参差灵活。由于句中“兮”字的使用,楚歌体制中包含着三言、五言、七言等句式发展的可能。从诗史来看,楚歌的主要意义即在于它对乐府三言、五言、七言等诗歌形式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节奏与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刘焕阳中国古代诗歌以产生的时间为先后,基本上是按照《诗经》、楚辞、古诗、律诗、词、曲这样一个顺序排列的,从构成各种不同诗歌体式的句型音节来考察,则呈现为这样的一个序列:四言、杂言、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七言律、长短句。但...  相似文献   

15.
明朝“后七子”之一王世贞才华横溢,以诗文闻名于世,独领文坛二十余年。他与武当山有着不解之缘,任郧阳抚治期间,游历过武当山留下五言、六言、七言杂咏共百余首诗歌。本文拟从王世贞和武当山的关系入手,通过写景、记人、述事和慕道四方面对王世贞武当诗歌作以分析和研究,揭示其中深层次内涵,并挖掘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郝经(1223—1275),是元初北方诗坛在文学理论和诗歌实践两方面都极为活跃的大儒家、大诗人。郝经遗留下来的诗有14卷近600首。体裁有七言、五言古诗,杂言歌行,七言、五百律绝。从诗歌风格来看,可把他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以他使宋、被羁真州为界。他的前期诗歌,多究理、咏史、记实之作,颇具理性;他的后期诗歌,即被羁诗,多感怀、寄寓之作,抒情色彩浓郁。拙文《元人郝经文学主张渊源及其内涵》①和《风凋庭树静归根──论元人郝经的被羁诗》②已对他的文学主张和后期诗歌作了探析,本文仅就他的前期诗歌作品的内蕴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隋代是一个很有成就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五言近体绝句已基本成熟,五言律诗已近于成熟,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也已具雏型,甚至类似五言排律的形式也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8.
邓仕刚  李强 《新天地》2011,(11):76-76
《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一共有五首,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入了此诗。《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咏明妃者,此为第一。”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我认为,后人对此诗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诗圣把明妃这个形象写绝了,把对比这种表现手法用绝了,对比其他写昭君的诗词来说,也就高下立判了。  相似文献   

19.
黄任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这一时期较重要的诗人。其诗大体近体优于古体,七言优于五言,短篇优于长篇,而以七绝声名最著─—清丽芊绵,温润如玉,情韵摇曳,兼有李商隐、温庭筠、杜牧诸家之长。  相似文献   

20.
七言体起于七言句式的确定,骚语由于缺乏七言句式的限定不能指为七言体之起。七言起于汉代谣谚、镜铭、歌诀,亦有文人偶作并赋体七言系辞,但汉乐府五言蔚为正宗,并以文人拟乐府居于雅正,而七言俗制罕作。然七言魏晋不兴,非在句句平韵导致意脉不相连属、不堪叙述抒情,而主要在于俗制不入、句长为难。及南朝宋鲍照七言隔句押韵新造其体,开启南朝七言之盛,与五言同时接受声律规范,卒成七言律体,但命意、造语犹仍南朝乐府七言,表现为早期七律的重要特点,这是因为七言新体形成既晚,不及五言经由自汉以来文人拟乐府的长久积累形成文人创制的精工锻炼。在七言律体的形成过程中,声律和联对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