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1985—2010年有关数据,第一次以国内研究明清小说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明清小说研究》的发文概况、主要作者、高被引文章和作者、研究热点等内容,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我国明清小说研究的一次学术史梳理,展示我国明清小说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我国明清小说研究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文章报告了一次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以10句包含了多种语法形式的半句翻译为研究载体,以有声思维为研究方式,10位英语学习较好和较差的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词块意识和总体翻译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1999年起,国内掀起了一场持续10年之久的"核心竞争力"研究热潮.这一热潮在最近3年达到了高潮,每年发表论文都在1500篇以上.但是,在这场学术盛宴的背后,却显露出不少对源理论的误解和误读,而种种有意无意的误读,又误导了人们对该理论的认识.对此,应予以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4.
一、2012年工作过去一年,我们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战略目标,按照市第八次党代表大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要求部署,以新的更高标准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增长10%以上、实现与全省同步,油与非  相似文献   

5.
对于刘大白的生平经历,一直流传着一种曾经逃婚和出家的说法,其始作俑者是天行和陈于德,但他们的说法都不真实。刘大白从1899年第一次结婚后,经历了三次丧妻的苦难遭遇,并没有逃婚;更没有因要逃婚而出家做和尚,1899-1909年他一直在家。这在刘大白的著作中有充分的证据。因此,这种误读今后应该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6.
於鲸 《北方论丛》2006,(5):42-48
自第一部哥特小说诞生之后的240余年来,英国哥特小说批评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大致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边缘化阶段(1764-1920年)、合法化阶段(1920-1970年)和批评视角多元化阶段(1970年至今)。而欧美英国哥特小说批评在后两个阶段又先后呈现出两次大的转向,即心理研究转向和文化研究的转向。梳理这一发展过程并予以评说,对于国内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显然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提供的1998—2005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国际政治论文关键词数据库为基础,主要根据标引次数10次以上的关键词的分布及其标引次数,梳理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国际政治问题、国际热点问题、大国关系、中国外交、战略与国际安全、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制度、地区研究、国别研究、人物研究等11类研究议题和问题,分析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当前状况和基本特点,指出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不足和可能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中国将有10%以上的城市家庭选择此类住宅 北京和上海的地产界又在热炒一个新名词:新独院住宅。据悉,1999年根据“新独院住宅”理念建造的上海浦东某楼盘一经销售,就引起了一次争订热潮;在北京,这种住宅模式荣膺住宅设计特别金奖。专家预计:未来10年,中国将有10%以上的城市家庭选择新独院住宅。  相似文献   

9.
全国藏族历史与文化暨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10日-11日在西藏民族学院举行。 这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藏学历史研究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西藏民族学院承办,来自全国九省、市7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围绕“考古发现与文献整理、民族关系的演变与发展、宗教文化历史与发展、近代藏区的社会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五方面的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10.
《青海社会科学》2013,(6):F0002-F0002
<正>2013年11月2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我院赵宗福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昆仑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获准立项。该课题是青海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界获批的第一个国家重大项目,实现了青海国家重大项目研究零的突破。赵宗福教授长期致力于神话学、民俗文化学和地方文化史的研究,多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在民俗学、民间文艺学领域学术造诣颇深,是我国知名的民俗学家。先后出版《花儿通论》、《青海花儿大典》、《昆仑神话》、《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等著作10余部,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成果先后27次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1.
简帛的发现为古代文学史的研究带来一股新鲜活力,放马滩秦简记述死而复活的故事,当是中国最早的志怪小说。尹湾汉墓出土的《神乌傅(赋)》,无论从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来看,都接近于民间文学。敦煌马圈湾汉简里有韩朋夫妇故事的残简,体裁与赋有关,说明这一故事有着久远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汤漳平 《中州学刊》2007,(6):189-192
20世纪以来,在楚辞研究的几次热潮中,《离骚》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争论的焦点。众多地下考古文物与文献资料的发现,为楚辞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第一手材料,从而使以往争议不休的问题得到了有说服力的结论。出土文献与《楚辞.离骚》关系最密切者有五个方面:1.《离骚》的作者;2.楚国的族属;3.屈原的生年;4.巫文化内容及人物形象研究;5.关于龙凤意象与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3.
利用出土文献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应主要看文献本身提供多少有用的信息,而不是通过某一出土文献的研究作无限引申的猜想式研究.日本汉学家清水茂和中国学者李庆可以作为引申猜想式研究的典型代表,但这种研究背离了"以实物为证"、实事求是的考古学的基本原则,是不可取的.以对汉乐府"行"的本义的阐释为例,假如没有可信的经典文献或出土文献记载作证据,就不能凭推测认定它是"一种特定形式的音乐",而应该遵循<宋书>和<晋书>记载的定义:"'行者',曲也.""行"与春秋战国之际的"行钟"没有任何联系,在汉代也不存在"行"这种"依'行钟'音阶的乐曲".  相似文献   

14.
"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就是搜集研究材料,细心地排除时间的影响,考证作品的作者、真伪和创作日期.很多学者费了大量的心力和功夫来解决这些问题;尽管如此,文学研究者却必须认识到这些努力仅是最后的研究工作的起步.  相似文献   

15.
庆昭蓉 《西域研究》2012,(2):54-75,143
本文考证库车出土汉语、龟兹语文书中出现的粟特人名,藉以探索7~8世纪粟特人在龟兹的活动。这些文书材料显示当地有不少粟特佛教徒,其中有些人在龟兹本地佛寺经营方面位居要角,有些人则同时为唐朝及龟兹官府做事。这些粟特佛教徒与当地其他佛教徒互动频繁,反映唐代安西社会中胡、汉诸族融合之趋势。  相似文献   

16.
胡伟  张玉金 《殷都学刊》2009,30(4):102-107
语料问题很重要,如果语料选择不准,结论会错误,研究将失去价值,所以本文深入探讨出土西汉文献的语料问题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次提出了西汉语法断代研究选用出土文献语料的标准,讨论了西汉语法研究的出土文献语料的选择,出土文献语料的分期等问题.并对西汉语法研究所用的出土文献语料张家山汉简、居延汉简、额济纳汉简、敦煌汉简、尹湾汉墓简牍、银雀山汉简、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进行了排除与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吐鲁番出土文书中"针氈"一词进行考释,认为"针氈"就是针线荷包,存放针 (线)的生活小用具,也即现代方言中所说的"针扎"、"针插"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考古发现的新出土文献为孔子文学思想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思路、新方法,对研究孔子文学思想的内容、体系和历史定位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孔子文学思想的认识,使之呈现出独立性和系统化的特征,既能与其"礼乐"思想相衔接,也成为中国文学思想在春秋时代已渐趋自觉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黑水城出土文书中,有几件关于道教的文书.蒙古文道教文书有4件,此外有2件汉文道符也应该是元代文书.这几件文书对研究元代西北地区的道教以及道教在亦集乃路的流传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出土秦汉医方文献是指出土文献中年代考定为秦代和汉代的记载经方的文献,它们出土后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研究热潮。本文以关沮周家台秦简、里耶秦简、北京大学藏秦简、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武威汉代医简、张家界古人堤简牍、敦煌汉简、居延汉简、额济纳汉简中的医方文献为独立单位,将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