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形式、运作方式及劳企关系与国有和集体企业有很大差别,党的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面临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解决好这些问题,探索出一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有效途径,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结职  相似文献   

2.
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劳动者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规范有序、良性互动、和谐共赢的合作状态.人类活动从冲突走向秩序的路径包括自上而下的强制路径和自下而上的自发路径.探析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过程,自发路径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成了市场经济内生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现代化进程中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激烈的特点及自发路径的局限性,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应以自发路径为基础,辅以必要的政府作用.政府劳动行政的定位既不是"划桨",也不是掌舵,而是服务,即通过各种服务角色的扮演促进劳动关系双方的对话协商和自发路径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如何找准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好的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党章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一规定已明确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的职能作用是“服务、促进、引导、监督、维护和协调”。明确职责,树立新的工作理念是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前提。因此,非公有制…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作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企业雇工群体迅速成长壮大,成为新时期党的重要阶级基础。通过对非公有制企业雇工群体的规模与素质变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加强工会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党建工作等方面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徐建丽 《浙江社会科学》2012,(3):135-140,16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问题也日益突出.今天的中国,尽管工会面临着种种困境,但工会的作用仍然很重要.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工会代表工人利益的有效性问题.农民工租住地工会通过组建工会的方式吸纳农民工精英进入工会管理层,并动员农民工参与社区的公共生活,逐渐使他们产生了“社区认同”,农民工管理发生了由社会被动防控与管理型向主动引导、服务、建设型的转变,由分割向融合的转变,破解工会在农民工集聚的地方如何组织管理与协调劳资矛盾,促成了社区的和谐与稳定.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外工会力量的成长或许能为中国工会转型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为转型期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互补性对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确实具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发展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这是肯定无疑的。但是我们在互补中也确实存在着某些矛盾,我们必须要注重协调它们之间的这些矛盾,以保证我们的互补性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然而,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对于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在互补中的矛盾性,却认识不够,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在发展中带来了某些经济生活严重紊  相似文献   

7.
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格局条件下,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必然的。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竞争有三个后果:一是相互在竞争中增强活力,竞争促进了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共同发展;二是在竞争中有的公有制企业或非公有制企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有的公有制企业或非公有制企业则经营不景气,甚至面临破产,因而竞争使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发生了企业兼并现象,即优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工会工作?本文试结合化州市鉴江开发试验区的工作实践作粗浅探讨。(一)要彻底解放思想。在如何发展壮大私营经济的问题上,我们的思想只停留在如何搞好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如何采取优惠措施,给予企业优惠等方面上,未能真正做到深入了解企业,参与企业的内部管理,协助企业组建工会。对在私营企业中组建工会的新课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正确定位是确立非公有制企业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两个立足点或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非公有制企业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以及如何保持和发扬非公有制企业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始终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薄弱的现状,科学界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提出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网、构筑社企统筹党建工作新格局,明确党对非公有制企业业主的工作方针,提出党组织活动要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统一的工作原则以及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孙长坪 《社会科学》2008,(1):93-103
国有企业概念未能表述企业法律形态,不能作为企业法主体概念.我国国有企业可表述为六类企业主体概念.即公共企业、公有公司、相对公有公司、公产合作社企业、公产参股公司、公产合作企业.这六种企业又统称公产企业,即由公有资产投资者全部或部分投资形成的、含有公有产权的、具有经营性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法人或非法人经济组织.公产企业概念比国有企业概念能更准确地表达这类企业的经济性质,更好地反映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更好地体现现代企业的内在规律,比国有企业概念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法主体概念的要求.我国应整合现行国有企业法律法规,完善以公产企业为企业法主体概念的企业立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企业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价值增值是企业管理的目标 ,企业的内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监督管理部门同样要为企业价值的增值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现代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大 ,拓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对企业防范风险、实现企业效益、保证企业价值增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私营资本企业劳资矛盾及其调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私营资本企业中的劳资关系具有二重属性,即生产资料及财产占有关系的不平等性及政治社会地位和契约关系平等性。其中,不平等性是基础与条件,而平等性是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属性,由此决定企业内部劳资矛盾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一种新型的人民内部矛盾。其矛盾主要表现:1)不签劳动合同,引发劳资纠纷;2)缺乏合理的分配制度,随意克扣和拖欠工资,使雇工收入基本被控制在劳动力价值以下;3)缺乏劳动安全与社会保障制度,致使工伤事故不断,雇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协调与化解矛盾的主要机制是:1)建立健全党团及工会组织;2)进一步完善劳资关系方面的立法与执法;3)发展与健全劳动仲裁机构;4)确立劳资双方“互信”理念,建立正常的“理解与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4.
劳动联合体是指由知识资源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团体性的集体决策组织或机构.劳动联合体源自要素产权与劳动联合产权的结合并对单一劳动产权的扬弃.劳动联合体的劳动协作促使企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也使得企业合作剩余分配共享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劳动合同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在劳动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劳动合同的作用和实际履约直接影响着劳动关系的稳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有许多人单位和劳动者仍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劳动关系,为此,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提出了一些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了独立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和企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之后,二者随着政策的变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囿于历史问题,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差异逐渐明显,引起公众广泛的讨论。因此,我国政府急需重视养老金双轨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始进行并轨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7.
张忠民 《社会科学》2012,(3):138-152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私营企业,其资本产权及企业治理已经受到来自国家及劳方权利的双重挟制,开始出现与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不同的特点,但企业治理结构最基本的职能依然掌握在企业所有者及代理人手中,这种状况在"五反"时发生了极大变化。"五反"在不否定企业原有产权及治理结构的情况下,嵌入了"检查队"、"工作队"这样一种可以凌驾于原有企业治理结构之上的主导力量。"五反"后,以巩固"五反"成果为目的,试图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的新的制度安排最终并未实行,对私营企业原有治理结构发生实质性作用的仍然还是"劳资协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吕佳翼 《理论界》2014,(3):119-121
本文通过研究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一书,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晚期资本主义的主要面貌与基本矛盾:部分有理性与整体无理性之间矛盾的激化与国家力量的增强,科技、脑力劳动的异化与技术理性主义的意识形态,消费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9.
朱静  候慧丽 《兰州学刊》2010,(6):115-118
文章运用职业分层指数这一社会成员共同的分层标准来分析流动人口的职业阶层结构。通过对农业流动人口与非农业流动人口职业分层结构的比较,发现:流动人口从整体来看多处于中下层职业,非农业流动人口处于中上层职业的比农业流动人口多;从职业类别来看,流动人口集中于技术类职业和简单劳动类职业。由此推论,户籍和职业之间的关系正在由农业与非农业户籍和农业与非农劳动的高度一致性转向本地与非本地户籍和权力与非权力职业之间的重合,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融入只能是功能需求性的融合,而不是同质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