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2年秋,著名作家老舍在四川青城山采风,只用一个字“翠”就概括了“青城天下幽”的特色,实乃点睛妙笔。  相似文献   

2.
“江湖十八本”是民间演剧的一个重要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流播过程中,它对传统剧目有着传承与繁荣作用,尤其是元明时期的一批戏文在“江湖十八本”中得以保留下来。“江湖十八本”繁荣的历史揭示出传统戏曲的生存机制、本质属性,以及完备戏曲史的认识,为当代戏曲振兴作出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Cherish 《女人世界》2008,(3):84-85
在Flash江湖中,“哎呀呀”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是网上当之无愧的骨灰级美女“闪客”。如今,26岁的她领着十几个人,在动漫行业大展拳脚。这十几个人不叫她“老板”,也不叫她的名字孙雁,而叫她的网名“哎呀呀”。作为动漫行业的从业者,他们知道,“哎呀呀”3个字,远比孙雁要响亮得多。  相似文献   

4.
《经》文以“利”释“义”,即用“利”字为“义”下定义;意思是:凡“义”即“利”而非非利,非“利”则非“义”。《经说》三句:(1)“芬”字,毕沅释为“美”,是;其他还有一些解法,则不必是。(2)原文本无讹误,下一“能”字,实应训“安”,是把“义”定义为“能安利”“天下”。(3)墨子实在是十分汲汲于用世的,虽又主张“爱民者非为用”,但并未绝对地排斥“用”,“非为用”也绝不是“必不用”;这里的意思是,“利”天下不是为了“用”天下,即“不必用”而“利之”,是“以天下为芬”而“利之”的。  相似文献   

5.
在《水浒》第一百二十回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呼保义”闻名江湖的宋江,亲手用“义”字酒杀害了与他“情分最重”的“结义兄弟”李逵,李逵慷慨就“义”,死而无怨。在整部《水浒》中,不仅李逵,就是梁山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也是被宋江用“义”字扑灭了的。情义啊,情义!情和义本是相连的,为什么宋江掌握了“义”字,却变得残酷无情,  相似文献   

6.
如果从印刷实践层面来看,“油印”之于1980年代中国新诗场域的结构性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发表渴望与发表空间逼仄的矛盾中,“油印”释放了其中被压抑的创作能量,并真正锲入到一种新的诗歌空间的创造中。本文从油印诗集、诗刊的研究出发,在诗歌新人推广、“诗江湖”构建和诗学品格等层面,讨论了“油印”与新诗场域构建的关系。从媒介的角度看,1980年代中国新诗场域的根本性变化,就是“油印”的在场和结果。经由它形成的诗歌实践与创作的传统,至今仍然影响着诗歌的“江湖”。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7,(3):31-34
苏秦(约?-前284年),字季子,东周洛阳轩里人氏(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是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  相似文献   

8.
武侠小说的文体演进,以“江湖”符号表意的“否定”前行为内驱力,呈现出格雷马斯符号方阵式的全否定格局。从“剑仙”江湖、“英雄”江湖、“人”的江湖到亦正亦邪的侠客江湖,20世纪武侠小说“江湖”表意方式依次否定与渐趋圆熟。但在此后,武侠“江湖”作为幻想性表意符号已彻底跌落“现实”,这与武侠小说在20世纪中国的首要任务——以“前现代”的情景幻象否定在现实中无力参与的现代化大潮——明显相悖。武侠必须在“江湖”新的符号表意形式的生成中,完成其“幻想性”的重塑。  相似文献   

9.
“几”在古代是同音而不同形的两个字,即“几”和“■”。“几”在作为本字、象形字时,读jī(机)音。当它用作“■”的简化字(替代字)时,属会意字,此时它也读jī(机)音。但若它在句中含有询问的意思和语气时,那么它的读音就不能再读jī(机),而应是jǐ(己)了。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历代诸多诗派中,南宋时期的江湖诗派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诗派,涉及的诗人众多,仅《江湖小集》和《江湖后集》中就收有一百多人的作品。江湖派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首推戴复古,他以在野之身,写江湖之景,诗作繁富,别具一格,在南宋诗坛上“负盛名五十年”。《四库全书提要》称:“豪情壮采,直逼苏轼”,成为后世江湖诗人标榜的旗帜。  相似文献   

11.
白立新 《可乐》2010,(4):65-65
“江湖感”似乎与现在时兴的“领导力”比较接近。有“江湖感”的CEO能从专才蜕变成通才,从做事转移到做人,从自己干变成别人干,甚至从聪明转为糊涂。  相似文献   

12.
《外储说左上》是以言有纤察微难而非务也,故李、惠、宋、墨皆画策也;论有迂深闳大非用也,故畏震瞻车状皆鬼魅也。按:王先谦云:“以下文例之,而字当衍。”事实是“而”字不衍,“闳大”下脱“而”字。如是转折之意方较明显。下文“且虞庆诎匠也而屋坏,范且穷工而弓折”,均以“而”表转折。《外储说左下》昔周成王近优侏儒以逞其意,而与君子断事,是能成其欲于天下;今季孙养孔子之徒,所朝服而与坐者以十数,而与优侏儒断事,是以遇贼。按:“是能成其欲于天下”当作“是以能成其欲于天下”,与下句“是以遇贼”组成正反两方面的论断,不当脱“以”字。且“是”与“是以”用法不同,后  相似文献   

13.
墨子"非攻"思想伦理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认为“攻”是侵略战争,它在动机上“亏人自利”,在手段上攻杀无度,在后果方面“上不利天、中不利鬼、下不利人”。因而“攻”是不义之举,与其所推崇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之义相悖。所以,墨子主张“非攻”以除“天下之害”,从而达到相爱、相生、义利天下的道德境界,并通过对“诛”与“攻”的“义”之辨析,阐述了“诛无道”的社会正义旨归。这一思想对处理当今社会冲突与解决国际争端无疑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与伴侣》2011,(4):50-50
人在职场,如在江湖。职场江湖,自然有漏洞百出的江湖把戏,也有误以为真经的“黄金定律”,职场人往往不是死于单纯,而是亡在经验!  相似文献   

15.
幸福的概念     
“幸福”,一个多么耀眼的词汇,无数人都乐此不疲地追求它。我们往住都太轻易地定性了幸福的概念,它原本是那么的深奥。我是一个学生,毫无疑问,我的幸福便是“读破万卷书,识尽天下字”。我喜欢下笔有神的感觉,我渴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这便是我,一个学生最大的幸福。如果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关于“所字结构”源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的“所字结构”,其来源甚早,有人主张将其中的“所”字视为代词,也有人视为助词。目前学术界对这种“所”字形成原因的研究还较薄弱。本文从这种“所”字形成、发展源流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它原本是一个名词,后来由于汉语语序结构模式的代换,逐渐蜕变成了一个助词性的语言成分。  相似文献   

17.
南宋江湖词派的词学理论主要有三部:《乐府指迷》传吴文英的词法,以清真词作为典范,讲求下字运意的法度。《词源》虽然在字面、句法上,与《乐府指迷》相同,但它更重视词的命意,主张用姜白石的“骚雅”来润色清真的意趣不高。《词旨》强调《词源》的论词之旨,补充修正了一些《词源》表述不清或较为偏颇之处。作为同一词学流派的词法,它们递相祖述,使江湖词派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词学流派。  相似文献   

18.
《马氏文通》是主张“字无定类”的。但是近60年来一直有学者认为《马氏文通》也主张“字有定类”,或者说《马氏文通》既主张“字无定类”又主张“字有定类”。其实.《马氏文通》中只有“字无定类”说,而根本没有“字有定类”说。《马氏文通》既然主张“字无定类”,它就不可能再主张“字有定类”。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中有字,人们释作“它”。“它”就是蛇。《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甲骨卜辞里也是相问“有它”、“亡(无)它”。看起来这个字就是“蛇”了。蛇即虫,甲骨文虫,它是一字个。因此,亦即,止字古文作,所以字即  相似文献   

20.
“有”字具有多种词性和意义,它不仅可以做动词,还能做代词、助词。“有”字除有动词的一般特征外,还有着自己的独特用法和特征,它语法功能特殊,在形成现代汉语的某些基本句型方面起了较大作用,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