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李健 《北方论丛》2023,(3):43-56
作为西方政治思想家密切关注的思考对象,古代罗马的政治变迁同样也吸引了卢梭的注意。卢梭塑造了作为理想政治典范的罗马共和国形象,然而这一形象与他的先驱者和后来者们相比,呈现出浓重的古派色彩。卢梭对罗马式理想政治的坚持以及他的古派立场,透露出卢梭对人性的重要判断,正是因为卢梭在人的自尊这一问题上的观点,他对理想政治的设想才表现出强烈的古派特征。不过,卢梭方案的古旧仅仅存在于表面,虽然他的政治学说显得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但其学说的内核却是现代的激进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2.
批判与建构是卢梭政治哲学的两个方面。卢梭不仅批判了文明的当前政治表达式,而且批判了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的文明社会的构成原则和基本理念,并在这种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治构想。20世纪以来,随着政治话语的演变,关于卢梭政治哲学及其与启蒙运动之关系论争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历史地认识卢梭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莹 《东南学术》2002,(3):150-156
科莱蒂否定了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思想联系 ,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只是沿袭卢梭而没有超出卢梭。本文批评科莱蒂这一错误的观点 ,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理论与卢梭的思想有质的不同 ,但同时也认为科莱蒂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很少关注卢梭和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分析比较,阐明卢梭与马克思政治哲学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卢梭的平等观给了马克思很大的启发,是马克思平等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另一方面,马克思从根本上改造与超越了卢梭的平等观,实现了从抽象的资产阶级权利平等到全体人民普遍平等这一最高社会理想与目标。  相似文献   

5.
卢梭人性理论的悖论可概括为性情与义务的冲突,而这一冲突是同自爱与自尊这一最基本的悖论密切相关的。卢梭的"人之所是"的人性理论提出了自然的性情——自爱与社会的约束——义务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卢梭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是诉诸于公意。这正是卢梭的政治哲学的意图所在。  相似文献   

6.
卢梭政治哲学的突出特点是从道德的角度探讨政治哲学的主题,从而将政治和伦理融为一体。卢梭的政治哲学建立在他关于人的肉体本性和灵魂本性的双重设定上,认为人区别于生物的特点正在于人的灵魂本性使之趋向崇高,卢梭由此将设置政府的目的看作是成就好人,并建立符合人性的社会生活。卢梭政治哲学具内在矛盾,面临着实践难题,由此,必须关注其政治与伦理、政治哲学与政治学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7.
阿尔都塞在揭示了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现实主题、理论参照及其内部四重“错位”关系之后,批评卢梭所构造的理论秩序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其实,阿尔都塞忽视了卢梭超越霍布斯与洛克对政治合法性论证路径的理论努力,没有看到卢梭通过构造“公意”以突破普遍主义与自愿主义、个人与集体之间对立的可能意义。通过对阿尔都塞解读卢梭视角的再考察,不仅可以清理关于卢梭在政治思想史中的形象的纷争,而且还可以揭示“社会契约论”在现代政治正当性重建中的致思路径与内在困难,进而可能获得一个检视西方政治哲学问题结构的宏观视角。  相似文献   

8.
曾誉铭 《江海学刊》2012,(1):68-76,238
不同的书写方式与诠释方式产生了思想的不同面向。应当根据具体文脉而非外在要素来检审卢梭思想的诠释方式,实现诠释与卢梭思想自我理解的同一。卢梭思想揭示了人类的政治与哲学的生存处境,并对这种生存处境提供了回应方案,形成了一个思想整体。政治哲人卢梭的隐微与显白书写彰显了卢梭思想的内在张力。对卢梭书写方式的阐发将有助于为卢梭思想的诠释提供恰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对卢梭思想的既有诠释中尚缺乏一种哲学式理解。卢梭社会思想的哲学诠释将政治-社会及心灵机制(德性问题)当作卢梭思想的核心问题。卢梭的人类历史图景与自我教化的社会思想在共同体机制与心灵本真性之间形成内在的结合。完善的政治-社会机制为私意与公意的沟通提供了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10.
宋全成 《文史哲》2001,7(2):67-74
欧洲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共同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号角 ,但是在自由、平等及其政治保障的问题上 ,明显区分为对立的两派 :伏尔泰、孟德斯鸠主张私有制的永恒性 ,而卢梭主张其历史性 ;伏尔泰与孟德斯鸠重视人的自由权利 ,而卢梭更重视人的平等权利 ;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并不主张政治上的平等 ,特别是经济上的相对平等 ,而卢梭则不仅主张政治意义上的平等 ,而且主张社会成员经济的相对平等 ;伏尔泰、孟德斯鸠主张君主立宪制 ,而卢梭主张人民民主制 ;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主张代议制度 ,而卢梭主张直接的、极端的人民民主制度。卢梭的自由平等和主权在民的思想 ,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关于卢梭的公意存在着广泛的争论,随着经济学理论在政治学领域的运用,人们试图把卢梭的公意理解为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但通过对卢梭文本的详细解读,我们发现把卢梭的公意理解为公共物品是错误的.其原因在于阐释者把经济人的自利硬说成是卢梭的私意或个人意志.自然地,卢梭的公意就成为与"自利"相对立的公共物品.实际上,卢梭的私意并非经济人的自利,而是指一个自然人脱离政治共同体的倾向:卢梭的公意是指公民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形成的共同感.  相似文献   

12.
"共同意志"是卢梭社会契约理论的核心概念.他提出这一概念,是在上帝退出人间之后,为政治共同体寻求新的合法性来源.就此而言,"共同意志"必须永远存在且永远正确.但卢梭又为"共同意志"设定了前提条件,即其生成必须依赖于多数个体的参与.而且,共同意志强迫个体意志时,必须遵循理性或合法程序.更为重要的是,"共同意志"自身不能参与政治运作,政治运作需要由其授权的政治体(政府)来执行."共同意志"的作用,主要在于授权和监督政治体(政府)的执法.当然,为了保证政治体有能力执法,卢梭也赋予了政治体以独立意志和力量.由此可见,在卢梭的政治思想中,虽然"共同意志"是最高权威,但在政治实践层面上,个体、人民和政府是应该相互制衡的.  相似文献   

13.
卢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者,他的<社会契约论>为我们贡献了一幅最美好的国家政治蓝图,<爱弥儿>则培养了最好的国家公民,两者共同指向实现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并带有着极强的"乌托邦"印记,这是一种政治的浪漫化,更是浪漫化的政治,但正是这种理想化的社会所树立的现实标杆,成为人们为重拾自由与平等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的重要的原动力.这一点即是卢梭政治"乌托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2017,(4)
公意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对公意与私意的关联性认知是理解卢梭公意理论的关键。事实上,公意由个体公意、决策公意和契约公意三者构成,这种作为人格化共同体意志的公意在卢梭看来与私意之间并非鱼死网破的零和博弈关系,而是处于一种同舟共济的非零和博弈状态,它展现在应然和实然两种状态下的个体公民与政府角色两个层面上。究其缘由,首先是卢梭的历史观即历史发展的内在压力与外在压力使然,其次是卢梭的人性论即自爱与怜悯在社会中的转变所致,最后则是因为卢梭的二元政治观铭刻着中世纪神学与世俗二元论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与中国近代的民主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的人民主权论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中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流行的民权观念,主要是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影响的结果.在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影响下,平等以及使民众成为国家主人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家所能理解到的人民主权的全部.中国近代思想界所以接受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卢梭的思想学说与中国传统思想方式之间的契合.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为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提供了可靠的思想武器,同时,其理论局限性对于中国近代的民主化过程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卢梭的宗教观在其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西方思想家对于宗教与政治关系相对绝对化的评判,卢梭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只有当一种宗教作为个人情感行为、自由地确立上帝的至上权威,并且又能够激发人们出于对公民职责和社会道德的遵从形成对政治体的整体向心力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宗教"才得以达成。卢梭的宗教观,在政治哲学的框架内为宗教重新找回了位置,是其政治哲学理论在宗教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17.
卢梭的政治哲学内含着三个理论悖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悖论,个体自由与群体自由之间的悖论,平民主义与精英主义之间的悖论。卢梭对它们的解决,不仅塑造了其政治哲学的方向和基本特征,也体现出了政治现代性本身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8.
论卢梭的国家权力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全成 《东南学术》2000,(2):97-103
卢梭的国家权力理论 ,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 ,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人的个体的“性善论”、整个社会的“性恶论”、以及政治道德化、政治神学化是卢梭国家权力理论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卢梭的国家权力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超越众意、克服个人利益的社会公意至高无上 ;主权者不滥用权力损害它的公民是通过道德来保证的 ;国家的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也是不能代表的 ;以多数人的意志能够体现公意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为特征的、极端的、直接的人民民主制。卢梭国家权力理论的缺憾在于 :它不是建立在政治学而是建立在政治哲学的基础上的 ;卢梭置公意于法律之上 ,是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潮流相违背的 ;卢梭坚持主权的不可分割和不可代表、反对权力制约的三权分立理论是错误的 ;卢梭关于消除所有党派、建立人民直接面对国家的极端的人民民主制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晋阳学刊》去年第1期刊登了吴大英同志《三权分立与反封建斗争》,作者在第二节介绍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些主张三权分立的思想家时,把卢梭与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相提并论,认为“法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卢梭的政治观念比孟德斯鸠更前进了一步。”我觉得这里关于卢梭政治思想的提法有几点不妥,在此提出来与吴大英同志商榷。其一,卢梭并不主张分权。卢梭是法国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家。他对封建专制制度嫉恶如仇。在许多著作中(如《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爱弥尔》等),他对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20.
刘嘉娴 《理论界》2023,(6):58-64
卢梭对家庭与政治的关系的理解一直颇具争议。通过对《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爱弥儿》《新爱洛漪丝》等作品的解读,本文认为,卢梭并非将家庭方案作为政治方案的基础,两者指向的是相互矛盾的理想。具体而言,为了达到对作为家庭典范的“第二伊甸园”的回归,卢梭的家庭教育要求激情的想象力与德性的克制之间的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家庭是自为的存在,同时也无法让家庭成员形成任何公民的纽带,甚至对卢梭而言,任何试图结合家庭与政治的尝试也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