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主导型发展是一种适用于农村基层社区的上下合作式新型反贫困治理结构.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中推行社区主导型发展可以提高扶贫资源响应农民需求的效率,增强农民和基层社区的发展意识和反贫困能力,推动长效反贫困机制的形成,但也面临着贫困瞄准、"搭便车"和社区发育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反贫困行动体系存在社会救助体系不协调、反贫困政策过程中缺少贫困者参与等不足.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反贫困问题的专家,在反贫困过程中可以充当贫困者需求评估者、资源联结者、专业增能者以及贫困者利益代言人等多个角色,其介入反贫困行动能有效地克服目前反贫困政策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反贫困政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定西地区扶贫工作完成了历史性转折,告别了绝对贫困,但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稳定脱贫,对其贫困形成机制的认识仍然有限,因而其反贫困的思路与对策的阶段性十分明显.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针对定西地区反贫困过程中的新问题和贫困的发生机制,从制度创新角度将反贫困策略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定西地区的反贫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地方族群文化是民族地区反贫困研究与实践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反贫困对策是否建构在尊重这些文化的基础之上,能否与这些文化建立起水乳相融的联系,直接影响到这些地区反贫困内在动力和机制的形成和建构.地方族群文化的自我发展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文化认同机制可以有效动员族群成员自主参与反贫困行动并建构集体式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地方族群文化的自我发展就是增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民办高校要想在今后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决定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运行效率和社会效益.当前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创新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协调的原则和可持续的理念.创新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可以从领导模式、机构运行模式和监督机制入手.  相似文献   

6.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范武转变实质上是管理主义价值到宪政主义价值的变迁.一方面,从哲学基础和主导价值来看,两大范武存在着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钟摆式效应,从效率、经济、效能为主导的管理主义价值到以公平、公正、民主为主导的宪政主义价值的钟摆武效应;另一方面,从二元价值的交叉与整合来看,两大范武又存在着融合式效应.公共行政既是管理问题,又是宪政问题,只有把两种认知结合起来,才能理解公共行政,进而有效地解决公共行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地区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瞄而不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行动的固有弊病.要修正该目标瞄准偏差,需要对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进行重构.依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地理、人文特性,从四个方面融合地域特性建构其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提高民族地区的贫困线标准;在穷人识别设计中引入土地指标;在穷人界定与细分标准中引入性别敏感指标;建立容纳穷人参与的穷人识别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经历了从救济式扶助到区域性瞄准的演变,贫困人口生活状态得到很大改善.但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返贫趋势,贫困发生率呈现小幅反弹.现行扶贫瞄准机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离.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以贫困县为瞄准目标载体的区域性瞄准和群体性瞄准方式存在的弊端分析,提出再次缩小目标瞄准的范围、提高目标瞄准的精度,从区域瞄准、群体瞄准转向小户个体瞄准;提高资源分配瞄准的效度;变"推"为"拉",形成由下至上的脱贫拉动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调整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从国有资本出资人的角度来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在加强国家出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作用.本文从内部控制视角提出了构建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国有资本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则和思路,并构建了以组织架构、控制机制和控制流程为核心要素的国有资本安全管理体系基本框架.认为国有资本安全管理需要借助于财务信息化平台,以组织架构为基础,以控制流程为核心,以控制机制为保障,辅之以企业文化、风险意识和危机处理机制,能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本文对国有资本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管理机制、管理控制流程,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国有资本安全管理提供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贫困在本质上主要涉及维系生存的物质可获得性和个人获得发展机会和权利的公平性等问题,因此扶贫制度安排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而制度和治理是反贫困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彻底清除计划经济的思维障碍和单一低效的扶贫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确立法律制度,完善政策体系,建设传递机制,实施扶贫计划,建立参与机制和加强监督机制等方式形成制度规范下的反贫困治理机构.  相似文献   

11.
服务型政府本质上是后工业化社会公共行政的新型形态,是我国在继经济建设型政府之后人民企盼的、也是执政党和政府需要努力建构的更好、更高形态的公共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建构的核心是始终牢记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在发展新型电子政务的基础上,促进政府治理从强调经济管理转向关注民生社会建设和展开新型公共服务.因此,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运行流程再造必须紧紧依循新型公共服务和民生社会建设两个维度;必须依次经历完善传统服务流程和构建新型公共服务流程两个渐进阶段;必须兼顾实体性和虚拟性两种类型流程的再造.  相似文献   

12.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面对这一艰巨任务,弄清为什么要扶贫、怎样扶贫,以便我国利用举国体制,集中大量资源从事反贫困行动,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给出了反贫困的理论依据,从理论上解释了我国为何要集中大量资源进行反贫困行动,指出反贫困具有合理性,不一定影响效率,与市场经济是可以融合的。而我国的反贫困行动又面临精准扶贫、扶贫腐败、动态扶贫、贫困代际传递以及反贫困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等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了这些挑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效率与公平从来就是政府行动的两大政策目标。我国反贫困是政府以公平为导向的最大政策选项,它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其决策和实施生动地反映了效率与公平的抉择过程。文章从历史、社会和国家三个维度,归结了效率与公平的历史经典,诉说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梳理出我国对效率与公平的践行逻辑是"公平优先",然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公平",它反映出整个我国建国后短短60余年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的变迁。最终结论是反贫困的过程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中国整体追求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特殊类型地区依然是我国贫困的重灾区和扶贫主战场.研究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贫困状况及其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反贫困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要解决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发展问题,需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形成反贫困的区域新格局.增加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资金投入,围绕提高瞄准度和扶贫效率实现扶贫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剖析“以人为本”绩效管理机制的内涵出发,讨论了构建以人为本绩效管理机制对中央企业战略落实、运营能力提升的意义,指出中央企业构建“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机制要与企业战略联动、领导推动和全员参与,营造体系运行的企业文化氛围;推进企业流程管理与队伍建设机制优化,筑牢体系运行的制度底盘;推进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自身程序与机制建设,搭建激发企业内部变革驱动的绩效管理运行平台.  相似文献   

16.
参考国外和国内全民创业阶段发展历程经验,在对大庆市现有的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将大庆市全民创业管理机制归纳为政府主导机制、企业主导机制、高校主导机制三个类别.分析了三种管理机制的特点,提出了构建政府、学校、产业协同下的全民创业运行模式,提出了有效推进大庆市全民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是当代中国社会运行中的四个重要环节.在这四个环节的互动关系中,存在着社会发展的诸多动力机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三维到四维的系统动态关系转型,转型后的中国社会运行存在三个动力机制:改革创新的基础动力机制、科学发展的主导动力机制和稳定和谐的目标动力机制.这些动态的动力机制的协同作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权力的来源为研究路径,从关键资源控制权配置的视角,分析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激励机制,认为人力资本的权力配置可能是一种新的更贴近管理过程的激励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有效机制.对非契约化关键资源控制权的配置能够对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产生激励,使人力资本获取收益分配权,可以诱导人力资本自发地加强专用性投资,与公司共同发展,自主进行创新活动,提高治理效率和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19.
贫困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为不同研究视角提供了理论构建与实践检验的时空场域。围绕着贫困的性质、动因及治理形成了各具特色但又相互关联的研究理路:"经济溢出"视角将贫困视为低水平的发展,认为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够通过涓滴效应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带动该区域整体实现反贫困;"社会公平"视角将贫困视为对受贫者的不平等待遇,从群体的自身素质及社会网络中寻找贫困的动因与治理方式;"政策实践"视角则将贫困视为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从扶贫政策的项目内容、瞄准机制与资金绩效等环节对反贫困政策实践进行绩效评估与改进修正。基于上述视角的评述,这里提出一个可谘反贫困本土化研究的新理论视角,即"国家治理"视角,建议从扶贫理念、制度安排和官僚组织运行三个层面观察国家所构建的"反贫困"社会改造工程,探索扶贫背后的国家治理理念、国家-社会关系以及国家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乡就业压力巨大,与此密切相关反贫困任务繁重.针对这两个问题,文章提出了在城市郊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小城镇,城市中心区的失业下岗人员和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农业园区小城镇转移,解决就业问题以及通过促进就业反贫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