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居住在新疆天山北麓和帕米尔高原的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不仅有本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就在民俗风情方面,也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2.
古村落是不可再生、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具有多种学科与学术研究的价值。其所具有的丰厚文化积淀和历史信息,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开启心灵智慧和道德修养的绿色基地。对古村落的保护,许多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许多地方对此进行了努力探索实践,但古村落遭人为、自然破坏的形势依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澄迈县有多个火山岩古村落,具有至今保存完好的火山岩特色建筑和生产生活工具,火山岩文化价值较高.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古村落面临"空巢化"的问题,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澄迈县采取火山岩古村落群的保护开发模式,保护古村落文物和传统文化,开发火山岩特色历史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4.
四川以西地区的汉族传统古村落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不可被分隔与取代的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与时间的流逝中陪伴并证明着四川以西地区各种文化的传承与变革和时代转移与变迁。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使得绝大多数古村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惊人变化。加之广大普通群众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严重缺失,不能作出正确的保护措施,从而使得大批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慢慢的从我们身边消失。本文以四川以西地区汉族传统古村落的商业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为切入点,对该地区汉族传统古村落进行研究,解决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四川以西地区汉族传统古村落快速发展与传承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澄迈县有多个火山岩古村落,具有至今保存完好的火山岩特色建筑和生产生活工具,火山岩文化价值较高。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古村落面临"空巢化"的问题,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澄迈县采取火山岩古村落群的保护开发模式,保护古村落文物和传统文化,开发火山岩特色历史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侗族主要分布在怀化市的通道、新晃、芷江、靖州、会同、黔阳、溆浦和邵阳市的绥宁等县,其中怀化市是侗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占全省侗族人口的90%以上。侗族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不仅创造了自己的语言、音乐,形成了独特的服饰、饮食、文化和建筑风格,还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忌讳、传统节日等。侗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资源,充分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南社明清古村落、牛过蓢古村落保留着鲜明的岭南建筑特色。近年来,茶山镇采取系列措施加大对其保护利用工作的力度,但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古建构成复杂等因素,古村落在保护利用和原真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本文立足于笔者日常工作,从发现的问题着手,对茶山镇古村落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古村落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有必要基于乡村振兴视域,采取有效策略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本文简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以珠海市会同村为例,探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以期为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渐被淘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湘南地区还存在着许多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沉淀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许多古村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趋于消失。为了保护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需要对古村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大芦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个性化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从明朝迁徙建村以来的所形成积累下来包括山东劳氏家族宗族文化、楹联文化、古建筑(群)、景观设计理念中的文化构建等。本研究从历史文化资源管理和合理使用出发,对大芦村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制定了历史文化保护性发展规划,并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发展科学规划实施保障的有效措施,这既是对历史文化名村的遗产保护,又可以为古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独特的宝贵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所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了解和传承。建昌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处在这个人杰地灵的渤海湾内陆、丘陵地区。东临连山、兴城、南连绥中、西连凌源、北靠喀左、朝阳,是一座很古老的革命老区,也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冀热察军区司令员段苏权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经在建昌这片土地上战斗和工作过,为全建昌的解放和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美丽优雅的自然景观和热情善良的民俗风情,千年的历史文明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这片土地留下了大量红色的印记,使得建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成为辽宁大地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回顾百年光辉历程,反复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所以了解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基地、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既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又让我们不忘曾经的红色时代,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  相似文献   

12.
西藏东南的察瓦龙地处滇藏交界的卡瓦格博神山脚下,是怒江边上的古道重镇,现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的一个乡,境内居住着藏族、怒族、独龙族和傈僳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及多民族间长期文化交流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呈现出多元共融,和谐发展的文化景象,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发展。察瓦龙的历史文化概况、马帮生涯、建筑文化、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体现出历代汉藏友好交往、文化互融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13.
<正>一、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民族地区一般地处山区,以其自然环境的奇特优丽,历史文化的厚重渊源、人文景观的内涵浑厚、民俗风情的纯朴浓厚等优势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就拿湘西州来说吧,该州为土家族、苗族聚集区,地处湘、鄂、渝、黔边界,雄奇秀美的山水风光、光辉灿烂的文化古迹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使湘西州的旅游资源久负盛名。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湘西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下,旅游产业得到了长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种类繁多的文化遗产之中,古村落一直都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对象,因为古村落始终都是展示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同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古村落更多时候所展示的是过往苍生的艰辛路程,是文物与文化相辅相成的活化石,而位于晋南的丁村民俗博物馆便是其中最具历史底蕴的一块活化石。所以,基于核心利益主体包含的各个层面,推动丁村民俗博物馆文化旅游的合理发展,成为当地今后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关注乡土就是关注中国,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复兴中国文化首先要复兴乡村文化。村落是由社会、经济、人文及自然构成的生态网络,传统村落更是在长期农耕文明的延续下逐步形成的。它所承载的是历史的印痕和社会发展轨迹,它们被视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风貌逐渐改变,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人不断向城市聚集,村落的人口结构出现严重失衡,从而导致大量的传统村落空置或消失,延续了上千年的有形的、无形的农耕文化和乡野民俗也逐渐远去。本文从民俗学的视角,分析瓯南地区非典型古村落风貌特征和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非典型古村落,探索保护与传承非典型古村落文化在当下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种类繁多的文化遗产之中,古村落一直都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对象,因为古村落始终都是展示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同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古村落更多时候所展示的是过往苍生的艰辛路程,是文物与文化相辅相成的活化石,而位于晋南的丁村民俗博物馆便是其中最具历史底蕴的一块活化石。所以,基于核心利益主体包含的各个层面,推动丁村民俗博物馆文化旅游的合理发展,成为当地今后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湘西是一片神奇迷人的土地,这里的灵山秀水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湘西人民,千百年来,土家、蓄、汉以及回、瑶、侗、壮等民族在这里共同繁衍和生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湘西灿烂的历史文化及其奇特浓郁的民俗风情,铸成了光辉千秋,永垂史册的湘西文化,湘西精神和楚湘风韵。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指年代悠久的、经过一系列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具有传统特色的村落。它是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的表达,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美学等价值。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的吴垭村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吴垭石头村的调查研究,考察豫西山区传统村落和民居的特性,为这种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得以传承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节庆活动丰富多彩,而如此众多的节庆活动就是一座座珍贵丰富的旅游资源宝藏。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所形成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众多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维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文化认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与安徽人民出版社合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出版的大型系列丛书《中国节庆文化丛书》,即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挖掘本土文化和独特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节庆魅力,展现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打造节庆城市形象。丛书以对中国节庆文化感兴趣的中外读者为对象,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20.
喀什,是中国最西边的城市。在这里亚洲腹地和中国边疆是同一个概念。这里到处都飘荡着浓浓的民族风味。“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行走在中国最西的阳光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绚丽的民俗风情,浓郁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灿烂阳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