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前,全国城镇职工(含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建立,制度的适用范围从城镇职工逐步扩大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个体工商人员等;城镇居民(含少儿及中小学生)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在部分省市试点;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在全国逐步推开。然而居住在城市且无固定收入的大学生却成为被社会医疗保险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2.
《老友》2008,(6):30-31
日前,我省下发了《关于资助城乡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通知》。文件规定,城镇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按现行政策规定由财政全额负担。现将该文件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弥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难以覆盖全体城镇居民的缺陷,国务院于2007年4月正式展开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的工作。然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部分试点城市的开展中存在着难以实现全民覆盖、缺乏吸引力、资金筹集机制尚未完善、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其主体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三项制度构成。但是制度设计的差异化导致城乡医疗保险的"碎片化",造成重复参保、医疗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低下、医疗待遇不公等问题。整合"碎片化"的医疗保险制度,使其逐步走向一体化,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社区》2010,(10):6-7
7月1日起,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可实现跨省转移接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出台的Ⅸ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接接续暂行办法》规定,随参保人身份的变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关系,也可互相转移。如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可在就业地参加当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回农村后可带回,转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且不会中断。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14,(2):39-39
我国现行医疗社会保障有四种形式:公费医疗(我国的公费医疗制度于1952年建立,享受的对象主要为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目前不少省份正在加快推进取消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实现我国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目标的重大措施.为了将这件大事、好事、难事做好,必须对相关问题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本文对与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思路,将有助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相继开展实施,基本实现了人人享受医疗保险带来的便利。然而,从全国几十年的运行经验来看,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分开设置、管理以及分块的运行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弊端与不足,矛盾也在渐渐地浮现。因此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并轨路线以及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是解决矛盾问题日益凸显的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的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1亿多城镇职工;在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对农民医保有了制度安排,已在全面铺开之中。唯有城市里职工群体之外的其它城镇居民——城镇个体工商户、无业人员、职工家属、农民工、未成年人等成了医保制度的“被遗忘的角落”,他们被称为城镇职工和农民之外的“第三类人”——而恰恰这个群体是城市里最脆弱的群体,甚至比农民还要贫弱。  相似文献   

10.
基本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是我国医改的难点与焦点,将影响到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持续发展。本文对三种不同医疗保障管理体制从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力求找出最适合我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体制的模式,为整合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职责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三张网",要想实现"城乡医疗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目标,每个制度构建本身与制度之间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调查分析W市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现状、问题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制度全覆盖、筹资多渠道、保障分层次、政策可衔接、管理趋统一"的原则,构建"城乡医疗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前中国农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形式。本文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走出困境的路径,即加强宣传、让农民真正了解并接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报销比例、实行三方购买制度,以及尽快把农民工真正纳入城镇医疗保险范围等。  相似文献   

13.
医疗保险制度应完善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扩大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立专项风险准备金、改变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等针对SARS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有三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三种制度基本上涵盖了社会公众的医疗需求,但部分群体因收入和参与渠道的限制,无法享受到上述三种渠道的医疗保障,因病致贫的风险较大。针对合肥市此类群体调研,从实证层面进行政策评估框架设计与效用预估。研究结果显示:资助型医疗保险项目推行可以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可以增大其他三种医疗保险制度政策实施效用;提高公众社会保障制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以城镇职工、新农合和城镇居民为三大支柱,以城镇医疗救助为辅助,逐步实现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河北省医疗保险模式在保障国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统筹制度本身具有的缺陷,在现实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加强医保管理监控,扩大基本医保覆盖范围,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制度吸引力;建立财政投入保证机制;强化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16.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种制度因制度设计不同,筹资渠道、缴费标准、补偿水平、受益对象以及基金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别,参保群体因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制而获得不同的医疗保障待遇,影响了社会公平和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与接续,成为制约人才流动的瓶颈.本文在比较研究昆山、镇江案例的基础上,认为调整与整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筹是逐步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的独特的社会经济状况对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提出了挑战。文章第一部分分析农村地区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和传统合作医疗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制度缺陷,指出不应是建构当今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导形式;第二部分介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三部分指出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提出农村医疗保险的具体制度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医疗服务和产品市场的开放,医疗机构数量的增加,带动了医疗供给弹性变大以及国家对居民医疗消费的报销方式的改变。在财政补贴居民参加医疗保险时影响公共支出归宿的因素有多种。应通过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价格弹性、降低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等途径,使居民成为参加医疗保险补贴归宿的最大受益者。由此,国家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降低居民医疗支出负担的政策目标才能最终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时期、医疗保险改革探索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时期.在时代变迁中所推行的三种制度体现了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改革、探索、发展的历程.回顾这一历程,认清现存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农村户籍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Probit选择模型和多项Mlogit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所享有的医疗保险状况及其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城市患病后,其在户籍地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作用非常有限,而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地减轻其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