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李保铨本文试图选用最深刻的历史资料,采用分类对比的笔法,进一步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一命题,这就是恩格斯所讲的:“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第一,中国共产党首先对日宣战日本国侵华野心由来已久。在明治维新以...  相似文献   

2.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召开于全国抗战爆发的历史关头,不仅对于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直至夺取全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而且也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辉煌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预示着两种不同的前途命运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持久抗战思想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毛泽东的持久抗战思想是以国内和国际环境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完整理论体系,其立足点是全民抗战,争取外援,目的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蒋介石的持久抗战思想则是零散的、一般号召性的,其立足点是依靠外援,军队抗战,目的则是维持其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由于这种差异,中国共产党就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真正领导者,并最终把抗战引向胜利。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有关部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而联合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号召全党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交流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更好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使这一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资讯快车     
《老友》2021,(4):28-28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经党中央批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正式出版发行。——《人民日报》3月17日中宣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总体要求,部署了重点工作及组织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书刊报的出版发行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紧密相联。思想多元化、鲜明的时政性促进了书刊报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区的文化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出版了大量马列主义文献。为抗日战争胜利作了充分思想准备,解放区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书刊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六届六中全会是抗日战争由防御阶段转入相持阶段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毛泽东曾这样评价:“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那么,怎样认识这次会议的历史地位?这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作一初步探讨。 一 全会的召开势所必然,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命运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怎样进行抗战和如何正确处理抗日统一战线中统一与独立、团结与斗争的关系,成为对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和抗战成败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性问题。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规定了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制定了全面  相似文献   

8.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新中华报》四开三日刊的版面容量和出版周期,难以满足中国共产党抗战宣传需要;国民党当局接连发起两次反共高潮,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刺激了党内“左”倾思想的抬头,中国共产党亟需一份强有力的党报抵御敌对宣传,统一党内思想,团结力量,以利抗战。内忧外患之际,《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有义务担当党报重任,通过公布中共中央重要指示,发表抗战纪念宣言;改进战地通讯、歌颂抗日英雄、表彰抗日战绩;刊发专文,揭露国民党妥协投降、消极抗战的错误行径,揭示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胜利的信心与底气等,成功塑造出中国共产党坚决、英勇、自信的抗战形象,准确宣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响应与拥护,振奋了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党报的战斗力,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赢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8,(11):47-47
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12月18~22日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二届三中全会时间:1984年10月20日全会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今年 9月 2 4日至 2 6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会议公报强调指出 ,全会高度评价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致认为 ,讲话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了我们党八十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 ,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进一步阐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 ,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对进一步做好党和国家的各项…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宁边区的妇女开展了妇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作为革命圣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陇东革命根据地,它的妇女解放运动是随着陕甘宁边区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而开展的.它是一次带有全民性质的社会变革,是由边区政府组织发起的自上而下的群众运动,它以政治动员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从身体和思想上解放了根据地妇女同胞,把他们动员到抗战和生产前线上,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中国“法治”思想经历了由传统“法治”向现代“法治”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宣布告别人治的历史,今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家国”已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国内的主要矛盾从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这时动员一切力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抗战胜利,成为全党的中心任务。抗战开始全民奋战,在全国形成抗日民主根据地、国统区、沦陷区三个地域。为了巩固华北抗日阵地,必须发展华中抗战力量。而要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又必须突破苏北,使我八路军、新四军共同控制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东、长江以北、大海以西的广大地区,以壮大抗日力量,才能克服蒋介石投降妥协的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党中央于1938年5月4日就指示新四军“进入江北地区”。9月,中央六届六中全会重申全党独立自主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  相似文献   

14.
以1937年11月18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在武汉办公为开始,直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为止,近一年时间史称“武汉抗战时期”,简称“武汉抗战”。这一时期,武汉成为事实上的“临时首都”,为全国抗战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高潮,为坚持全民族的抗日,并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作了坚实的铺垫。中国共产党派出了由王明、周恩来、秦邦宪、项英等政治局委员组成的阵营强大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和中共中央长江局,为全民抗战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武汉抗战”时期成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辉煌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中共中央会議上所作的《目前形势和我們的任务》的报告,是整个打倒蔣介石反动統治、建立新中国时期中,党在政治、軍事、經济等各方面綱领性的文件,是一篇划时代的中国人民大革命的檄文。它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最后胜利的行动綱領,也是全党和全民战胜一切反动派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它不仅进一步鼓舞了全党全民敢于斗爭、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也为我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作了政策方面的充分准备。革命的历史进程,已經完全証明了毛泽东同志科学預見和天才論断的无比正确。  相似文献   

16.
宗平 《老友》2009,(10):16-17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整整60年之际,于9月15日至18日召开了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改革开放处于攻坚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全会总结执政经验,破解党建难点,研究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进党内民主、改进党风建设、反腐倡廉、稳定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不但被世界所瞩目,也将成为推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工作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动全民抗战的积极性,争取中华民族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山东革命根据地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重点在社会优抚、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展开工作。这项政策改善了人民生活,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增强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为山东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9日,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全市上下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刘小涛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走过百年光辉历程的重大时刻、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全会政治承载厚重、理论贡献突出、历史意义重大,推动全党实现政治上空前团结、思想上空前统一、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少数民族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全国抗日力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抗战;第二,牵制和消耗了日本侵略军的有生力量,彻底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我国的步骤和计划;第三,从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上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第四,修建了抗战国际交通线并维护了该线的畅通;第五,充分发挥自身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传统,赢得了国际社会对我国抗战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对少数民族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出身贫寒的张治中,从一个普通的学生军士兵,到跻身国民党军队上将之列,其间曾任过从基层到高层效十种职位,军队阅历非常丰富,其对军事的见解不乏真知灼见。张治中的军事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纵深防御和先发制人的思想,以节节抵御的阵地战和全民抗战为核心的持久抗战思想,以保:养士气、完善人事制度为内容的军队建设思想。其中尤以全民抗战的思想、重视精神教育的思想和建立高级将领交流制度的思想最为精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