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蝶平 《老年人》2012,(11):42-43
司徒雷登是美国传教士、教育家、外交官,但他热爱中国,一生大部分时间以中国为家。司徒雷登在中国办了27年教育,是燕京大学的创办人。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燕大之父司徒雷登的父亲是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1876年6月,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与创建杭州育英书院,1908年被委派到南京金陵神学院任希腊文教授。  相似文献   

2.
在满园金色的深秋季节,一位对于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故人将长眠在杭州安贤陵园内。这位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故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他之所以在中国享有比在他祖国美国更大的名气,那是因为毛泽东的名篇《别了司徒雷登》成就的。这篇几乎为他盖棺定论的文章把他称之为“美帝国主义的代言人”,使他无法实现生前的愿望,在他死后他的骨灰才被运回杭州故里,并安葬在他的亲人身旁。  相似文献   

3.
"今天,中国终于有勇气凭良心说话,承认自己对不起司徒雷登,对不起这位为中国活了一辈子的美国人。"《南风窗》杂志2011年第4期刊登了《难以道别的司徒雷登》一文,不仅试图重塑一个"别样的司徒雷登",将之装扮成一位"为了心中那不灭的信念和伟大的爱"而献身中国的爱心使者,甚至要国人向这位原本"别了的司徒雷登"道歉。 然而,司徒雷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如果说,1946年就任大使前的司徒雷登还可以说得上是一个"教育家"的话,那么,1946年以后的司徒雷登就成了美国在华利益的忠实代言人,其个人人格已经过了帝国主义的"格式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最紧要关头,是中国人民处于帝国主义压迫深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司徒雷登已没了他时常挂在嘴边的那些"中国朋友",这时他心目中有的只有美国在中国的殖民利益。  相似文献   

4.
司徒雷登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人。他生于中国杭州,为中国人民做了许多好事。1919年,他任燕京大学首任校长,领导校务达27年之久。1946年。他在周总理的推荐下,当了美国驻华大使,在主客观因素的支配下,做了一些中国人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惹得毛主席写了《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他回美国后,孤苦伶仃,晚景十分凄凉。去世后留下遗愿,希望遗骨葬回中国。去年11月17日,中国政府和人民满足了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安放在故里杭州半山安贤园……  相似文献   

5.
陈远 《中外书摘》2007,(8):19-22
1918年,出生在中国杭州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在南京踌躇满志地度过了他人生中的第42个春秋。他有理由踌躇满志。因为从他1905年开始在中国传教以来的活动以及收到的效果,不仅让他所隶属的美国南北长老会对他刮目相看,而且也使他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声誉。  相似文献   

6.
司徒雷登是近代来华重要的美国人,他生于中国,事业发展在中国.可以说近代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像司徒雷登那样了解中国,热爱中国,与中国的交往之深是没有一个外国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的.正因为如此,他与中国各阶层人士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与司徒雷登交往的人士中,就有像蒋介石那样对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重量级”人物.那么,他们二人发生交往的机缘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同乡情缘、宗教信仰和事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1司徒雷登来找孙传芳,孙传芳问他一个外国人干吗跑到中国来教育中国人。司徒雷登说:"文明不是民族性的,而是世界性的。我要把全世界的文化同中国文化相整合,产生一种新文化。"孙传芳问:"那你来找我又是为何?"司徒雷登说:"向你筹集捐款。"孙传芳说:"日后再说吧!"几年后,孙传芳想把儿子送进燕京大学,就去找司徒雷登。司徒雷登问:"总司令找我有何贵干?"孙传芳说:"让我儿子来燕大读书。"司徒雷登说:"日后再说吧!"孙传芳说:"这次我给你两万美金。"司徒雷登说:"那就让他来吧……要现金啊!"  相似文献   

8.
一 司徒雷登说过这样的话: 傅泾波之于我,就像是我的儿子、同伴、秘书和联络官。我所以能取得的一些成就,特别是在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方面,应该归功于他的地方,也许甚至比我自己意识到的还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9.
侯俐  张漓 《中外书摘》2009,(10):68-71
整个法瑞瑟河谷每一英尺的铁路下都埋葬着一个中国人 1880年6月至1887年7月间,有2.5万名中国人来到加拿大,占当时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他们主要来自五邑。招募中国劳工一般是由华商承包,最主要的承包商是台山人李天沛,他也是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中国劳工的主要承包商。他与同乡族人、维多利亚广安隆商号的李枯芹、  相似文献   

10.
仁悟 《老年世界》2011,(21):8-10
在改革开放后,不少中国人移民取得外国国籍时。人们也应知道.当年曾有一个美国人来华参加革命斗争并取得中国国籍,并在现代史册上留下了英名。他就是被毛泽东誉为“完全的中国人”的马海德。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交际》2006,(3):41-41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很好的企业家,但我认为我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在公司里面也是这样的。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喝茶的时候想,自己当企业家不是一流的,当老师是一流的。这五年我挺感动的,一个梦想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现实。今天还有人问我,阿里巴巴到底是什么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吗?我认为阿里巴巴是一个中型企业甚至是小型企业。它还是个孩子,才五年。我们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6岁,但是我们发展很快。全世界都有我们的会员。客户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在海外很多人并不知道阿里巴巴是中国的企业。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公司,是印度的公司。在土耳其我们去演讲的时候,打出的横幅是欢迎阿里巴巴回家,然而阿里巴巴只是去探亲而已。到今天为止,阿里巴巴是中国人创办的公司,但是阿里巴巴不是中国人的公司,他是属于阿里巴巴人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人,我们要走向全世界,阿里巴巴是由阿里巴巴人创办的,我们有德国人、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全世界的人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2.
生活的尊严     
一位刚从美国学习回来的朋友说:在夏威夷期间,发现那里几乎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快乐。印象最深的是一老者导游,他对待每一位游客都很和善,服务非常周到,如同照顾自己的家人。见到中国游客,他用蹩脚的中文不断地说:“你好,中国”“你好,北京”。所做的一切,让人感觉舒坦,看得出,他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早期社会工作做出贡献的还有一个美国人,他就是葛学溥(Daniel H.KulpⅡ,1888~1980)。1913年,葛学溥来到中国,次年开始主持沪江大学新成立的社会学系,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创办了著名的“沪东公社”,成为中国南方地区比较有影响的社区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世界》2011,(12):32-33
他,出生在美国加州硅谷,是个私生子,一出生就被遗弃。17岁高中毕业,19岁迷上佛学,21岁在自家车库里成立苹果电脑公司,48岁患胰腺癌,52岁苹果推出iphone,55岁推出ipad。10月5日,骤然逝世,震惊全球。但他手中的那个苹果几乎改变了全世界,iphone4风靡中国,更是改变了很多中国人的生活。这都是因为他——史蒂夫·乔布斯,他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交际》2007,(9):37-37
第一个在战场上死亡的德国军人,杀死他的是日本人(中国,1937)。第一个在战场上死亡的美国人,杀死他的是苏联人(芬兰,1940)。美国战争阵亡名单中除了巴克利中将外,军衔最高的是莱斯利麦克奈尔少将,杀死他的是美国陆军航空队。  相似文献   

16.
2012年2月,一个叫林书豪的年轻人忽然火了。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到东半球的中国,无数人都在谈论着他。这个曾有过两次被裁员记录的尼克斯“板凳球员”,在2月4日那一天得到了临时上场的机会,从此一鸣惊人,带领球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疯狂的佳绩。  相似文献   

17.
修缮生命     
崔鹤同 《公关世界》2008,(11):56-56
一个男孩,出生于美国麻塞诸塞州的兰卡斯特城的一个清苦的农家,父亲是个勤奋的养牛工人,兼帮人搬运砖头。他个子矮矮的,生性害羞,常坐在校园的大树下发呆,同学们都谑称他是“白日梦专家”。  相似文献   

18.
他是美国华人世界的一个传奇——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妇科医生,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慈善家和教育家。他有一份浓郁的爱国情怀。曾多次奔走于中国大陆和美国之间,为中美交流和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他,就是美国首位华裔市长——  相似文献   

19.
何如平 《老年世界》2008,(11):25-25
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们一家租住在一个华人为主的社区。我的房东罗斯先生是个五十多岁的美国人,他为人幽默风趣,整天笑呵呵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一家网站,向网民有奖征集聊天话题,其要求是:该话题大家愿聊且又难以找到答案。帖子发出后不久,就收到五百多个题目,除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老生常谈,最后抽出这么一个话题:有钱人,是否活得更舒心?(注:在美国人的观念中,有钱人是指那些中产阶级以上的富人) 提供这个题目的叫托德·马丁,他获得的奖品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聊天室和去中国旅游的一张支票。不过要得到第二项奖品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他的话题聊到最后必须没有结果。如果有人在一个月的有效时期内,对他的话题做出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且又获得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