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企业并购的操作过程中,因为通常并购方案主要由法律或财务方面的专家起草,他们往往忽略影响并购成败的文化因素。许多企业的管理层往往也只关注并购交易本身,只调查目标企业的资产组合、经营状况、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以此作为并购后整  相似文献   

2.
以中钢集团敌意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主张新兴跨国公司在进行海外敌意并购时,尽可能融合实物期权视角和动态能力视角来考虑问题.首先,新兴跨国公司应该尽量选择已经长期合作的、股权相对分散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其敌意并购的时机选择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目标企业估值的不确定性程度;二是竞争对手加入竞购的时间.此外,还要考虑到东道国政府、社会公众和目标企业管理层的反应,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将敌意并购转化成善意并购,以降低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之,只有将实物期权和动态能力2种理念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保证新兴跨国公司海外敌意并购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聚焦于企业并购决策的形成时机问题.建立在企业管理层认知的微观基础上,本研究整合前景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形成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细分了搜寻注意力在绩效与期望差距反馈下的分配差别对并购决策的影响.本研究认为搜寻注意力的分配和他的转移主导了并购搜寻的动机强度,影响了并购决策形成和增减的时机.以2011年—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上述理论猜想.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搜寻注意力主要分配在低于期望较低和高于期望较低的反馈区域,这些区域企业选择并购的概率升高,数量增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额外的冗余资源和可模仿密度会使搜寻注意力转移,调节原有并购搜寻的动机强度,使并购决策出现相应的增减.本研究补充了企业行为理论中的搜寻机制在认知注意力分配的主导下发生变化的微观规律,为企业管理层做出收购的时机特征提供了注意力层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正> 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唯有企业规模扩大,才有能力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并购接收已具规模的企业,自然比从零开始来得容易。不过,并购表面上似乎对于企业成长能立即助益,但并购活动本身却存在较大的风险,要想实现并购创造增加值,做到永续经营,就得仰赖日后的各项整合工作是否能够成功;双方联手后能否在资产和市场方面形成优势互补,管理层之间能否坦率沟通,在重大问题上能否达成一致,并进而制订一体化战略,寻求核心竞争优势,兑现最初的承诺。只有这样,企业间并购才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与民营高科技企业产权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层收购(MBO)是近二三十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并购形式,指的是企业管理层在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通过收购企业的股票或资产来拥有企业的控制权,管理层一般由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高级职员组成。通常情况下,管理层只提供一小部分资金,其余大部分资金由各种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以债权和股权的形式提供,还有一些资金通常采用“垃圾债券”的形式筹集,其中,向金融机构的借款通常是以目标企业的资产作抵押。收购完成后,管理层努力削减经营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整顿和重组生产设备,增强库存…  相似文献   

6.
并购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获得较好的财务效应、提升竞争力。并购企业通过财务的协同可以实现合理避税、降低资本成本,提升财务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号博弈的企业并购交易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并购是并购交易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信号博弈过程。并购交易信号博弈分析表明,由于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美性,企业并购交易将会出现市场完全成功、部分成功、接近失败和完全失败四种不同性质和效率的市场均衡,其中只有市场完全成功是最理想和有效率的均衡。但在具体的企业并购交易中出现哪种均衡,主要取决于企业并购交易博弈模型中不同质量目标企业的价值、交易价格、风险成本和质量高、低比例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出现上述三种低效率均衡机会的最有效方法是克服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并提高并购企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管理层制定的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在未来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管理层必须重视管理中的投资决策问题。企业管理层必须深刻认识在投资决策中存在的财务人员专业性低、预算不科学、投资指导思想错误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完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并购交易中的业绩对赌条款对并购后目标公司技术创新和发明者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未签订对赌条款的目标公司,签订业绩对赌条款的目标公司在被并购后,其创新数量和质量均发生显著的降低,这一效应随着业绩对赌所施加的业绩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研究业绩对赌抑制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后发现,并购业绩对赌导致目标公司削减研发投入,并致使发明者离职人数增加和新聘人数减少,这些都削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别于以往研究普遍强调业绩对赌契约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和对业绩的提升作用,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对赌契约的弊端,从而为并购双方设计更为合理的契约条款提供决策借鉴,也为监管部门通过加强并购市场监管推动企业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并购作为资本经营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引起重视。我们认为,企业并购整合成功的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标准是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下去,这就涉及到企业的动态能力是否有效提升的问题。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并购财务整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寻求型并购发展迅猛,而现有的理论对这一问题缺乏逻辑一致的解释。本文从动态能力视角整合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和后发企业国际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对这一现象和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本文选取7个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中规范的译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剖析,发掘出"并购企业初始技术能力"、"关键技术缺口"、"有价值的创造性资产"、"技术融合"和"技术追赶"五个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构建了以跨国并购为杠杆的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模型。我们发现,后发企业技术寻求型海外并购是一个精心设计、带有冒险特征的能力更新过程,通过海外并购,一些企业不仅跨越了技术创新的鸿沟,实现了技术的进一步追赶,而且推动了战略转型,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跨国并购过程中中国后发企业如何响应内部和外部"双元"情境下的组织合法化问题,基于动态演化的视角通过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我们构建了一个跨国并购过程中企业组织合法性聚焦、企业能力整合模式与组织惯例之间关系演变的统合性理论框架。研究表明:跨国并购过程中企业合法性聚焦主要经历了由内部组织情境导向过渡到关注外部组织情境,并最终发展到内外部组织情境并重的演变过程,是一种由"排他型"聚焦到"共生型"聚焦的转变。在这种组织合法性聚焦转变过程中,涌现出了低阶能力整合模式、中阶能力整合模式和高阶能力整合模式等3种企业动态能力运用模式。本研究还发现,跨国并购过程中低阶能力整合模式更容易导致企业形成弱组织惯例,而高阶能力整合模式促进企业形成强组织惯例的可能性更高。研究结论对企业国际化中的组织合法性相关研究做出了理论贡献,同时也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探索性研究,本研究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在理论层面,本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与"自主创新"的背景及内涵,并构建联系、比较异同。基于2005年以来南汽集团对罗孚公司并购及此后发展的案例,本研究深入回顾了并购全程及后续项目进展,进而讨论了本次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对南汽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结合案例,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自主创新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发生条件是:(1)被并购方知识积累大于并购方或与并购方原知识积累形成互补;(2)并购方有能力整合来自被并购方的创意,使外部创意内化为以开发新产品为表征的内生创新力量。  相似文献   

14.
简析我国证券法对管理层收购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伟凯  王荣 《管理世界》2005,(10):149-150,154
管理层收购(MBO)最初源于大型多元化混合企业的重组、并购活动。随着证券市场发展,融资收购手段多样化,上市公司MBO行为越来越多。鉴于MBO行为不同于普通证券交易的特殊性及其对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各国都在证券法基础上对管理层收购进行特别立法。(一)管理层收购的特殊性与证券法的缺陷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一般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收购即要约收购,通过目标公司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来购买该公司具有表决权的证券。广义收购是指除要约收购外,还包括协议收购,通过与目标公司股票持有人达成协议进行收购。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是…  相似文献   

15.
风险投资与创始人是新上市企业股东中对公司治理制度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两类股东.对于管理层薪酬制度的形成,这两类股东具有较强的治理动机与能力,同时存在不同的治理诉求.用多边代理理论视角,将这两类对新上市企业管理层薪酬制度具有不同利益导向的角色整合在同一框架之中,分析他们对于新上市企业薪酬制度的影响.分析与实证表明,风险投资的存在,会提高新上市企业管理层的整体薪酬水平,扩大管理层内部薪酬差距,并且提高管理层的薪酬敏感系数.与此相反,创始人的存在则会导致管理层薪酬偏低,并且抑制风险投资对管理层内部薪酬差距与薪酬敏感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国内外企业问的实力差距,分析我国企业的不足之处,指出根本性的问题为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的薄弱所致;进而推论我国企业核心能力增强的途径-并购;比较以前并购整合研究的资料,提出了以核心能力为中心的整合思想,并按两个步骤实施一是目标对象的选择,二是如何整合.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择2006年—2011年间78篇西方一流学术期刊上有关企业并购的论文和当今中国十个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公开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对所得文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比较西方理论与中国企业对并购动机认识的异同.研究发现:虽然二者都着重从资源基础理论考虑企业并购的动机,但西方理论强调有效利用企业的管理能力、经验和品牌资产等无形资源,而中国企业强调获取外部知识产权、管理经验、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等资源;行业冲击理论对中国企业并购动机的解释度高于西方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西方理论的解释度高于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活动在近几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证券市场的公开性,发生在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格外引人注意.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绩效如何,是否具有持续性,不同公司的绩效及持续性为何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加以心头,对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的运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5家在1998年发生过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为典型样本,选用1999年至2002年样本公司在偿债能力、赢利能力、财富创造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四个方面的七个财务指标,建立并购绩效持续性评价体系,以评价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绩效持续性.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在并购完成短时间内中较为明显,但长时间内基本上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调研了上海电气集团并购日本秋山印机公司从而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案例,分析了电气集团通过跨国技术并购后技术价值链整合来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论证了跨国技术并购是适合我国企业获得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提出了继续发展这一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并购带来的开放式创新向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及混合所有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理论分析框架,以广东省地方国企"瀚蓝环境"三次并购活动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混合所有制并购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收购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收购方与目标公司知识互补及创新环境是促使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条件,立足于存量资源整合的混合所有制并购,通过融合资本与生产要素,聚焦创新能力开展并购整合,可有效解决企业价值再发现和实现途径的问题。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国有企业以混合所有制与创新能力为"二元"并购动机实施并购,能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