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生产力的崛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提出的文化生产力概念包含着正确把握现代社会智能生产力的指导性原则。文化生产力的提出, 使文化知识从非独立因素变为独立因素,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对现代文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将对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育模式和经营管理及领导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改变财富的分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但在总体水平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应当强化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建立起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马恩设想与现实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对此,应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进行辨析:我们既要坚持马恩设想的科学性,又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终极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之后,必须大胆吸收、合理利用资本主义一切对我有用的肯定成果;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首要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解决落后的生产力与“超前”、“超高”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须注重生产力落后这一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产力中介性要素是指主体性要素与客体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是文化生产力主体性要素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运用的一切手段、方法,是影响和制约文化生产的各种有形和无形因素;它由基础性要素、主导性要素、调节性要素组成;其特征表现为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性;作用方式的复杂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新国民财富”和“真实储蓄”核算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变化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在总量上也在构成上提供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分析框架和可行政策依据.统计分析表明,真实储蓄对高收入OECD国家的新国民财富的解释力度不高,这些国家的国民财富积累更倚重于人力资本和和社会资本,而不是有形资产的积累.负的无形资本与社会经济现实不符合,对于无形资本的直接测算有赖于深化其经济理论研究并完善社会资本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为力量.他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力较量”.图书馆里的各种文献资料和各学科专业知识的信息载体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和物质基础;是技术进步的阶梯,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离不开各种专业、各门知识的科学文献资料,离不开图书馆这一储存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因此图书馆与科技进步之间有着相辅相成、血肉相连而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密切关系,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广义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人类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农业经济 ,又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工业经济 ,现在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知识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力 ,拥有“知识喷泉”美誉的图书馆无疑面临一场全新的挑战 ,同时也为图书馆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特征。一、理解知识经济首先 ,我们要理解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又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时代。知识经济所要表述的是一种新的复杂的经济形态 ,与以往的经济形态最大的不同在于 ,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 ,而是直接有赖…  相似文献   

7.
人类面向的 2 1世纪 ,将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 ,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时代 ,同时也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意识将渗透于每个国家经济体制之中 ,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繁荣发展的经济背后 ,人们看到了知识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从电脑的发明到电脑步入家庭、工厂 ,再到电脑与商业的交融 ,以至现在的高科技“硅谷”的建立 ,知识层次的不断更新所带来的惊喜变化都在说明一个问题 :知识就是财富 ,而不断的创新则是财富积累和成倍增长的先决条件。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8.
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内涵应当包括“无形之物” ,即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 ,因为在未来社会 ,左右经济发展的根本代表将是知识、发明、管理能力等。对于这些无形之物的占有关系应视为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应作为资本的占有出现。先进文化则主要指精神文化 ,它内涵着时代精神 ,内涵着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哲学和基本价值观念 ,其科学精神尤为重要。“三个代表”的思想对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从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高度去思考 ,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 ,实施全民教育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 ,培养学生具有活化旧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和素质 ;加快发展高职教育 ,解决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问题 ;遵重教育规律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尊重的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说:“加强企业管理是固本治标的大计。‘’加强企业管理,已成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从企业目前情况来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见效快、投资最少、潜力最大的措施莫过于强化企业管理。切实有效地加强管理,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管理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基础。管理对企业可以调动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支配、合理利用的问题,就是企业所掌握的人、财、物、时间如何进行有效地配置,马克思曾指出:“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管理作为“科学十艺术”同样也是生产力。管理,可以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可以起“放…  相似文献   

10.
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不仅要考虑单纯的经济指标平衡,考虑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且要考虑文化因素之间以及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生态平衡,自觉地把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加以保护,并努力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在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1.
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人类正加快步伐,进入一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耗)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知识是这个时代的基础,是这个时代的动力,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知识的权力正在代替财富的权力,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具备,并能充分利用、不断创新知识的人,将是时代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为回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高等工程教育要加快改革、创新和加速人才培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等无形财产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在美国和日本有人把当今的时代称之为“知识产权的时代”,并把保护和鼓励智力发展活动看作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我国先后颁布了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版权法),表明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我们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应当积极推进和保护科学技术进步,重视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否…  相似文献   

13.
“情报资料是人类第二资源。”“是无形的财富,是开发人类知识的金锁匙,是解决问题的锦囊妙计。”情报资料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作为一个读者,一个教师,一个科研工作者,不管是继承前人的知识,还是探求教学中新的知识领域,不管是解决疑难问题,还是从事某项题目的研究,都离不开图书资料。  相似文献   

14.
网络经济的微观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 ,以电脑网络为基础 ,通过电子手段把无形的知识和信息真实地转化为商品的经济 ,其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推动生产力的提高。这里从厂商的生产、营销、组织和竞争 4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经济的微观经济影响 ,指出网络经济在提高企业效率的基础上 ,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 ,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 ,增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文化软实力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愈来愈密切。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是文化软实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理论体系,丰富了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作为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是文化软实力产生和发展的技术基础。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其本身成为衡量和评判社会发展的标准和尺度。一国在世界上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能产生文化软实力。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本国发达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提升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为依据,指明了高科技产业化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论证了“利用高科技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促进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创意产业是源自于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行业。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译成“创造性产业”,是推崇创新创造,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经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持续健康发展,把握新工业革命浪潮,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明确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揭示其理论逻辑、战略价值和实现路径。结合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与相关论述,文章认为新质生产力必须具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效低耗和环境可持续”“高品质生活和社会服务均等化”“数字赋能”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特征。解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所积累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政策环境保障,对比分析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现状,以客观把握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优势与不足。分析在内部面临产业升级滞后与创新能力不足、资源与环境约束、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老龄化与劳动力成本上升、政府治理效率还需提升等“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外部遭受贸易争端、技术封锁、人权和意识形态威胁、国家领土争端等“修昔底德陷阱”的压力下,新质生产力破解经济高质量发展难题的战略指导意义。进一步地,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有助于构建坚固的国家安全体系。在此基础上,国家安全稳定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两者相得益彰。最后,提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注重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布局;从内部加强自我建设,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能,破除“中等收入陷阱”魔咒;打造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给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破除“修昔底德陷阱”魔咒,支撑构建强劲有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二、三次文献的开发与高校图书馆曹智英信息,是物质和能源之外的一种宝贵资源,当代社会最活跃的生产力,也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目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而文献信息则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7年...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图书馆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文献出版量剧增;书刊价格居高不下;购书经费拮据;队伍不稳.人才外流;文献利用率低下;馆舍建设与设备改造困难等。作为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应该摒除“等”、“靠”、“要”的思想,积极转变观念,勇敢地走进市场,努力成为信息产业的生力军,在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同时,使文献信息更多地活化和扩散到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中去,使潜在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