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由历史文化名城到古代诗歌意象,"金陵"从早先的地域概念转化为具有浓郁政治文化色彩的艺术符号。"金陵"意象频繁地出现于古代诗人的怀古作品中,承载着他们沉重的感伤情绪,寄托了他们强烈而明确的政治意识和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2.
陈未鹏 《南都学坛》2010,30(1):75-78
怀古文学一般由历史遗迹、文化名胜所引起的触动发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切。因此,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关注怀古文学,关注在怀古文学史中承前启后的两宋怀古词,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宋代怀古词最重要的主题是"金陵怀古"。较之其他主题的怀古,"金陵怀古"不论从整体创作数量,还是从名作数量而言,都远为优胜。怀古词之所以选择"金陵怀古"这一主题,是因为金陵地域文化中的"六朝兴废"的历史承载,与宋代感念国事、忧患时艰的时代精神相契合。金陵怀古词表达出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社会前途的关切,同时也拥有了区别于其他主题的怀古词的特质。金陵怀古词中的地域文化是具象化、立体化的,其诸多意象也大体相似相近,而单个意象的呈现,具有趋同性。金陵怀古词的作者未必都经行其地才感而怀古,有时是通过想象、和韵等方式完成怀古思绪的表达,作者创作时未必身处其地,却能感同身受,恍若亲临。而且,大多在怀古之余还点缀着香艳的"六朝金粉"。  相似文献   

3.
曹禺关于人类与宇宙的悲剧意识来自于对人深刻的"存在"之思.人类往往无法剥离存在的悲剧性处境以及焦虑,即使他们用行动力主选择并确证自我存在.悲剧是存在的最高形式,虽然意味着肉体的毁灭,但是生命本质获得了充盈.在存在与人的关系中,希腊悲剧更多凸现悲剧人物的英雄性与无畏性,而曹禺却更多暴露人的存在困境,表现人的有罪性与渺小性.但是曹禺并没有导入西方存在主义的虚无与荒诞而彻底否定人的存在意义,他渴望为了人能够诗意地栖居而建立一个有爱、有信仰的理想的存在世界.  相似文献   

4.
北邙与岘山意象在唐人笔下屡屡出现,成为他们比照探问生命价值何在时的两极坐标。两者本同是自然山川,均令见者从人之必死的深切体认中衍生出焦灼的个体生命意识,但流向却截然相反:北邙是以死亡的一视同仁消解了个体生命意识,而岘山则是极力寻求生的价值从而使个体生命意识得到张扬。  相似文献   

5.
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意识内涵丰富又复杂,一直是国内外哈代小说研究中的一些分歧性意见所在,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社会悲剧意识:1.经济困境;2.现代精神文明对人性的扭曲;3.新旧两种文明撞击中人物精神世界的分裂和痛苦。二、命运悲剧意识,哈代对威塞克斯地区人物文化心态的准确把握。三、生命悲剧意识,源自哈代的对生活的悲剧性感悟,1.个体生命的现实困境;2.人类群体的宇宙困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悲剧意识来源于对人的生命有限性的感知。李贺诗思考生命的长度,追询生命的意义,表达对生命的感受,希求对生命的把握,表现出彻底的生命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通过中国文化特有的心理机制,以"向空而有"的方式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状态和历史价值的建构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悲剧意识,人们马上想到它是对悲剧性现实的反映,但现实的悲剧性并不一定总会随之产生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悲剧意识,真正的悲剧意识是建立在对悲剧性现实的理性把握和一定的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的。具有深沉而厚重的文化底蕴的中国人的悲剧意识亦如此,同时又赋予了悲剧意识新的内容,即蕴涵在具体而现实的爱情和社会理想悲剧中的关于宇宙人生的生命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生命观有不同的生命价值观。任何一种生命价值观都会遭遇现实的困惑,哲学如此,文学亦如此。文学对生命价值的困惑在怀古伤逝题材中表现最为突出。中国古代知识群体,无论持入世的儒家、超脱的道家,还是无执无著的禅宗生命价值观,在亲历古代遗迹时,都会难以自禁地流露其生命情绪。在怀古文学意象选取中的最大特征,就是今与古、生与死、永恒与短促的“情绪”对比的不同。不同的“意象情绪”对比传递出作者不同的生命观,由此形成怀古文学以生死为焦点的鲜明的生命特色。随着生命本体观的苏醒和认识的深入,怀古文学对生命价值与生命本体间冲突的表现也在深入,并引起怀古文学中有限与无限统一的哲学生命思考,其意象的选取也渐次由悲凉到空漠,最终走向平淡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迷惘的一代”文学体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和欧内司特.海明威小说中的悲剧意识,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主义和尼采的权力意志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隐微关系。菲茨杰拉德小说中包蕴着深刻的叔本华哲学思想,而海明威小说则呈现出明显的尼采哲学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自汉魏以来,怀古咏史成了各种文学体式中常见的题材,散曲亦然.元代知识分子处于蒙古贵族暴虐的昏庸统治之下,从"士"的地位沉沦于社会的最底层,心中充满莫名的悲愤与绝望之情.小山曲中的怀古之作,就是挣扎在这一桎梏下的元代文人心态的典型地展示.这种心态,促使他们将对历史与现实、个体命运与社会前途乃至整个宇宙紧密地结合起来,集中表现为对人生、价值的诉求.研究它不仅对认识元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意义,而且对元代思想史的研究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材,作为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重要载体,其内容的正确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就高等院校历史系本科所用的世界现代史教材而言,目前在这方面却有许多亟待修改和提高之处。文章在列举了世界现代史教材中出现的几处史料龃龉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笔者的编撰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历史上南方民族区域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并不仅仅是由于封建中央政权强化政治经济统治的需要,其中也包含着统治者对不同时期特定区域文化状况的深层理解,它是各个时期民族管理政策对南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一种因应和调适.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的视角分析文化的本质与社会效用,阐述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保持文化生态平衡对文化进化有重要意义,提出文化包含垃圾文化和优秀文化,也包含落后文化和先进文化,判断文化先进性的标准要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以及是否具有凝聚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腐败现象渊远流长,不受国界所限制.当今,腐败不仅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也是我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恶性障碍.本文通过对腐败的经济原因和影响的探讨,寻找治理腐败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禅与先锋写作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二者在基本精神、主体观念、境界理想、思维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强的相似性,先锋写作乃至整个新时期文学如何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什么样的写作才是真正的先锋写作,我们都能从禅中获得极大启示。  相似文献   

16.
黎德扬先生文集《谷雨沉思》既是先生个体的生活体验与文化感悟,又表现着当代中国普遍性的历史经验与哲学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我国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主要体现在总量性就业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困难群体不断扩大等方面。造成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有结构调整的因素等。为了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必须确定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并且保持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政府要努力出台并执行有利于增加就业的各种政策和措施,人们要积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新型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8.
考试焦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试焦虑是个体面对考试情境产生的 ,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的情绪反应状态 ,是现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心理卫生问题。适度的考试焦虑对学习是必要的 ,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均有不良影响。从理性角度审视考试焦虑的内涵 ,剖析考试焦虑的形成机制 ,探讨考试焦虑特别是过度考试焦虑的辅导对策 ,这无疑对加强学校考试心理辅导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有关问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实现中国化的问题,关系到中国能否顺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出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将是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对建设节约型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社会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建设节约型政府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从战略高度建设节约型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